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品评的现实意义

2017-02-22谢军

艺术评鉴 2016年18期
关键词:品评中国画创作

谢军

摘要:品评作为中国画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发展引导了中国画的发展方向。中国画发展离不开品评,很大程度上指导中国画创作方向,品评贯穿中国画的始终。当代中国画表面繁荣,画家意识到艺术创作要有自己的面貌,为了形成自己的面貌,借鉴西方绘画的艺术语言,作品的面貌有别与他人,实则脱离了中国画本身,这是因为中国画品评标准的缺失。当代应该形成一定的品评标准。

关键词:中国画;品评;创作

中图分类号:J22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8-0062-02

一、品评发展简述

中国画品评始于魏晋,顾恺之《论画》被认为品评最早的文献,第一部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绘画品评专著,《画论》中的观点为六法的提出做了理论准备。南朝谢赫《画品》提出的“六法”即“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①“六法”成为中国画品评的共同准则,也是创作中重要依据。是古代绘画史上最先提出来的较为科学系统的绘画品评准则。把三国至萧梁的二十七为重要的画家分别为六品,并对其逐个做以评价,这种品评体例今仍然为后人重视。唐代彦宗《后画录》和窦蒙《画拾遗录》也是遵循谢赫品评体例。“六法”也就是“六品说”。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提出“五品说”,即“自然、神、妙、精、谨细”。“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謹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神品者为上品之中;妙者为上品之下;精者为中品之中。”②在画家传记中又分上、中、下等级。张怀瓘提出“神、妙、能”即“三品说”。去掉张彦远推崇为第一的“自然”把“精、谨细”合并为“能”的范畴。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第一次提出“神、妙、能、逸”的“四品说”;在张怀瓘之上提出高于“神”“妙”“能”的“逸品”,把“逸品”单独列出,凌驾于其他三品之上,但没有对逸品大加推崇。他把“神”“妙”“能”又分为上、中、下三等。直至文人画兴起把逸品推到最高位置。宋代黄休复《益州名画录》把“逸”和“神、妙、能”之前并对四格做了解释。“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神格,大凡画意,应物象形思与神合。妙格,画之于人各有本性、笔精妙墨,不知所然。能格,画有性周动植……形象生动者,故目之曰能格尔。”③清代恽寿平《南田画跋》对“逸品”解释最为贴切,“不入时趋。谓之逸格”。这种品评是以文人画为欣赏标准。此后的逸格以画家和社会关系探讨其作品是否是“逸品”。从这一点反视元倪云林作品吻合了恽寿平对逸品的定义。此后对逸品品评几乎都没有超出这个范围。

二、品评的本质意义

中国画品评是中国画文化的一部分。品评文字记载品评迟于中国画的产生。从这方面界定似乎品评仅仅是中国画的产物。从时间上品评的确迟于中国画,但是事物的先进性、代表性不会因为发生的迟而劣于先前的事物。如诗、书、印到文人画兴起逐渐成为中国画不可缺的一部分,有谁认为诗、书、印和劣于中国画?从品评的发展论上探讨,品评作为文人艺术活动的重要一部分,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件作品的品评,更重要的是评作为历代文人一种雅集活动成为中国文化的特殊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只有中国文人如做诗般的雅致;有别于西方艺术批评。品评的过程既是审美的再创造,又是对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从中国画艺术语言层面讲,中国画的画法画理都可以归纳为品评范畴。例如用色之法,传统“三矾九染”要求多遍的染色,讲究匀净,薄中见厚,上色结束后应该有润泽感,色调要求艳而不俗、淡而不薄。这种感觉传达给欣赏者的心理感受,也可以是品评范畴。对作品进行品评时讲求“随类赋彩”“以色貌色”,概括了中国画色彩的基本原则,违背了这种原则从品评角度讲脱离了中国画本身。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提出的“八法”章法、笔法、墨法、设色法、点染法、烘染法、烘晕法、树石法、苔衬法,既是品评的标准又是创作中遵循的画法。还有中国画避忌论、意境论、创作论等等都是以品评为线索。所以可以认为品评贯穿中国画的始终。只有认识到品评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发展中国画。

三、当下中国国画品评的多样性

中国画创作由于外来文化的干扰和对传统文化的缺失等,使得中国画创作外表上是都在创新,画家也都自觉的寻找区别于他人的面貌,以示自己个性。这些都会误导中国画的创作和本质意义的表达。

