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

2017-02-23珊,张

关键词:风俗习惯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

汪 珊,张 敏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

汪 珊,张 敏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德性是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对其进行过思考,亚里士多德在批判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德性思想,认为德性是一种既能使人成为善人,又能使人能圆满地完成其功能的品性。《尼各马可伦理学》作为他探索德性思想的著作,就德性的内涵、类别、形成等问题进行系统阐述。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为伦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当代的伦理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德性思想;灵魂;品质;中道

亚里士多德生活的古希腊城邦是由原始公社演化而来的一种公民集体,有着共同的信仰和自由的政治经济生活。随着城邦的不断发展成熟,经济繁荣,逐步形成自由的人文气息,人们开始追求理性的思辨。伴随着理性的思辨,古希腊文化也经历由宗教神话到自然哲学,再到人文关怀的发展历程,德性思想由此得以产生和发展。就德性思想自身发展的逻辑脉络而言,自苏格拉底、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既是一个继承的过程,又是一个闪耀着思辨光芒的发展过程。其中,亚里士多德站在理性思辨的高度,提出德性是中道原则下的优秀品质,为之后德性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灵魂的德性:独辟蹊径的德性思想

在亚里士多德之前,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对德性进行过探讨。苏格拉底以德性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德性即知识”的根本命题。而何谓德性?为此,他首先探讨了人的本质问题,“人的能力、优秀性,即人的‘德性’的意义,不能像智者们追求的那样,只是取决于个人的自由意志和评价标准,而是超越于这种现象的外在机制,寻找内在的、本质的依据”[1]。在他的视域里,德性的意义就在于要寻找一种内在的、本质的依据。这种源于人本性的无知,使每个人对于所谓德性的定义都是出自自身的立场,所以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此,他通过打破传统风俗习惯所确证的“德性”,试图寻求一种具有确定性的德性,进而指出,这种确定的德性应该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因为“人对一切事物的认识都存在于灵魂中,那么,我们的知识便是生来就有的”[2]。苏格拉底呼吁“对灵魂操心”,即用理性的行动按照理性的原则生活,并且人要追求“善”,“善”是一切德性的本质,因此,苏格拉底的“德性是知识”的命题也就是在说,如果一个人有关于善的知识,那他就是有德性的。

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的命题明显过于关注理性对德性的作用,是一种严格的理性主义,忽视了情感在德性中的作用。他之后的柏拉图不仅继承了其理性主义的德性思想,还意识到苏格拉底德性思想对于情感的缺失,进而提出至善的理念。柏拉图建构了一个理念世界,认为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可见可闻的世界之上,存在一个由理念构成的绝对的世界,而善作为一种最高目的,存在于可见世界之上,是人们所追寻的至善,因而幸福就是至善。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柏拉图进而探讨了何种生活可以被称为幸福的生活。他认为,仅有理性或者快乐都不足以成为真正的幸福,而应把理性和快乐相结合。就二者的关系而言,快乐是以节制为前提,是纯粹的快乐,同时在理性与快乐的结合中,理性作为人本身所固有的特质,应占据主导地位。

从以上可以看出,苏格拉底把德性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柏拉图的德性思想则走向至善。而亚里士多德重新使柏拉图理念世界的德性回归到人的内在灵魂。与前人一样,亚里士多德关注理性,看重理性的作用,但是他认为灵魂中同样包含感受和欲望。他进一步把德性的主体指向人,认为人的德性不是来源于肉体,不是赠予,而是内在于灵魂的德性。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中,亚里士多德专门探讨了“德性是什么”这个问题。亚里士多德首先指出人的德性并不是肉体的德性,而是灵魂的德性,因而对灵魂进行探讨。在灵魂中有三种东西生成:感受、潜能和品质。对于感受,我们并不会把它区分为高尚的或者卑劣的,也不会对感受作称赞或是责备,感受诸如愤怒、恐惧是不可选择的,且发自主体,而德性则是一种选择,并以某种方式来安排,因此,德性不是感受。“潜能是与生俱来的,并不能说它自然是善或恶”[3],潜能内在于人而由之,因而德性不是潜能。德性既是灵魂的德性,却不是感受也不是潜能,所以德性是一种品质。应该这样说,“一切德性,只要某物以它为德性,就不但要使这东西状况良好,并且要给与它优秀的功能”[3],也就是说,德性是一种可以使某物完满地实现其本身的功能,并且可以获得优秀的成果的良好品质。为了更好地理解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首先我们要探讨他对德性的分类。

