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菰植物的简要概述

2017-02-25江西财经大学董琳

河北农机 2017年10期
关键词:红素茭白水生

江西财经大学 董琳

交 流

菰植物的简要概述

江西财经大学 董琳

菰(Zizania latifolia(Griseb.)Stapf)在中国植物志上记录的别名有茭笋、茭包、茭菜儿,除此之外根据古书文记载,菰又名“苽”“雕胡”“茭”“雁膳”“菰首”“菰手”等[1],其属于禾本科(Gramineae)、稻亚科(Oryzoideae)、稻族 (Oryzeae)、菰亚族(Zizaniinae)下的菰属(Zizania L.),一般认为的菰植物约有4种,分别是分布于中国、缅甸、印度等亚洲东部地区的菰(Z.latifolia)和分布于北美的德克萨斯菰(Z.texana)、沼生菰(Z.palustris)、水生菰(Z.aquatica)[2][3][6]。禾本科中有许多经济类植物,如小麦、水稻、玉米,高粱等都在其中,菰属是稻亚科中唯一一个属广泛分布于北美与欧亚之间,作为北美与欧亚植物区相互联系的纽带之一[5][6]。

菰属为一年生或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与北美菰不同的是,其中国菰(Z.latifolia)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中国菰(Z.latifolia)作为挺水植物,常生于水深1.0~1.5米地带的水边、沼泽、湿地,喜富含腐殖的土壤,其常见伴生种有香蒲、水葱等。杆粗壮直立高大,具有多节。根分为地下茎和地上茎,地下茎为匍匐根状茎,地上茎为不定根,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幼叶和真叶为披针形,叶鞘肥厚,叶舌膜质。花穗生于顶端,为雌雄同株圆锥形花序,雌花处于上花序,雄花处于下部。颖果为墨绿色或浅棕色,长10mm左右,种子成熟期不一致,易脱落,不易收集,种子为顽拗型[5][7]。菰可以通过根茎的分蘖进行无性繁殖,也可通过菰种子进行有性繁殖,自然成熟的种子脱落,种子落入水中经过一定的冬眠和春花作用,在第二年春天适宜的温度下萌发[5]。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改良的苯酚品红染色法的实验中,均得出菰(Zizania L.)染色体数目为n=17(2n=34),利用K-mer分析法和流式细胞术估计其基因组大小为600Mb左右。

菰的全身都是宝,其菰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幼茎基部能够作为蔬菜食用,被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 P.Henn.)寄主菰幼茎称为“茭白”,秆部未经真菌寄生的植株,其茎可食用称茭荀或茭儿菜,其许多优良的性状如不感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等,可作为改良水稻遗传的基因[8]。当菰在拔节抽穗时,未被黑粉菌(Ustilagoesculenta P.Henn.)寄生的菰,在正常的生命周期下开始抽穗、开花、结实,其结实的颖果,俗称菰米,在古籍中也有记载,称之为雕苽、雕胡、菰粱、安胡,菰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食用,虽如今菰米已少被人作为粮食食用,但菰米的食用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并作为供帝王食用的六谷之一[9]。菰米还含有菰红素,菰红素是一种天然的染色剂,可作为食品的着色剂来使用,其色素安全对人体无害[10]。若菰成为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 P.Henn.)的寄主,菌丝侵入组织内部,该菌能分泌吲哚乙酸类的异生长素刺激菰幼茎基部组织的膨大,使之不能开花结果,从而形成洁白柔软的可食用的纺锤形组织,即为茭白[7]。茭白从唐代开始栽培食用,至今已经被培育为仅次于莲藕的第二大水生蔬菜[11]。

[1]闫艳.唐诗中的“雕胡”与“菰菜”——兼释“茭白”与“茭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0(02)∶27~30.DOI:10.16783/j.cnki.nwnus.2013.02.004.

[2]陈守良,徐克学.菰属Zizania L.植物的分支分类研究[J].植物研究,1994,(04)∶385~393.

[3]Xu X,Walters C,Antolin M F,et al.Phylogeny and biogeography of the eastern Asian-North American disjunct wild-rice genus(Zizania L.Poaceae)[J].Molecular Phylogenetics&Evolution,2010,55(03)∶1008~1017.

[4]陈守良.菰属系统与演化研究——外部形态[J].植物研究,1991(02)∶59~73.

[5]翟成凯,孙桂菊,陆琮明,蒋兆坤,张小强.中国菰资源及其应用价值的研究[J].资源科学,2000,(06)∶22~26.

[6]Fassett N C.A STUDY OF THE GENUS ZIZANIA[J].Rhodora,1924,26(308)∶153~160.

[7]王建富,吴斌等.野茭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价值[J].农业科技通讯,2011,(03)∶191~192.

[8]吴国林.基于ISSR和SSR标记的鄱阳湖流域野生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

[9]林丽珍,余悦,王振涛,李书渊.菰的考证及应用[J].中国现代中药,2014,16(09)∶776~779.DOI:10.13313/j.issn.1673~4890.2014.09.017.

[10]谢光盛,农雄民,邓小莲,甘润和.食用菰红素的研制[J].食品科学,1989(01)∶22~23.

[11]尤文雨等.我国茭白的生物学研究[J].长江蔬菜,2008,(17)∶35~38.

猜你喜欢

红素茭白水生
太湖茭白
雷公藤红素下调NF-κB信号通路延缓肝细胞癌发生的作用研究
“黑心”茭白
长了黑点的茭白就不能食用?
蔷薇
互助
互助
欢迎邮购《茭白病虫草害识别与生态控制》
雷公藤红素通过ROS/JNK途径诱导Saos-2细胞发生caspase依赖的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