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养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礼仪教育问题探析

2017-02-24苗金霞

文教资料 2016年32期
关键词:素养教育礼仪教育大学生

苗金霞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成为大学教育中较突出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素养教育,大学生礼仪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提出改善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策略,改变大学生不遵守礼仪带来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 素养教育    大学生    礼仪教育

一、素养教育的内涵

关于素养教育,1943年罗輈在《谈素养》一文中给出素养的定义:素养是平素的修养。修养是人后天的素质,人的先天素质包括心理、自然等素质,人的后天素质包括对身体、心理等先天素质的改变,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素养是人先天素质的后天化,人是有思想、有智慧的,这是任何人都是存在于的先天素质,但是这是人后天素质的表现,经过后天的潜能挖掘,人的思想和智慧得到发展,表现出来。自古以来人们就对“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争论不休,其实这两者都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先天素质,然而需要后天的实现才能表现出性本善或者性本恶。素养要靠教育获得,罗輈把获得素养的途径称为求学,人都存在一定的劣根性,罗輈主张需要通过教育来改变这种劣根性。素养是综合的,对一个人来说,单一的素养是不存在的,素养不仅包括知识,还需要实践,包括知、情、意等各个方面。素养是培训出来的,有人说素养是实践和训练而获得技巧的能力,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素养不仅仅包括这些。人们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的素养,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

二、大学生礼仪教育现状

(一)缺乏个人形象的正确认识。

目前某些大学生缺乏对于个人形象的正确认识,盲目地追求时尚,以至于发型、服装穿着怪异,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形象,不符合大学生的行为。更有某些大学生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严重与大学生的形象不符,造成社会上对于大学生不好的印象。

(二)缺乏对学生基本行为的规范意识。

目前某些大学生在学校中出现上课迟到、在课上接听电话、考试作弊、打架斗殴等各种行为。某些大学生随意作为,对自己的行为不进行约束,造成在同学及老师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同时一些不良行为会给自己的学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缺乏公共道德意识。

某些大学生在公共场所不遵守规则,在教室、墙壁上乱涂乱画,随处乱丢垃圾,公共场合过于亲密,对长辈等不懂尊重,不问候,不懂得谦虚,不愿意不能够承担社会责任,都是缺乏公共道德意识的表现,影响了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评价。这种行为不仅给自己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同时给身边的人带来了麻烦。

(四)缺乏正确沟通技巧和能力。

“90后”一代是追求个性的一代,他们的成长拥有更多好的条件和更多的呵护,因此一些人更多的是考虑自己,不顾他人的感受,在人际交往时只顾自己的利益,不为他人考虑,往往使身边人际关系恶劣,无法与人正常交往。

(五)缺乏网络文明道德。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今的大学生日常生活离不开网络,但是某些大学生缺乏礼仪教育,无法正确、健康地使用网络,某些学生在网络上谩骂、随意发泄不满。这些现象影响社会文明,同时说明一些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匮乏,急需大学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改变现有的情况。

三、大学生礼仪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匮乏。

目前大学生都是“90后”,一些大学生由于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较好,家长对其多多少少都会偏袒和纵容,形成了骄纵、任性的性格。除此之外,家长对于礼仪的重视的不足,对孩子缺乏正确的指引,在孩子犯错之后不加以正确的指导和改正,一味纵容孩子犯错。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给予孩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都在父母教育之后,其作用远不如家庭教育的影响深远,因此家长们要重视家庭教育,积极配合学校,传扬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二)我国教育对于礼仪的重视不足。

礼仪教育一直在我国教育中被忽视,没有形成健全的体系。目前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都没有将礼仪教育单独拿出来作为一门課程进行讲授,只是要求各科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进行礼仪的教育,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对于某些问题严重的学生来说,这种教育的作用效果甚微。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摇篮,目前也未将礼仪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大学生的礼仪行为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和改正,造成大学生的礼仪教育问题严重。

