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老年人的精神信仰现状探析*

2017-02-23孔祥娜吴亚林刘宗南黄艳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伦理信仰老年人

孔祥娜 吴亚林 刘宗南 黄艳艳

中国.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湖北咸宁) 437005 E-mail:80060024@qq.com

农村老年人的精神信仰现状探析*

孔祥娜 吴亚林 刘宗南 黄艳艳

中国.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湖北咸宁) 437005 E-mail:80060024@qq.com

目的:调查东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人的精神信仰现状。方法:分别在东西部地区选择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庄,采用老年人精神信仰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农村老年人的精神信仰现状。结果:农村的男性老人比女性老人有更低的超自然信仰(t=-3.8161,P<0.001);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老人在精神信仰的4个维度上都低于经济较落后地区的农村老人(t=-1.995,-7.620,-6.172,-7.976;P<0.05);务农的老人伦理信仰高于其他职业的农村老人(t=2.179,P<0.05);留守老人的超自然信仰和伦理信仰高于非留守老人(t=2.423,4.176,P<0.05)。结论:在农村,女性和经济条件较差老人以及留守老人的精神信仰问题非常值得重视。

发展心理学;农村老年人;精神信仰;留守老人

精神信仰是个人的意识行为,它的内容广泛,不仅包括人们一般所了解的宗教信仰的内容,还包括科学信仰、对权利、金钱等的追求等。19世纪末,心理学家开始关注信仰,但由于当时宗教学势力庞大,学者们把信仰界定为人与自然的关系[1]。到了20世纪中期,随着社会历史发展中宗教与政治的逐步分离,心理学家对信仰的研究开始摆脱宗教学的束缚,试图从信仰的心理功能属性的角度研究信仰的本质。到了20世纪末,心理学家更加注重从操作性层面对信仰进行研究,试图从更为广泛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生的意义等视野来规定出一个清晰可见的信仰状态。我国心理学对信仰的研究也是从宗教信仰开始的,并且很长一段时间内,关于信仰的研究远远不及心理学对其他心理现象的主题所进行的探索。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社会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之后,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引发了信仰危机,许多人都希望能为心灵重新找回归宿,因而现在有些学者开始关注民众的信仰问题,并开展了一些实证的研究[2-3]。我国心理学界也开始了对信仰问题的关注,如2000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成立“反邪教”研究课题组,开始从心理学理论的角度研究法轮功,并最终出版了《“法轮功”现象的心理学分析》一书[4-5]。200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重大课题:“当代中国民众价值取向与精神信仰问题研究”,2002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当代中学生价值取向与精神信仰形成关系的实验研究”,这些重大课题的出现都是信仰问题逐渐得到关注的表现。尽管如此,心理学界也还没有真正对信仰研究给予应有的重视,研究对象也多为学生群体[6-9],对其他群体尤其是老年人精神信仰的关注比较少。

中国正在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同时,中国正在加快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许多老人却被留在了农村,造成了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群体。时代的变迁,环境的改变,会给这些老人的精神信仰带来什么样的冲击?他们如今的精神信仰状况是怎样的呢?本文从实证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浙江省乐清市雁湖乡某村和甘肃省天水市大门乡某村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15份,回收有效问卷212份,其中浙江119份,甘肃93份。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对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问卷由两个部分组成,自编的老年人基本情况问卷和老年人精神信仰量表。老年人基本情况问卷主要包括性别、地区、职业、居住情况等背景资料。老年人精神信仰量表是由曲阜师范大学王经华、李朝旭编制的,总共有30个题目,5点计分。内容由伦理信仰、超自然信仰、社会信仰和实用信仰4个维度组成。伦理信仰是指老年人对孝道,家庭责任和传宗接代的态度和观念。超自然信仰是指老年人对灵魂是否存在,对神灵支持的信奉,对命运天定的态度等一些超自然能力的信仰。社会信仰是老年人对国家,民族的高度的责任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感。实用信仰描述的是老年人对财富、权利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珍惜[10]。经过量表制作者的检验,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4,同时具备良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

