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调控 多措并举 把握高招总体公平

2017-02-22朱永新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名额中西部生源

朱永新

在通过高考招生实施人才选拔与培养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教育公平与办学效率、考试公平与区域均衡的矛盾,是困扰我们多年的一个难题。恢复高考以来屡禁不止的高考移民现象,就是这种矛盾的一种反映。最近,由上海、江苏、浙江、湖北等12个省(市)向中西部10个省区调剂共16万生源的计划,引来了当地部分考生及其家长的不解与不满,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问题再次浮出水面。

如何保证高考的公平?显然应该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既要坚持唯才是举,保证重点大学的办学品质,也要兼顾区域公平,保证各区域总体上的均衡发展。我认为,在具体实施时,采取分层调控是个比较理想的方法。

鉴于当前高考平均录取率已逼近80%,高考竞争的实质已转为对以“985工程”大学及“211工程”大学等为代表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因此。高校招生名额的调控应根据高校办学水平与层次区别对待。

“985工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中最顶尖、也是体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部分,在高考招生时应该坚持自由竞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念,在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克服本地化招生倾向的同时,适当划分一定比例的民族与地域(含贫困区、山区及农村乃至国际生等)的招生名额。例如,70%-80%的生源依据全国统一考试(或者985学校的单独联合考试)来招收,20%30%的生源按照地域等因素进行分配。“211工程”院校的名额调控,应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允许较高比例(不宜超过40%)的本地化招生,与此同时,应注重生源的多样性,将招生名额按比例分配到各个省市。省属重点及其他一般高等院校,则可完全以服务地方为主,或依自身办学定位及生源情况,完全自主地分配招生名额。

事实上,各省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现状,是相当长一段时间积累而成的。从目前全国高校资源分布上看,教育部部属院校在有些省区有20多所,有些省七八所,还有13个省区一所都没有。地方也存在着有的地区大学过多、有的地区大学太少的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全国上下一心,付出巨大的努力。首先,国家应该着力协调以区域为单位的大学建设。协调资源丰富的省份拿出一定指标给资源较少的省份。通过全力协助中西部高等教育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的办法,来解决考生个体面临的高考公平问题。

调控的重点应放在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上,推进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化。在存量方面,很多东部地区的地方院校本地生源不足,无法完成招生计划。建议将这一部分存量向中西部倾斜,将其招生计划向中西部省份调整。在增量方面,将“十三五”时期高等教育经费的增量主要用于发展中西部较落后地区的高等教育,扩大中西部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在13个没有教育部部属院校的省区,各选择一所高校纳入部属院校建设(所有经费由中央财政提供),通过国家层面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充实其办学实力、提升办学水平,带动区域高等教育水平提升;鼓励社会资本投向中西部省份的高校,对于到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地区投资建设民办高校的,政府实施1:1的资金支持,通过增加民办高校资源来增加当地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事实证明,通过分层调控,可以确保国家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效益最大化,有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较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在满足地方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同时,也较公平地滿足广大考生的升学愿望;实现完全自主分配名额的省属及一般院校,可致力于特色化与多元化发展,形成一个层次有致、类型鲜明、丰富多样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

我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是长期存在的现实。为了扶持中西部较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也为了兼顾考试公平与区域均衡,以往的高校招生计划分配制度有其合理性,在长期的执行中已经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部分东部地区考生生源大量减少的情况下,适当调整招生计划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能够采用分层调控的方式,把单一的招生计划的调整,转变为同时整体调配办学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并且适当开放事先的论证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充分沟通与说明,是能够达成全社会的基本共识的。

从长远来看,改革高校招生制度,改变按照计划和行政命令来分配高等教育招生指标的做法。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全面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政府根据高校的办学条件核定其办学规模,由高校自主确定不同专业在不同区域的招生计划。政府还应建立高校绩效拨款制度,辅以专项计划进行宏观调控。这样,一方面将招收贫困家庭、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省份、经济不发达地区学生的情况,作为财政拨款的一个重要指标,鼓励高校采取面向弱势群体和地区分配专项招生名额。另一方面也将如何更好地选拔人才、办出更好的大学,变成学校的内在需求,从而兼顾考试公平与区域均衡,实现共同发展。

高考改革涉及千家万户,关乎整个教育系统。如何把教育公平与办学效率、考试公平与区域均衡有机地统一起来,需要有长远的思考和系统的顶层设计,需要更多地倾听各方的意见。以现实为基础,借鉴国际上的成熟经验,稳步探索,最终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道路。

[延展阅读]

高招批次改革让各办学主体“同场竞技,,

截至目前,已有河北、广东、湖北等15个省份取消了本科三批;上海市率先将本科一批、二批合并。成为本科一批。可以预见的是,2017年高考将会有更多省份加入到“招生录取批次改革”的行列中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不分批次录取不但已无任何技术障碍,而且能体现出巨大的制度优势。

其一,破除层级“刻板印象”,卸下身份包袱。既往三本院校多为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在志愿填报环节固化了“低等级”批次身份,不利于独立学院“独立”发展,也不利于民办高校“公办”待遇。取消或合并批次,这对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无疑是个重大利好,对普通本科院校也是一种无形的鞭策和激励。同时,高中学校也可甩掉“一本上线率”包袱,开展更多体现综合素质的校本课业活动,腾出更多精力实施素质教育。高中生可自主发掘或设计“合格+特长”的生涯规划和课程选择,实现绿色发展、快乐成长。

其二,考生对高校由“重名”转向“重实”。高校回归实力办学。新一轮的洗牌,对高校招生和人才培养等改革形成有效的倒逼机制,促使高校自觉开展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与动态调整机制,引导高校从“大而全”向“小而精”转变,实现错位、有序发展。以办学特色吸引考生,以大学价值观和人才培养目标及特点选拔学生。

其三,考生关注焦点自觉转向专业。自主选择适合自身成长之路。招生录取被视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在不分批次招生中,考生将由高校的“大门”自觉转化为专业的“小门”,致力于与最适合自我发展的高校专业实现高度匹配。如此这般,保护了考生兴趣特长和职业目标,拓展了个性发展空间,坚定了专业方向和学习志趣。可从根本上改变“学非所长”“录非所愿”等不匹配现象。

(选自2016年9月12日人民网,有删改)

(责编 子君)

猜你喜欢

名额中西部生源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超7800名运动员已获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
对中西部高校多用些心
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东北和中西部人才流失严重
农民工回流释放中西部崛起积极信号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对中西部高校多用些心
跨省生源调控
优秀名额
俄罗斯公布政府奖学金和总统奖学金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