(三)社会对礼仪教育的冲击。

目前社会上存在不讲礼仪的现象,也影响到某些大学生。某些大学生受到好奇心的驱使进行模仿,从而影响自己的形象,甚至造成不良的后果。

(四)主观认识不足。

一些大学生一来是没有认识到礼仪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二来是没有重视自身的问题。自古以来我国都是礼仪之邦,对于礼仪我们有自己的要求,但是由于现代礼仪教育缺乏,学生很少能够接触这类教育,加上各种环境的影响,难免会使得一些大学生忽视对于礼仪教育的重视。除此之外,一些大学生缺乏自知之明,很难发现自己身上的错误,改正一说就无从谈起,人只有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有意识地加以改善,才能改变自身的问题,否则他人是无法从内在上改变一个人的。

四、改善素养背景下的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策略研究

(一)积极引导运用正确的方法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

礼仪教育是后天改善人的本性,将人一些恶的本性变成善的本性。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在现代已经成为非常紧要的问题,但是其教育仅靠大学改善肯定是不够的,需要从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加以改变。

首先是家庭,所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要注重孩子的礼仪教育,首先要自己做到,以身作则,才能改变大学生的思想和认识。家长应该注重对于礼仪教育的重视,除了自己以身作则外,还要对于孩子一些不正确的做法和想法进行思想教育,改变其不对的做法,提高其对于礼仪教育的重视。

其次是学校,学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圣地,应该加强对于礼仪教育的重视,将礼仪教育单独开设一门课程,不断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和考核,形成学生正确的认识,并且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和考核,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参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促进其与他人的沟通与交往,促进校园的和谐。同时校园内可以通过建设校园文化,从一些标语、宣传入手,加强对于学生礼仪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日常礼仪行为。除此之外,笔者认为礼仪教育不只是大学生需要,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应该从小就对孩子们进行礼仪教育。

还需要净化社会风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人们良好的礼仪行为。社区、街道可以通过宣传,养成老人们重视礼仪的习惯,同时定期举办一些讲座,进行宣传。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也应定期举办一些关于礼仪的讲座和比赛,帮助人们学习礼仪、重视礼仪,同时弘扬正确的社会观点,抵制不良不正之风。如果一个社会上所有人都开始重视礼仪的重要性,那么社会上就很少会有不讲礼仪的现象,因此社会风气的好坏很重要,良好的社会风气会促进国家的和谐、教育的完善。

(二)宣传礼仪的重要性,改变大学生自身的认识。

学校在开始礼仪教育课程的同时,还应强调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在课上讲授其重要性,在宣传上强调其重要性,使学生有正确的认识,一个人只有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进行改变,否则这个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试问怎么会改正自己呢?因此加强大学生对于礼仪重要性的认识很重要,不仅如此,对整个社会来说,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非常重要。

(三)为大学生礼仪教育搭建实践平台,传递礼仪知识。

大学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的形式来宣传和传递礼仪知识,并且提供机会供学生们进行实践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其次要鼓励同学们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注意各种礼仪,在实践中运用礼仪知识,礼仪不仅仅是懂礼貌,更要从形象、社会交往、与人沟通等各个方面体现,只有在复杂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经验,才能使学生真正意义上懂得礼仪,不断完善自己。

(四)加强教师培训,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礼仪教学。

礼仪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如果一味地按照书本会很枯燥,大学教师可以参照企业培训师的方式进行大学生礼仪培训的教育,注重实践,在课堂上运用情境教学、示范教学,带领学生到企业实际参观等方式进行教学,不断以身示范,影响每一位同学。

五、结语

大学时期作为大学生从不成熟向成熟逐渐过渡的一个阶段,大学生自身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很突出,礼仪教育作为其中一项,需要各个方面加以重视,通过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合力教育加以规范,对我国的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參考文献:

[1]郑尖尖.素养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礼仪教育问题探析[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3):57-60.

[2]沈慧.“青马工程”实施背景下的大学生礼仪教育新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4(05):242-243.

[3]陈永斌.微文化传播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4(06):68-71.

[4]秦国华.关于加强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的思考[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3):80-82.

[5]范世清.宁波市大学生礼仪素养现状调研与分析——基于宁波市五所高校的问卷调查[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04):33-36.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职高专文化教育传媒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年度课题,职业养成视阈下高职学生礼仪素养教育途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wjzw201535);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高职《实用礼仪》课程“层阶式”教学模式研究——基于行业需求导向的视角,(项目编号:kg2015907)。

猜你喜欢

素养教育礼仪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谈徽商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