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扬钉钉子精神 做好团队衔接工作

2017-02-25江苏省扬州市少工委吴立宏

少先队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入团少先队队员

□ 江苏省扬州市少工委 吴立宏

发扬钉钉子精神 做好团队衔接工作

□ 江苏省扬州市少工委 吴立宏

2017年是少先队事业发展史上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年。以中央正式批准《少先队改革方案》为标志,少先队吹响了改革的号角。《方案》从6大方面提出了19项改革措施,其中第4项改革措施就是:加强初中少先队和团队衔接工作。

与小学少先队相比,初中少先队的确是一块“短板”,存在着组织不健全、活动不正常、领导不重视、队员不上心、辅导员不起劲等问题。针对存在的弊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段镇、沈功玲、华耀国、徐国英等就在江都第三中学开辟了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的第一个以“初中团队一体化”为主攻方向的少先队科研实践基地。22年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在扬州初中少先队这块“试验田”里,专家学者、校长主任、初中辅导员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从少先队组织机制改革入手,逐步构建起“队为主体、团为核心、以团带队、团队共兴”的初中团队工作的新格局,为初中少先队工作开展注入了“活力因子”。

一、构建初中团队一体化的组织体系

“初中团队一体化”是扬州初中少先队在组织结构方面的重要探索,经历多轮实验后进入全面推进、持续发展的阶段。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加强团前教育、推迟离队、推优入团,建立新型的初中少先队组织体系,使初中团队组织形成既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具体包括 “五

个一体化”:一是初中少先队全员全程一体化。把离队时间推迟到初三毕业,弥合初二至初三的组织教育断裂层,保持初中组织教育的完整性。二是团队组织建设一体化。团队组织双向延伸、协同教育,积极推荐优秀队员作为团组织的发展对象,优秀队员入团后保留队籍,留队带队。三是团队教育活动一体化。办好少年团校,在实践中形成初中团队主题教育系列,保持团队教育一致性和系统性。四是团队领导一体化。初中大队辅导员兼任团委(总支)副书记,承担抓好队的建设和加强团员教育管理的双重任务。已入团的少先队干部经民主选举兼任初中团支部或团小组干部。五是校(班)队工作一体化。校长(书记)任少先队荣誉辅导员,政教处负责人和团队干部联合办公。成立校级少工委,实现少先队教育与各方资源有机整合。

二、深入开展少年化特质的教育活动

初中少先队工作具有更深刻的哲学思辨性,更丰富的社会实践性,更自动的主体参与性,更广阔的知识包融性,更时尚的形式创新性,更综合的活动生成性。所以,在内容的确定和方式的选择方面,初中少先队都必须体现“少年化”的特点。

经过几年探索,扬州的初中少先队教育初步构建起以“三个为主”、“四个维度”、“五个部分”为主要框架的内容体系。“三个为主”即以《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为主导,以队员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主线,以活动设计和实施为主体;“四个维度”即涵盖组织建设和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综合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维度的内容框架结构;“五个部分”即具体内容结构由分年级队员发展特点、工作目标和内容、分年级活动设计及安排、精品活动介绍、少先队特色活动和特色奖章五个部分组成,形成了《扬州市中学团队分层教育大纲》,编写了《快乐成长——德心相融教育读本》《少先队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学班团队工作手册》等一批读本和手册,为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具体活动方式上,我们重点突出五个方面的重点:一是大力倡导仪式教育。初一年级举办红领巾随青春飞扬——建队仪式;初二年级举办拥抱青春放飞希望——十四岁青春奠基仪式;初三年级举办敬好最后一个队礼——离队仪式。二是大力倡导团校建设,做到有人员、有阵地、有教材、有机制。三是大力倡导社团活动,鼓励队员自主组织、自主管理、定期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四是大力倡导课题探究。运用自己的智慧,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五是大力倡导文化浸润。注重从同学、老师、校友等身边人物中选树可亲、可敬、可学的典型。开发初中少年喜闻乐见的网络平台、动漫和微视频作品,充分运用情感、艺术、时尚等元素,增强少先队在网上对初中生的影响力。

三、大力倡导自主自动化的教育过程

在少先队组织里人人都是主人,个个都应当得到锻炼,特别是进入初中以后,少先队员的独立自主意识增强,组织策划能力提高,产生了更强烈的自主管理愿望。因此,中学不该停留在“学自动—半自动—小自动—大自动”的阶段,而应当进入“全自动”的模式。

扬州倡导“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教育理念,并在实践中达到了辅导员在与不在一个样,没有辅导员比有辅导员还要棒的少先队“自动化”。一是民主制度的建立。没有制度就没有少先队自动化的形成,学校大队部纷纷制定和完善了小骨干竞选制度、少先队工作例会制度、少先队员值日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队员提供了工作方法和成长空间。二是少先队阵地的创设。大队里的广播台、电视台、橱窗、网站、队室、知心屋、中学生团校;中队里的黑板报、图书角、植物角等都交给队员管理承包、自主运作、独立完成。三是打造红领巾志愿者活动品牌。下发《关于实施扬州市“红领巾志愿者”实践体验行动的意见》,赠送《扬州红领巾志愿者手册》,明确红领巾志愿者活动内容、参与方式和激励措施,并将队员参加志愿服务的情况纳入素质评价体系,红领巾社会志愿服务逐步自主化、自动化。四是尝试“积分入团”。将队员的理想信念、道德素养、学习成绩、师生评价以及参加少年团校学习、志愿者社会实践等纳入积分体系。各中队建立详实的队员成长记录档案,团委定期检查并对符合积分要求的队员予以积分认定。每学期开设少年团校给符合积分要求的队员授课并考核。对入团积极分子予以公示,慎重入团程序,全面推进初中少先队工作与共青团工作的融合。

在积极探索中学少先队工作体系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做好中学少先队工作必须坚持以下五个原则:一是坚持方向的正确性。牢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突出少先队的组织属性。二是坚持内容的针对性。针对队员身心发展的复杂性体现层次性、超越性,根据队员身心发展的自主性、可塑性体现教育的选择性、引导性。三是坚持方式的适用性。结合时代特征,抓住青少年成长特色,转变教育方式,力求使少先队活动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四是坚持活动的实效性。把握队员活动选择的自愿性,活动参与的能动性,活动过程的体验性,提升少先队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五是坚持辅导的科学性。我市在中学少先队工作的探索中,最突出的一个体会就是要始终重视以教育科研为基础,用课题研究来推动改革发展。多年来,中学少先队理论研究、课题实验成果丰硕,编写出版《中学少先队工作热点重点着力点100题》等著作,一大批中学少先队理论研究成果频频获奖,2016年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推荐的优秀少先队科研成果中,扬州市中学辅导员的成果就有4篇,2014年、2015年,扬州两度承办全国中学辅导员培训班。

改革和创新激活了扬州中学少先队组织细胞,优化了中学与小学之间、共青团与少先队之间的衔接环节,提升了全市少先队工作的整体水平。然而建立新常态下的中学少先队工作新机制,任重道远,需要继续钉钉子,需要不懈的努力!

猜你喜欢

入团少先队队员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入团理财需“审”“慎”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
入团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