1.2.2 施测 由心理学专业的研究者在两个村庄发放问卷。遇到不识字的老人则由研究者逐条解释,由老人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答案。

1.3 统计处理

用SPSS 17.0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农村老人精神信仰的总体特点

本次调查中,农村老人在精神信仰的4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见表1。农村老人精神信仰的4个维度中,伦理信仰的得分最高,实用信仰其次,而超自然信仰的得分最低。

表1 农村老年人的精神信仰研究的描述统计量

2.2 不同性别农村老人的精神信仰差异

本次调查中共有87名男性,125名女性。对不同性别的农村老人的精神信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2。只有超自然信仰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其中女性的得分明显高于男性。

表2 不同性别的农村老人精神信仰差异

2.3 不同地区农村老年人的精神信仰差异

对来自浙江省的119名和甘肃省的93名农村老年人的精神信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3。浙江省和甘肃省的农村老年人在精神信仰的4个维度的得分都是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浙江省的农村老年人的得分低于甘肃的农村老年人的得分。

表3 两地农村老人的精神信仰差异

2.4 不同职业的农村老人的精神信仰差异

本次调查中,把农村老人们正在从事或者退休前从事的职业分为两个类别。一是其他职业,包括工人,教师,知识分子,基层公务员以及其他;二是农民。调查对象中共有20名从事其他职业的农村老人,192名务农的老人。对于不同职业的农村老人的精神信仰做独立样本t检验。

表4 不同职业的农村老人精神信仰差异

由表4可知,不同职业的农村老人在伦理信仰中的得分是有显著性差异的,其他职业的老人得分低于务农的老人。在超自然信仰、实用信仰和社会信仰中的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

2.5 留守与非留守农村老人的精神信仰差异

子女长年在外地工作的农村老年人称为留守老人。本研究中共检出留守老人95名,非留守老人117人。对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的精神信仰做独立样本t检验。

表5 留守与非留守农村老人的精神信仰的差异

由表5可知,留守与非留守老人在超自然信仰和伦理信仰上有显著性差异,留守老人得分高于非留守老人。实用信仰和社会信仰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3.1 农村老年人的精神信仰总体状况

从总体来看,农村老人在精神信仰中的各个维度上的得分中等,平均值为3.94,而伦理信仰得分居于首位,实用信仰和社会信仰次之,超自然信仰得分最低。说明我国农村老人对于孝道,家庭责任和传宗接代的态度和观念十分重视。一方面是由于受我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影响,孝顺以及传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另一方面由于体现出农村老年人对于希望能被后代孝顺,家庭和睦的美好愿望。在超自然信仰中的得分最低,说明农村老人在经过现代科学文化的影响,已经摒弃很多迷信的东西。根据我们对老人们的访谈,发现农村依旧有宗教信仰,但是在持有宗教信仰的同时,老人们对神鬼之说也概念模糊,既不敢肯定也不否认其存在,但是他们相信事在人为,并不相信命运天定。

3.2 不同性别农村老人的精神信仰差异

在研究不同性别农村老年人精神信仰差异的时候发现,只有超自然信仰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其中女性的得分明显高于男性。刘庆明、陈培峰分别对大学生的信仰做出调查,都发现女性比男性的超自然信仰高[11-12]。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女性相对比于男性会更多地参与到宗教信仰的活动中去。魏德东曾引用米勒(Alan Miller)和斯达克(Rodney Stark)的冒险模式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认为女性更多地去信仰宗教,一是因为女性与男性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不信仰宗教意味着甘冒不被救赎的风险,女性往往会选择规避风险,男性更喜欢冒险,因此男性信仰宗教的比例低;魏德东同时又引用美国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社会学系的科利特(Jessica L.Collett)与利萨尔多(Omar Lizardo)的理论,认为女性更容易信仰宗教是因为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低[13]。本研究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结论相符。传统的农村老年女性在生活中确实更保守,地位较低。同时这一结果也提示我们,女性易卷入宗教信仰,更容易参与封建迷信活动,甚至被邪教分子蛊惑,这对家庭和农村的安定都是很不利的,要引起警惕。而实用信仰,社会信仰以及伦理信仰的得分并不存在着性别差异,说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老人们对财富,权利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珍惜都是一样的,老人对国家,民族的高度的责任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感也是没有差别的。对孝道,家庭责任和传宗接代的态度和观念,基本上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的农村老人均是非常重视的。