外来文化的影响。当今网络信息的发达是古人不可比的,网络信息的发达和人们思维意识的放开导致接受外来文化相对的快,对新的东西接受能力也快,外来文化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西方发达国家的就是好的,否则如何发达呢?对西方艺术的形式借鉴无可厚非,但是照搬西方绘画的样式结果导致中国画将失去自己的民族性特点,只能是西方绘画的中国翻版。代表全国最高水准的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呈现给大家的是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接受西方绘画,展览中不乏有作品运用油画的艺术语言,强调光影,强调写实,似乎光影越强烈就越吸引人的眼球,似乎越写实就越是表示自己画的深入?这些不得而知。但是丢掉了中国画的绘画语言,中国画从不强调光影,因为那是虚幻的不是本质的表达;中国画不强调和客观对象一样,中国画强调意像之美和内在神韵。但是代表当代最高的展览传达给人们的信息是中国画可以这样画;就意味着代表最高水准展览的评委们对中国画发展方向的认识。

为什么会出现今天的局面?第一,归根结蒂是对传统文化的缺失。第二,对本国文化没自信,认为凡是西方的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缺失是今天画家面临的根本问题,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但是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缺失,却是很难捡回来。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的另外一点就是对创新的误导。艺术价值追求的一个指标就是创新,创新是艺术创作的生命力,也是画家价值之所在。但是什么是创新?和他人面貌不一样就是创新吗?如果从这一点理解,那么创新不是难事,就如每个人字体不一样的道理,绘画作品自然有差别。所以从作品呈现的面貌上讲创新是不全面的。创新除了绘画语言的与众不同外,内在的还是审美趣味的不同,一个画家有有别于他人的艺术风貌就是画家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审美。在这种艺术审美驱动下自然呈现出与他人不同的艺术面貌。那些独树一帜的所谓中国画作品只能哗众取宠。就像传统戏曲服装里放了一件巴洛克服装一样不协调。

中国画品评可以分三种,第一就是强调传统的品评观念;第二就是中西结合的评判标准;第三就是抛开传统运用西方的审美观念去衡量。

遵循传统的评判标准核心词语是气韵、笔墨、意境等等。对中国画有很高的要求,维持中国画的正统。时代的发展中国画当然要发展,但是中国画的本质不能变,其品评的核心不能变,他是维系中国画之根本。当下笔墨不如古人,并不意味着放弃笔墨的意义另起炉灶。当代笔墨有自己的时代印记,只有完善印记,才能寻找当代的笔墨文化。书法的缺失是中国画笔墨减弱的致命点,这是为人共识的,但是笔墨并不代表中国画的全部,当代中国画可以从当代人理解的笔墨进行创作。当代如果从传统意义去进行中国画创作,也不是不可能,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时间进行国学的学习。

结合西方的审美标准进行中国画的改良已经不是新鲜事;问题在于成功的有几位大师?所谓的文化没有界限不敢苟同。若果没有界限结果就是每个国家都没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文化,这个国家就失去存在的价值。都知道侵略一个国家首先进行文化侵略。中华民族为什么能经历外来侵略没有灭亡,就是中国的文化没有被侵略。但这不是对外来文化置之不理,关键在于如何吸收并运用到中国画中。

完全放弃中国画传统的评判,当代水墨大部分属此;特别是实验水墨。想和传统拉开距离,但是基本是出于胎儿时期,已经脱离中国画的本质,不属于中国画范畴,他的存在是文化发展的正常现象。

四、品评在当下的价值

思维的开放不等于失去理性。当下中国画作品面貌多样性,导致的原因是缺乏理论的指导。艺术创作不是要有一个精确的衡量尺度,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品评标准,那么艺术创作会陷入一种混乱的状态。虽然中国画的品评晚于中国画的产生,但是事实证明,中国画的品评不但是中国画特有的文化,也是引導中国画向良性发展的理论航标。一个时代没有共同的审美观念,那么就不会形成时代特有的文化积淀,这个时代在历史上将会是贫瘠的时代。时代审美取向是这个时代代表性画家所共有的审美内涵。当下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画家担任这样的使命,同时还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画家的重任。但是从大型展览上没有反映出时代的审美,如果说算是时代审美就是人人面貌的不同,或者模仿西画,或者和照片媲美。这些种种已经远离中国画的本质。

当下也不乏呼吁中国画评判标准的文章。意识到中国画的道路越来越偏离正轨。除了当代评判的模糊之外,社会还没有形成强大的意识流,去重新认识发觉整理传统中国画品评以及当代最中国画需要有品评标准的尺度。如果能建立一个尺度,中国画的发展不会整齐划一,反而会走上具有民族特色的道路。所以,当代很有必要梳理思考当代中国画品评标准。

注释:

①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第335页.

②潘运浩.唐五代画论 [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第178页.

③杨成寅.中国历代绘画理论评注[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170页 .

猜你喜欢

品评中国画创作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Jazz
纯牛奶中感官品评研究进展
书画名人汇
诗与美
让学生在个性体验中学习数学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