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国际陆港与空港物流协同运作研究

2017-02-24贾果玲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陆港空港协同

贾果玲

[提要] 西安国际陆港和西咸空港是陕西省贯彻“一带一路”战略和发展外向经济的重要支点。基于西安国际陆港和空港发展概况和异同点分析,探讨二者协同的外因和内因,分别从战略层次、战术层次和业务层次阐述协同运作内容。

关键词:陆港;空港;物流功能;协同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D246);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2015SF296)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3日

引言

西安陆港和空港是陕西物流网络格局中的重要节点,更是陕西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西安陆港和空港物流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更重要的是需要协作。西安国际港务区将按照省、市的要求,着手陆港和空港“货运快速专线”的规划建设,搭建陕西对外开放的陆空立体网络桥梁,助力陕西、西安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探索陆港与空港物流的异同点和协同机理能够为双方开展更多合作提供理论基础,对促进陕西国际物流产业的良性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西安市物流网络布局现状

西安地处我国中心,是西部重要的交通、信息、商贸枢纽、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各种资源要素的集散地,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承接东西、交流南北、贯通各方”的重要作用。西安是我国29个国家物流1级节点城市之一,是关中—天水经济区重点打造的现代物流中心,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重要城市,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推进,国家对西部物流产业的扶持政策,为西安物流业提供了发展契机。

(一)西安国际陆港发展概况

1、西安国际陆港的建立。西安国际港务区正式成立于2008年,是我国批建的第一个内陆港,也是西安市“十一五”规划之中的物流龙头项目。西安国际陆港是内陆经济外向型发展政策导向的产物,它的诞生为内陆地区与国际接轨提供了可能性,解决了作为内陆区域的西安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并促进了我国东西部地区经贸合作一体化进程,有利于不同区域内城市竞争力的增强。

2、西安国际陆港布局。西安国际港务区地处西安市东北部灞渭三角区,西沿灞河,东至西韩公路,北至铁路北环线,南接西安绕城高速与连霍高速、陕沪高速、京昆高速、包茂高速等高速公路相连。港务区规划建设范围为44.6平方公里,是西安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东拓、北扩、西联”的前沿区域。(表1)

3、西安国际陆港物流。西安国际港务区是海陆联运的内陆聚集点。不仅依托于西安市的区位优势、交通资源和各类产业基础,还有日趋旺盛的物流需求市場,西安国际港务区形成了以B型保税物流中心为核心、以国际物流区为支撑、以国内综合物流区和物流产业集群区为两翼的物流体系战略格局。不仅具有普通物流园区的基本功能,还具有保税、仓储、海关、边检、商检、检疫、结汇银行、保险公司、船务市场及船运代理等国际港口所具有的多种功能。(表2)

园区通过将沿海港口的口岸服务功能向内延伸至西安,借助西安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站、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公路港的功能集成效应,实现高效运营的公、铁、空、海多式联运,有力发挥西安的交通枢纽优势,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的同时降低物流成本,并带动了周边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产业聚集效应。西安国际港务区的产业发展定位是建设“中国最大的国际型陆港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最大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城”。

(二)西咸国际空港发展概况。2013年7月,陕西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要依托空港新城大力发展临空经济,积极谋划打造“空中丝绸之路”,空港新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4年5月14日,国家民航局批复空港新城为“西安国家航空城实验区”,这是我国首个批复的“航空城”,为陕西搭建了空中开发的门户和枢纽。国家民航局同时表示支持将西安航空城实验区建设成为丝绸之路航空枢纽和内陆空港城市示范区。2014年10月13日,国家海关总署、财政部、税务总局、外汇管理局四部委联合批复设立西咸空港保税物流中心。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在全球大空间搭建多方合作平台,为西安航空运输提供了宝贵机遇,更便于实施国家的临空经济服务战略。(表3)

二、空港、陆港发展的异同点

西安国际陆港和空港是省政府重点扶持的两大物流项目,二者在物流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又各有特色。具体比较如表4所示。(表4)

三、西安国际陆港、空港协同发展的动因

20世纪70年代初,联邦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郝尔曼哈肯创立了“协同学”,并在区域合作领域中赢得了普遍关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宗旨是从系统工程观点出发,强调企业或行业间的合作,通过信息共享、利益分成、风险分担、合作信任,实现双赢,协同的核心为将“0-1”竞争模式转变为“1-1”竞争合作模式,最终实现1+1>2的整体效率。

(一)外部动因

1、政策导向。2014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建立西安国际港务区与空港新城的陆空联动机制;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积极构建以西安为中心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和国际中转枢纽港。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物流业的发展和国际商贸的繁荣首当其冲。从宏观经济政策来看,陆港与空港的协同发展势在必行。

2、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大量的机遇降临使陕西省的物流行业呈现了蓬勃发展,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充斥着愈演愈烈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客源的争夺、物流网络布局的扩充和优化、物流成本的降低、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等方面。西安陆港和空港依托于不同的运输方式,同时又需借助公路运输进行港口接驳。可想而知,双方在本领域内存在很多竞争点,也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进、客户要求的不断提升而逐渐加剧。在新形势下,对于双方而言,最佳出路在于立足自身,通过协同化恶性竞争为有序合作,方为长久之计。

(二)内部动因

1、物流节点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虽然物流功能被进行了专业划分,但是物流单元之间依旧存在价值关联性。从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角度,物流单元之间在时序上和环节上的整体协作是价值传递和产生的重要基础。西安陆港和空港在“一带一路”战略和陕西物流网络布局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二者既有功能和业务的交叉,也有内在的密切关联性。这为西安陆港和空港的协作提供了必要的动因。

