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复兴的逻辑起点与光辉前程

2017-02-24盖元臣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民族

盖元臣

(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民族复兴的逻辑起点与光辉前程

盖元臣

(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近代以降,中华民族历经艰难困苦而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不倒,根源在于中国共产党以其自身的先进性、时代性、革命性,团结带领亿万人民进行了大量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呕心沥血的改革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接力棒,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战略部署,描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也必将极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十九大精神;民族复兴;历史抉择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我们民族只有现在才可以当之无愧地向世界宣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即将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到新中国成立百年之时,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将昂首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回首历史,历尽沧桑。近代以来,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努力始终在进行,民族复兴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但历史雄辩地证明,真正担负起民族复兴重任的是中国共产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道路,只有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唯一正确的理论。

一、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起点与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

1840年6月,英国侵略者为保护在华鸦片贸易,依仗坚船利炮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约定:割地香港,赔款2100万元,协定关税等内容。这标志着旧中国从此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标志着中华民族开始了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一句话,中华民族沉沦的这一天,便是中华民族为实现复兴而开始不屈不挠奋争的一天。其后不论是经历过清王朝的开明人士的被迫探索(比如洋务运动),亦或维新改良派的戊戌变法,还是简单粗暴的农民起义(义和团运动)、流血革命的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等一系列救亡图存运动与举措,都未能彻底改变旧中国两半社会的性质和劳苦大众的物质生活。原因何在?个人认为,第一个原因是领导阶级的局限性。包括主体的局限性(无数仁人志士、党派团体)和历史的局限性。概言之,这个局限性体现在三个历史时间段的主流社会阶级身上。首先,是开明地主阶级的中体西用阶段,强调“师夷长技以制夷”,坚持在不改变固有的政体前提下单纯向列强学习科技,继续实施封建地主阶级压迫统治。其次,是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改良阶段,仍然坚持君主专制不变,试图通过其他领域的变革来触动现有阶级的统治。再次,是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旧民族资产阶级的武装革命,虽然在政体上推翻了延续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但在实质上不会也不能够彻底改变旧中国的落后面貌。第二个原因是各政治派别和政治人物都站在国内外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其宗旨都是为了少数统治阶级的一己私利。只有中国共产党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谈到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陈毅元帅曾充满深情地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必然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买办资产阶级不可能清楚旧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人民群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不可能将斗争焦点集中到反帝反封建上面,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路线,根本没有把中华民族的最根本利益、中国人民的福祉放在心上,而是一心谋求他的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可以说,任何旧势力都是帝国主义的附庸。第三个原因是指导思想的不科学、不系统。开明地主阶级虽然在主观上带有当时时代的先进性,但依旧摆脱不了自给自足经济的局限性,在经济基础上不能完全斩断小农思想,带有明显的“小富即安”烙印。以维新派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虽有西方先进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做参考,但严重脱离实际,幻想依靠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我革新实现民族复兴,终究避免不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悲壮遗憾。旧民族资产阶级虽然联系实际,看到了武装革命的重要性,但与生俱来的软弱性和两面性,导致了它不可能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所以最终也不能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综上,个人认为,1840年到1921年81年的近代史,是一段中华民族经历无尽苦难、中国社会面对曲折挫折的悲惨史,更是一段呼唤新的领导阶级出现,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独立、奔向民族复兴的探索史。

二、民族复兴的实践起点与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

中华民族复兴的逻辑起点,包含两个:一个是前文已经述及的事实起点,另一个是真正的实践起点,即中国共产党的应运而生。换言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也是1840年以来团结全体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最大公约数”。这内涵于她的性质、纲领和宗旨之中,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性、时代性、先进性,践行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旧中国走向新中国,实现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转变,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经过改革开放前30年的艰辛探索,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成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集中展现。96年不平凡的历程,充满着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付出与收获,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充分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正确的抉择。这一伟大历史进程集中表现为“三个相互统一”。第一,指导思想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相统一。在中国共产党党成立之初,中华大地上就对如何改良政体、如何改造中国、如何推翻地主阶级,产生过一大批优秀理论与学派主张,其中有代表性的如“中体西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其结果是水土不服、青黄不接,不能直接为改变社会性质、救亡图存而服务。俄国革命一声炮响,给正在上下求索的中国共产党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加上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不断实践发扬,造就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思想上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必然带领中华民族开启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第二,代表阶级的历史性与人民性的相统一。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到:“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 “这种潮流”便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从1840年到1921年,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民族资产阶级先后粉墨登场,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演绎了一出又一出政治悲歌,然而终究不能成为领导阶级,其中不符合历史潮流、脱离人民群众基础是最大的原因之一。早期的中国共产党经过八七会议、遵义会议、洛川会议等,进一步明确了其代表的是以工农为主的无产阶级大众,形成了最为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从此,中国共产党真正使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人民唯一正确的选择。第三,党的性质的先进性与革命性的相统一。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在论述新民主主义理论时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就。这进一步说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核心和中坚力量,得益于党的自身先进性与革命性,得益于最根本的法宝——党的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原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没有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中华民族将是一盘散沙。这进一步说明了党的性质的先进性与革命性的相统一。总之一句话,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党的十九大的战略安排与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

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民族革命之际,我们党推翻了三座大山;在改革发展阶段,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接力棒,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入新时代,第一政治任务就是要领会学习贯彻好十九大精神。个人认为,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主要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擘画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分两个阶段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这是对“三步走”战略目标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深化和推进,凸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运用战略思维,进行战略谋划的高超智慧和卓越能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党和国家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深层次和根本性的历史性成就,展现出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光明前景。报告中提出,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奋斗目标,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个阶段是前一阶段的跃升,两者既紧密衔接又环环相扣,既明确任务又指明路径,体现了科学缜密的战略谋划。只有深刻把握“两步走”的发展脉络和实践逻辑,咬定青山不放松,保持各项战略、工作、政策、措施的连续性和前瞻性,才能一步接一步,连续不断朝着确定的目标前进。

当今青年一代既是民族复兴、现代化强国的见证者、享受者,更是建设者、担当者。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神圣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造就千百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等学校要抓住历史机遇,勇立潮头,深化改革,推动内涵发展,努力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提供坚强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1]王岐山.开启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N].人民日报,2017-11-07(02).

[2]张高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N].人民日报,2017-11-08(03).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

[4]刘曼抒.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N].吉林日报, 2017-10-27.

ClassNo.:D616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LogicalStartingPointandGloriousFutureofNationalRejuvenation

Gai Yuanche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xi, Heilongjiang 158100, China)

Although the Chinese nation has experienced considerable difficulties and hardships since the Opium War, she still hold her own destiny among the world's national families.The reason is that Chinese people made a historical choice to tak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 as the leading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he economic 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originated from its nature of progressiveness, the epochal and revolutionary spiri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ad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Chinese people to carry out the social revolution and reform through many struggles. Since the eighteen CPC National Congress, comrade Xi Jinping, as the core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has taken the baton of the national rejuvenation to open a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map out a grand blueprint for Chinese people to secure a decisive victory i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and strive for the great succes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which will certainly strengthen the cohesive and centripetal forc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spirit of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national rejuvenation; historical choice

盖元臣,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黑龙江工业学院党委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096-3874(2017)11-0001-03

D616

A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民族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我们的民族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