APP下载

略谈“问题解决”与小学数学教学

2017-02-25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海尔希望学校胡旭青

数学大世界 2017年10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小学生数学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海尔希望学校 胡旭青

略谈“问题解决”与小学数学教学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海尔希望学校 胡旭青

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小学数学的教学是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经历,现如今中国的小学教学依旧存在着许多传统教学留下来的问题,教学模式不符合现今这个新时代的要求和标准,因此,本文将结合现实出发,略谈“问题解决”与小学数学教学。

问题解决;小学数学;教学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突飞猛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也应当与时代相结合,不能故步自封,拘泥于传统教学的泥沼中。老式的填鸭式教学,将数学中的符号、公式、结论一股脑儿地灌溉在小学生的脑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毫无益处,因此,新的教学模式的提出需要具有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学生探索精神的保护问题,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问题这三个方面,“解决问题”教学方式将是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一种革新。

一、影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解决”的因素

1.小学数学教师

小学生尚处于一个懵懂的人生阶段,对于很多问题的思考方式还有些幼稚,尚未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教师拥有强烈的依赖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存在便是一个引路者,将学生慢慢引向自主思考的学习方向,让他们寻找到只属于自身的学习方法,为未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小学学生

学生本身是数学教育的受益者,是数学课堂的主体,学生自身认识到数学对其现在、未来的作用才是重要的,因此,一个良好的符合小学生认知的自由的课堂,才是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行动力的法宝。

3.课程教材

数学课程是一门理性的严谨的课程,容错率极低,不像其他的学科拥有跌宕起伏的故事和有滋有味的内容,只有一些乏味无趣的公式,在一个问题上一次又一次的论证,往往结果还是错误的,会造成学生的厌学现象,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思想进行了解,充分展现数学这门学科的魅力,在公式的变化间感受到由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多姿多彩的体验,让学生爱上数学这门课程,为将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问题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推行方式

1.数学与现实关联,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

为了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让他们自己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我们可以将数学中的问题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让学生主动地寻找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利用情景模式的方式就是教师实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件法宝,教师可以用口述,小游戏,角色扮演的方式或者直接将学生带到现实生活中去,将现实与生活相连,使数学这个原本有些抽象的学科变得形象化、具体化。

例如,在“认识图形”这一章节中,教师就可以直接将学生带入田野里,玩乐是学生的天性,不过在玩乐的途中我们也可以使他们记住知识,在田野中教师可以让他们寻找生活中的图形,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认识到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是和数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美。

2.引导学生提问,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对事物有着无限好奇心的年纪,他们有很多奇思妙想的问题,或许他们的问题在成人的眼中是幼稚的,但是这是他们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之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不能随意抹杀他们的好奇心,应当作为一个保护者出现,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可以作为“问题解决”教学很好的一个切入口,开发他们多多提问、善于提问的精神,教师对这些问题的大方向进行把控,保证问题的质量,让他们从敢于提问进化到善于提问。

例如,在讲解圆与立方体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将篮球和粉笔盒放在讲台上,进行提问:同时推动篮球和立方体,谁行进的距离比较远?学生就会回答篮球,教师问:为什么粉笔盒的移动距离比较短?这就是引导提问的方式,将学生的大脑带入到教师设定的思维领域当中去,学生们就会思考为什么粉笔盒的移动距离短于篮球,从而接二连三地引出很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是对学生的尊重,是将教师与学生放在一个角度去思考,可以让他们信任教师,从而进行更好的数学教学。

3.保持小学生处于良好的课堂氛围中

小学生是一群相对顽皮的群体,他们爱玩,爱闹,自我控制的能力不好,因此应注意保持课堂对于他们的吸引力,枯燥无味的课堂会影响教师自己本身的教学,会造成学生的厌学现象,小学教师应当谨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计划应当有着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整数乘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举一些生活中不懂乘法计算闹出来的搞笑的小段子,使学生开怀大笑,这样既可以保证课堂氛围的轻松有趣,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乘法的重要性,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教学已经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里,中国的小学数学教师们应当将“问题解决”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要有创新的思维,发散的思维,要让小学生们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相关联,数学本身是一门拥有着自身独特魅力的学科。

[1]刘美凤,李璐,刘希,吕巾娇.人际交往领域教育目标——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7(01).

[2]白雪峰,王敬如.问题一般化思维结硕果——以一道中考数学改编问题的证明和推广为例[J].数学通报,2016(12).

[3]于晓红.如何增强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6(12).

[4]杨佳慧.亲历数据分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12).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小学生数学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我是小学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