2、企业的利益驱动。追求利润并实现其最大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点和目标。当企业的自身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等措施达到瓶颈或极值时,必须打破企业界限,从更大范围内寻求利润源泉。西安陆港和空港通过一定程度的物流资源整合和协同,可以进一步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物流资源利用率,提升物流系统运作效率,实现物流运营成本的压缩,最终有助于实现整体效应的增值,提高利润率。

四、西安国际陆港与空港协同层次

西安国际陆港与空港的协同按照层次可分为战略协同、战术协同和业务协同三个层次。

(一)战略协同。战略协同是以协同机理和协同思想为基础,对陆港和空港构成的整个物流网络系统进行定性分析,其重点包括对物流关键要素、预期协同收益以及协同动因、协同机制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图1)

1、达成协同共识。作为协同的主体——西安陆港和空港首先要宏观上认识到协同效应,产生协同动力,才能促发实际行动。基于前面所述的协同内因、外因分析和理论基础,双方建立协同意识,并能深化协同程度,构建长久合作关系。

2、预期协同效益分析。在预计的协同正效应(1+1>2)假设基础上,协同效益应符合或超出双方的预估值。相反,若协同效益与为之付出的努力不成正比,则有可能会弱化或瓦解协同动力。为此,应建立协同效益的衡量指标体系,重点从业务规模、利润收益、客户满意度、企业的发展等角度来收集数据和对比计算分析。

3、制定协同计划。西安陆港和空港协同计划主要包括明确协同目标、构建协同运作管理体系、协同成员关系的定位、了解协同资源的需求。

4、制定协同管理机制。首先,要搭建西安陆港和空港之间的沟通技术和管理基础平台,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其次,建立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西安陆港和空港具有不同的分支利益要求和价值取向,如果利益分配不均衡或为了实现整体目标而使一方代价较大,必然导致协同关系的破裂;第三,建立有效的风险机制。利益与风险是并存的。除了系统内部风险外,还有外部经济风险、政治风险、市场风险等。在分享利益的同时,还需构建有效合理的风险防范和承担机制;第四,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通过反馈机制,形成动态的协同优化闭环系统,有助于总结西安陆港和空港的协同经验和存在问题,用于指导和调整未来的协同策略。

(二)战术协同。西安陆港和空港战术協同是指物流网络内部子系统的协同。本文主要划分为保税物流子系统、国际物流子系统和国内物流子系统。

1、保税物流子系统协同。西安陆港综合保税区是西北地区最大规模的保税区,具有最齐全功能、最高开放层次等优势,并与西安公路港和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联动。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是继西安综合保税区后以服务国际航空物流枢纽为主的海关特殊监管区。预计将于2015年11月接受验收、开始封关运营。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西安陆港综合保税区可以承接空港保税区业务,根据货源的目的地和加工需求,就近选择综合保税区来开展作业,不仅能减少不必要的周转,更能缓解交通拥堵,规避因此而带来的时间延误和损失。

2、国际物流子系统协同。国际物流子系统的协同主要在于通关机制的协同和多式联运的开展。立足西安市对外开放战略,强化陆港和空港跨部门、跨区域的通关协作,完善口岸工作机制,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推动陆港和空港一体化通关,打造更加高效的口岸通关模式。

3、国内物流子系统协同。国内物流子系统主要指通过有效分工与协作,提供相对完整的物流功能。西安陆港和空港协作形成的物流网络可以集成国内物流业务并建立良好的业务协作关系,逐渐优化物流产业结构,并有力推动服务对象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形成强大的陕西省物流网络辐射效应。

(三)业务协同。西安陆港和空港业务协同指各物流业务环节的协同。本文主要探讨运输业务、仓储业务和金融服务业务。

1、运输业务协同。运输业务协同主要指整合并优化陆港和空港现有运输服务资源。将公、铁、空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工具的潜能充分开发,并形成组合优势,形成一个布局合理、高效调度、高效运作的协同运输网络。

2、仓储业务协同。仓储业务是国际陆港和空港物流网络的重要功能。通过协同运作,可以把分散的仓储孤岛凝聚为一体化的仓储体系。不仅可以避免资源重复建设,更能充分发挥仓储设施的功效。

3、物流金融业务协同。以物流基础平台为载体,开启物流金融增值服务俨然成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特征之一。西安陆港保税大厦已进驻西安陆港大陆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二十几家物流公司和商贸企业。西咸空港凭借独特的临空经济战略门户地位带动了商贸物流的发展。双方在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协同方面具备先天优势条件。在陆港和空港之间建立绿色通道,允许货物在其中一方抵押贷款期间,提前周转到另一方,以便于节省货物的流转时间。

五、结论

陆港和空港的一体化建设和协同发展能进一步强化西安公、铁、空立体综合交通功能,提升陕西国内、国际物流的竞争力。因此,首先应尽快实现陆、空港的信息平台和物理设备连接,并在通关机制、物流组织、物流金融和多式联运等各方面的有效互动和无缝对接,共同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全天候、综合性的立体交通枢纽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鄢飞.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同机理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陈丽.基于共同价值的多维度组织协同机理与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苟辰楠.基于引力模型的国际陆港与海港联动发展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朱长征.国际陆港作用机理与布局规划理论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5]史磊.基于协同理论的城乡物流运营网络一体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猜你喜欢

陆港空港协同
华远陆港 预制菜风头正劲
华远陆港一亩田“灯塔计划” 为乡村振兴赋能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乘世界空港东风,聚湾区枢纽动能!未来空港新经济发展高峰论坛
广州空港经济,乘“机”起飞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一带一路战略下河南陆港建设规划研究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国际陆港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