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2017-02-25张景玮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外展患肢置换术

张景玮

河南漯河市中心医院手术室 漯河 462000

整体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张景玮

河南漯河市中心医院手术室 漯河 462000

目的 总结整体护理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 对62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间实施术前评估、预防DVT相关知识宣教,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康复指导等整体护理措施。观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仅发生1例(1.61%)下肢DVT,其余患者经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未见DVT。未出现肺栓塞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整体护理,可降低DVT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进程。

整体护理;髋关节置换手术;DVT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髋关节创伤等病变常用的一种方法,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卧床时间长,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影响手术效果[1]。我院2014-06—2015-12间对6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有效降低DVT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患者,男39例、女23例;年龄56~79岁,平均69.32岁。术前病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1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6例,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股骨颈骨折27例。均为单侧手术,其中半髋关节置换术3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28例。合并高血压12例,糖尿病7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类疾病及恶性肿瘤者。

1.2 整体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病情评估:年龄、体质量、吸烟史、既往手术史、下肢静脉曲张及有DVT史及手术时间长、术中输血、术后卧床时间久等均是导致DVT发生的危险因素[2]。护理人员应及时协助医生完善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各项检查。认真阅读患者病历,配合医生做好患者DVT高危因素的评估。(2)预防DVT的健康教育:详细讲解术后易发生DVT的原因及后果,劝导患者戒烟、禁酒。指导其进低脂、清淡及富含纤维素饮食,适当增加水的摄入量,保持大便通畅。对存在并存疾病的患者,积极将血糖、血压等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督促患者按医嘱应用抗凝药物。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和踝关节背伸跖屈、伸屈髋膝等活动的方法。对出现焦虑紧张的患者,在做好相关知识讲解的同时,可请既往成功手术患者现身说法,打消其对手术的顾虑,积极配合做好预防术后下肢DVT的各项措施。

1.2.2 术中护理 患者入室前护理人员将手术室室温控制于22 ℃左右,局部复温毯维持39 ℃左右,输入液及消毒液应用保温箱预热(恒温37 ℃),改善低温对血管系统及凝血机制的刺激。术前开放静脉通道,尽量选择上肢血管。对于高龄患者,于未受压上肢常规应用静脉留置针,避免血管多次穿刺,造成对静脉壁的损伤,并尽量缩短止血带捆绑时间。术中快速、准确使用器械,配合医生及时止血,减少出血量和输血量。给予患者鼓励,缓解患者紧张、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使其以平和心态度过手术。

1.2.3 术后护理 (1)常规护理:去枕平卧6 h,双下肢间放一三角形垫防止髋部内收及外旋,患肢保持外展15 °~30 °中立位,膝部垫一薄软枕。搬动、转运患者时应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动作轻柔平稳,避免患肢脱位。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遵医嘱应用止痛泵或止痛药物,减轻术后疼痛,规范应用抗凝药物。(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变化,重点观察患肢的血供、感觉运动、皮肤温度、颜色及肿胀情况。通过浅静脉充盈情况推测下肢静脉回流状态,如出现下肢肿胀、皮肤颜色变为紫绀、皮肤温度升高,甚至出现胸闷、口唇紫绀、呼吸困难时,应警惕DVT形成或继发肺栓塞,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治疗。(3)生活及康复训练指导:嘱患者戒烟禁酒,合理膳食,保持大便通畅。及早进行康复训练以减轻静脉血液瘀滞,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防止发生DVT。麻醉苏醒后在病情稳定的前提鼓励其即刻进行双下肢等长肌肉收缩锻炼和力所能及的主、被动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及股四头肌主动舒缩运动等,并辅以下肢肌肉向心性被动按摩。术后第2天可练习踝泵动作、踝旋转动作、贴床屈膝、收缩臀力、外展动作等。术后3周开始进行自主髋伸屈、内收外展、内旋外展功能练习,尽早利用助行器或双拐辅助,进行行走锻炼。术后3个月患肢可逐渐负重,避免屈髋下蹲。

2 结果

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仅发生1例(1.61%)下肢DVT,其余患者经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未见下肢深静脉血栓。未发生肺栓塞等其他并发症。

3 小结

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及外源性凝血因子刺激等因素均可导致术后下肢DVT,但下肢深静脉血栓尚不能由单一因素独立致病,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综合作用导致[3]。近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已延伸至整个围手术期。我们对62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前积极评估DVT的危险因素,针对性实施健康宣教,提高患者预防DVT的意识和配合治疗的自觉性。加强术中配合,控制手术室、输入液及消毒液温度,消除输入液及环境低温刺激皮肤、血管导致静脉回流压力增大和血流速度减慢。避免静脉反复穿刺,熟练与手术医生做好配合,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等。术后在做好药物性抗凝预防DVT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病情观察,并动态指导患者生活和康复训练,从而有效降低DVT的发生风险。

[1] 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18.

[2] 刘伟,刘志英.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4):77.

[3] 周健,刘忠达,林伟龙.髋关节置换术后利伐沙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2):1106-1108.

(收稿 2017-01-23)

R473.6

B

1077-8991(2017)05-0129-02

猜你喜欢

外展患肢置换术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肱骨外展动作中肩袖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