3.3 两个地区农村老人的精神信仰差异比较

本研究中两个地区分别是浙江和甘肃的两个村庄。结果显示,浙江和甘肃的农村老人在超自然信仰,实用信仰,社会信仰和伦理信仰4个维度的得分都是有显著性差异的。甘肃的农村老人的得分均高于浙江的农村老年人的得分。

甘肃农村老人的超自然信仰得分明显高于浙江农村老人的得分。首先,浙江省的经济文化相对比较发达,浙江省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和甘肃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有着显著差异,导致浙江农村老人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机会更多;其次,浙江省乐清市属于沿海城市,其特点是文化开放包容,人们较为容易接受新事物,所以其农村老人超自然信仰的程度也就降低了。甘肃农村老人的实用信仰得分明显高于浙江农村老人的得分。浙江农村的经济较甘肃更发达,老人生活较宽裕,对于财富和权力的追求欲望反而降低了。甘肃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信仰显著高于浙江农村老人,预示着甘肃地区的老人们对民族、国家、社会的责任心更强。大门乡经济较为贫困,民风淳朴,国家政策倾斜西部,对该地区扶持很多,造成该地人民的国家、民族意识强烈。甘肃农村老人的伦理信仰显著高于浙江的农村老人,说明甘肃地区的老人们对孝道、家庭责任和传宗接代等问题更看重。甘肃省与浙江省相比,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农村的家庭关系比较传统,对劳动力依赖较多,因此老人们的传统伦理观念更强一些。

3.4 不同职业农村老人的精神信仰差异比较

不同职业的农村老人在伦理信仰中的得分是有显著性差异的,农民的得分高于其他职业的。在超自然信仰、实用信仰和社会信仰中的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本次调查中,农村的老人们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其文化程度都不太高,即使是教师和公务员也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文化教育,所以他们对超自然现象、宗教问题的看法差别不大;老人们在农村聚族而居,受村落文化影响大,相互之间关系密切,不同职业的老人们对国家、民族的态度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也比较接近,对财富、权利、生命的看法也较为一致,所以在超自然信仰、实用信仰和社会信仰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农民的伦理信仰高于其他职业的老人,说明务农的老年人对孝道、传宗接代等方面比其他职业的老人更在意,这也很符合现实。在农村,农业劳作很依赖体力,老人们对男丁更看重,也更需要子女的孝敬。其他职业对体力依赖较少,教师和公务员有退休金的支持,他们对传宗接代看的淡漠一些,对子女孝顺的要求也低一些。

3.5 留守与非留守农村老人的精神信仰差异比较

留守与非留守老人在超自然信仰和伦理信仰上有显著性差异,留守老人得分高于非留守老人。实用信仰和社会信仰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很多学者曾经提到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关注[14-15],他们精神生活欠佳,无人照料[16]。留守老人们由于子女长年在外,精神生活较为孤独,所以不少人可能会把宗教信仰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同时,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留守老人既要负担农活和家务,又要照顾未成年的留守儿童,导致留守老人们由原来的被照顾者变成了照料提供者,而基层组织和亲戚邻居能给予的帮助有限[17],因此老人们内心强烈希望子女们能留在身边好好孝顺自己,这些因素导致留守老人比非留守老人有更高的伦理信仰。