二、亚里士多德灵魂的德性: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灵魂内含两种因子,即理性的和非理性的,其中,非理性的部分由一切动物和植物所共有,而非人独有,比如,“营养和生长的原因”[3],但非理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也会被理性渗透,受到理性的约束,因而非理性的部分能够听从理性,以理性为主导。按照灵魂的区别,亚里士多德把德性分为理智上的德性和伦理上的德性。

所谓伦理德性,即灵魂中非理性的部分被理性部分所渗透,从而获得理性的指导的德性。伦理德性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有关于感受和行为的。在感受和行为中都存在不及或者超越本应有的限度,而对于优秀而言,多一分则过长,少一分则过短,多与少这两种情况都会产生失误,只有在不及和超越的中间,才会得到优秀并且受到称赞,因而伦理德性就是中道,即是对中间的命中。中道在过度和不及之间,要在事物中找到中间,也需要熟练的技巧和功夫,不过有时候偏向于过度,有时候偏向于不及,很难准确命中中道,因而不能空谈中道,中道的实现还需理智德性来导航。因此,伦理德性是一种具有选择能力的品质,同时受到理性的指导。

前面已经说过,亚里士多德把灵魂区分为非理性部分和理性部分,依据这种划分,我们也可以同样将理性德性分为两部分,“在理性部分中,我们把一部分称为确知的,把另一部分称为推断的”[3]。这种确知的理性,就是被我们称为科学的认识。关于科学的认识,我们或者称其为真理。亚里士多德把探索真理的方式分为五种:一是技艺,二是科学的知识,三是思辨的智慧,四是实践的智慧,五是直觉的理性。关于科学知识,由于可以改变的东西存在于思辨之外,因此,无法确定它们究竟是不是科学知识,所以科学是关于永恒存在的事物的认识。另外,凡是可以被科学认识的东西都是可以传授的。至于技术,“一切技术都和生成有关,而创制就是去思辨某种可能生成的东西怎样生成。它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这些事物的开始之点是在创制者中,而不在被创制物种”[3],因而,技术是一种以真正的理性来创制的品质。关于实践的智慧,拥有实践的智慧的人追求的是如何获得善良的生活,实践的智慧是以人类的善为目的而实践的一种合理的和正确的习性。对于智慧,亚里士多德认为,“智慧是在本质上最为荣耀的科学和理智”[3]。思辨的智慧,在证明上是以永恒的事物为对象;在实践上,是以可变的事物为对象,就如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一眼即见真谛。

尽管亚里士多德把德性分为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但二者联系紧密,德性是二者统一的德性。我们探讨德性,不仅是要知道何谓德性,还是为了拥有德性,成为善良的人,正是因为如此,对德性生成的考察不可忽视。

三、德性的生成:注重品质的实践活动

从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的关系上来讲,理智德性因其思辨的高度以及其对伦理德性的指导作用,固然高于伦理德性。但就人作为社会动物而言,培养伦理德性对指导人的行为的作用不可忽视。

伦理德性的生成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亚里士多德指出,“把‘习惯’(ethos)一词的拼写方法略加改动,就有了‘伦理’(ethikee)这个名称”[3]。由此可见,德性并不是我们天生就有的,不是先天存在于我们的本性之中,但也并不与我们的本性相违背,德性是把我们接受的事物以潜能的形式存在于我们之中,然后在实现活动中展示出来,通过习惯而达到完满。德性作为一种完满的、优秀的、杰出的品质,它不是一种天性,是由教导或是沿袭风俗习惯而得到的。理智德性是由教导而得到的,而伦理德性是从风俗习惯中沿袭而来。风俗习惯是在一个民族长期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被生活于其中的人普遍认可,具有普遍性,在潜移默化中奠定了社会人的人格基础。