通过此调查我们可以得知,女性老年人比男性老年人有更高的超自然信仰;经济较落后地区的农村老人在精神信仰的4个维度上都高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老人;务农的老人伦理信仰高于其他职业的农村老人;留守老人的超自然信仰和伦理信仰高于非留守老人。这些结果提示我们,在农村,女性老人和经济条件较差老人以及留守老人的精神信仰问题非常值得关注。在这一研究基础上,我们对于如何使农村的老人们拥有健康的精神信仰,从而促进农村人口的心理健康,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应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比如现在某些省市开展了文化下乡活动,在农村展播电影、戏曲等。这些活动可以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很值得提倡。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女性的老人们易卷入超自然信仰,即宗教活动。那么有关部门应该大力推广能够促进女性觉醒、提高女性地位以及宣传科学、破除迷信的文化产品,避免老人们被邪教分子利用。同时,传宗接代等观念也仍然存在于许多老人的头脑中,政府还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其次,政府在关怀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应当关注其精神世界,满足其心理需求。政府可以在农村多设置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并积极开展一些联谊或文化交流活动,丰富留守老人的人际交往和精神生活。第三,发展农村经济。在本次调查中,经济条件较好的浙江某村,老年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迷信活动较少,这提示我们,经济条件的改善是人们拥有健康的精神世界的基础。同时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也可以吸引年轻人留在当地发展,减少留守老人的数量,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存困境。

[1]宋兴川,乐国安.心理学视野中的信仰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1):43-47

[2]吕勇,李维.当代中国民众信仰状况的社会心理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0(1):69-73

[3]李幼穗,吕勇,李维.当代民众信仰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3):186-189

[4]彭凯平.北京大学生价值观倾向的初步定量研究[J].心理学报, 1989,21(2):150-155

[5]宋兴川,乐国安.我国精神信仰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28-132

[6]赵玉强.包头市高中生精神信仰现状研究[J].阴山学刊,2008,21 (6):97-100

[7]田丽丽,金盛华.初中生精神信仰现状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21(2):85-91

[8]宋兴川,乐国安.大学生的精神信仰结构[J].中国临床康复, 2005,9(16):46-47

[9]李丹,孙延军,雷雳.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1):80-86

[10]王经华.老年人精神信仰、生活质量现状及相关关系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

[11]刘庆明.大学生信仰的心理学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 2006

[12]陈培峰.迷信与宗教信仰的认知与脑机制探索[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10

[13]魏德东.为什么女性更信仰宗教[EB/OL].http://www.gming. org/fjrw/jsrw/weidedong/44086.html

[14]李宛恒.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的调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9(17):49-55

[15]高娜.中国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22(5):112-115

[16]陈铁铮.当前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况[J].湖北社会科学, 2009,23(8):57-60

[17]孙鹃娟.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6,28(4):14-18

Analysis of the Spiritual Faiths of Elderly People in the Countryside

KONG Xiangna,WU Yalin,LIU Zongnan,et al
School of Education,Hub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Xianning437005,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piritual faiths of elderly people in countryside;Methods:The elderly people spiritual faiths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piritual faiths of elderly people in villages selected from east and west China.Results:Male elderly people got lower scores on supernatural faith than female(t=-3.8161,P<0.001);Elderly people from more developed area got lower scores on all the four dimensions of spiritual faiths than the ones from more undeveloped area(t=-1.995,-7.620,-6.172, -7.976;P<0.05);Old farmers got higher scores on ethical faith than elderly people with other careers(t=2.179,P<0.05);Left-behind elderly people got higher scores on supernatural faith and ethnical faith than other elderly people(t=2.423,4.176;P<0.05).Conclusion:In countryside,the spiritual faiths of female,poor and left-behind elderly people should be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Elderly people in the countryside;Spiritual faiths;Left-behind elderly people

R395.9

A

1005-1252(2017)02-0248-05

10.13342/j.cnki.cjhp.2017.02.025

2016-11-17)

http://www.cjhp.com.cn/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5年立项)“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与精神信仰研究”(编号:15Y145);湖北科技学院青年项目“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信仰与主观幸福感研究”(编号:ky13012)

猜你喜欢

伦理信仰老年人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论信仰
铁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