知德性为何物不意味着拥有德性,人也不是先拥有德性再去做德性之事,而是通过德性活动来成为有德性的人,因此,获得德性需要通过实现活动为手段。亚里士多德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德性必须通过实现活动才可以获得,“例如,建造房屋,才能成为营造师,弹奏竖琴,才能成为操琴手。同样,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表现勇敢才能成为勇敢的”[3]。但是仅凭实践活动来获得伦理德性是远远不够的,“好的操琴师和坏的操琴师都处于操琴,营造师和其他行业也都仿佛如此。从良好的造屋有了良好的营造师,从恶劣的造屋有了拙劣的营造师”[3]。良好的品质是获得德性的实践活动的基石,注重实践活动的性质和品质,显得更为重要。德性既是从活动中得来,也可能在活动中毁灭,把握德性的获得或者毁灭的这个尺度就在于活动本身是否合于原则。

四、德性的当代价值:人类精神自律的源泉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不是确定什么样的行为是道德的,不是建立评定行为的道德规范,而是力图回答人怎样可以活得更好。德性是一种实践性的品质,需要在实践中获得,而实践的出发点则是合乎正确原则而行动,因此德性即中道。德性是人最美好的品质,拥有了德性这种品质,人的行为也会随之打上道德的烙印。马克思认为道德的本质,即“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德性则是实现“人类精神自律”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面临各种思想的冲击,一方面出现了道德失范现象;另一方面,正在形成新的道德观念。针对社会道德现状,有人认为是道德滑坡,有人则持反对意见。无论是面对道德失范,还是正在形成的新的道德观念,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在当今依旧可以起到指导作用。

树立德性力量,感召生命内在的呼唤。德性是最美好的品质,人的行为因为有了德性而变得有道德,因此,培育个人的德性,从内心树立德性的力量对于解决当今社会道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个人和对于城邦来说,都是同一的。然后获得和保持城邦的善显然更为重要,更为完满。一个人获得善值得嘉奖,一个城邦获得善却更加荣誉,更为神圣”[4]。人不仅是个体,还是社会动物,不能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个人德性的养成与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的形成分不开。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为改变我国道德现状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契机。

摒弃旧俗,构建新的文化传承方式。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认为,伦理德性是在社会风俗习惯中培育而来的。社会风俗习惯作为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流行于民众中,被民众认同,渗透并深刻影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社会风俗习惯的形成往往被赋予浓厚的感情,成为规范民众行为的基本力量。因此,一方面,我们仍需认同社会风俗习惯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尊重和保护社会风俗习惯的发展,延续文化财富;另一方面,这启示我们要洞悉批判社会风俗习惯中不合时宜,甚至阻碍社会发展的习俗,从而建立新的文化传承方式。

注重实践,在实践中灵魂得到升华。德性不是生而有之,需要不断学习和培养。德性不仅是一种美好的品质,还要将这种品质在实践中贯彻。任何事物的优点和长处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显示的。德性不是坐享其成,要通过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现实活动才能真正获得。合于原则的实践,把内化于心的德性力量彰显出来,对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有重大意义。

[1]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陈村富,庞学铨,王晓朝.古希腊名著精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3]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刘馨元]

An Analysis of Aristotle’s Morality Thought

WANG Shan,ZHANG Min

(School of Marxism,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China)

Morality is an important category in ethics, which Socrates and Plato, two great ancient Greek sages both ever thought about. On the basis of critical inheritance, Aristotle puts forward his own morality thought, which advocates that morality is a kind of virtue that makes people good and helps them successfully complete the function. As the outstanding work of Aristotle to explore morality, Ethika Nikomachea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s many morality issues including its connotation, category and formation. Aristotle's morality theory has laid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thics, and also provided new ideas for the contemporary ethics.

morality thought; soul; quality; the mean principle

2017-01-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的生态价值观养成研究”(16YJA710030)

汪珊,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张敏,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环境伦理学。

B12

A

2095-0292(2017)02-0001-03

猜你喜欢

风俗习惯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信仰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少数民族作文教学改进优化措施探析
探索满族中的风俗习惯之——猎鹰文化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故事两则)
新工艺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
苏格拉底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