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的特殊性及相应措施

2017-02-22欧阳斌娟

医学信息 2017年3期
关键词:特殊性老年患者血液透析

欧阳斌娟

摘要:目的 研究将临床护理应用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对其特殊性与措施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在本院就诊的48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对其实施临床护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共计34例患者转为维持性血透,其主动性明显增强,在治疗中表现出了较高的配合度,治疗过程比较顺利,患者营养状况有所改善,出现透析并发症的情况较少且血红蛋白增多,无感染问题发生于中心静脉导管,无红肿现象存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结论 细致全面的临床护理在老年血液透析护理中具有积极效果,不但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可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普及应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老年患者;护理干预;特殊性

血液透析有其禁忌症,但透析技术与疗法的进步排除了年龄这一限制,放宽了年龄要求。尽管如此,不少学者均指出透析长时间应用于老年患者易引起高血压、贫血等并发症,为保证老年患者生存质量,需针对其特殊性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本文主要以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48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为对象,探讨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在本院就诊的48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48例患者年龄大于70岁;13例为女性,35例为男性;11例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肾病,37例为糖尿病肾病;1~17个月的血液透析时间;12例为颈静脉留置导管,36例为股静脉留置导管,35例为动静脉内瘘。

1.2方法 ①了解患者需求并尽量满足,为确保患者血液循环的良好应给予其局部按摩,避免患者肢体僵硬、麻木,通过主动的交流安抚患者,将治疗相关知识向患者说明,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②营养不良是慢性透析较为多发的并发症,这是因为老年患者活动受限且消化功能较差。但营养不良问题会增加病死率与失败率,与预后相关密切。因此,需注意饮食干预。若患者需长期透析,应保持1.2 g/(kg·d)的蛋白质摄入量,16~167 kJ/(kg·d)的总热量,1000~1200 mg/d的钙摄入量,800~1000 mg/d的磷摄入量,钠与钾的摄入需分别控制在5 g/d、2000 mg/d以内;若患者无尿,需保持100 ml/d以内的水分摄入,1~2 g/d的钠摄入;对于水肿且无尿患者,应保持200~400 ml的水量控制。此外,透析期间需保持低于2.5 kg的体质量增加量。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应注意监测其血糖,对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进行控制。应以合理膳食意义的讲解作为饮食干预的基础,争取患者配合。③安排操作水平较高的医护人员负责透析过程的护理,避免发生穿刺血肿或内漏闭塞。治疗前为防止缝线缺失应对穿刺部位进行检查;股静脉置管需防止大小便感染问题;為确保导管放置的稳定性需给予患者相应的指导与说明,即大幅度动作不可触碰触碰区域。透析需注意控制血液流量,以150~200 ml为控制范围,超滤模式的确定需以患者实际为依据;医护人员需对患者生命体征熟练掌握,以饥饿状态的糖尿病患者为例,需以医生要求和患者血糖情况为依据补充高渗葡萄糖液。透析时间需根据患者承受能力确定,以小于200 ml为准对超滤进行控制。透析易影响患有高血压等疾病老年患者的心肌,引起心率失常,因此,需对其细微的改变进行观察,以30 min为间隔对患者心率与血压进行测量,避免延迟处理低血压;同时,预防也很重要,需对中心静脉导管实施全面护理。实施透析当日应保证穿刺区域干燥,不可接触水等液体,需行颈内静脉置管的情况下,若患者呕吐需移动患者头部,移动方向为未插管方向;透析时禁食,以提升透析的安全性。

2结果

所选48例患者中3例(6.25%)为家属放弃治疗;11例死亡,其中4例(8.33%)为入院极度衰竭死亡,7例(14.58%)为心血管并发症致死;34例(70.84%)转为维持性血透。

34例患者转为维持性血透后主动性增强,在治疗中表现出了较高的配合度,治疗过程比较顺利,患者营养状况有所改善,出现透析并发症的情况较少且血红蛋白增多,无感染问题发生于中心静脉导管,无红肿现象存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

3讨论

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护理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有一定的特殊性。动脉粥样硬化增大了老年患者血管的脆性,内瘘建立操作的困难程度较大,且穿刺成功的机率较小,穿刺血肿、渗血问题易出现在穿刺部位;机体营养不足、免疫功能较差加大了老年患者出现内瘘感染、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可能;心脏储备能力较弱的情况下难以维持其血压的稳定,老年患者出现血压波动机率较大,易造成低血压[2]。此外,糖尿病肾病患者是主要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没有糖成分的透析液溶质与血液间存在弥散作用,这一作用会导致机体丢失葡萄糖,引起胰岛素抵抗,最终发展为高胰岛素血症,引起异常糖耐量。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特殊性既有病理性的也有生理性的,因此,这类患者在透析中出现并发症的机率较高,一旦出现并发症就会对透析的顺利进行造成影响,加大病死的危险性[3]。

大脑功能减退、疾病折磨对老年患者影响较大,不同患者的表现各有不同,一些患者心理孤独感较重,一些患者脾气大且较为偏激,一些患者个性古怪,所有患者均较为敏感,对身体的变化非常关注,会对医护人员提出较多的要求,易放弃治疗也易引起纠纷事件[4]。花费较高的血液透析治疗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的压力非常大,受经济因素限制,一些患者的透析治疗并未按规定进行,延长了透析间期,少数患者最终选择了放弃。本研究中,11例患者死亡,3例患者放弃治疗,34例患者转为维持性血透。

因护理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上述特殊性,护理工作的难度较大,为了降低护理风险医护人员需时刻保持清醒,警惕并处理任何可能造成危险的因素[5]。本研究所用临床护理方法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强化,即饮食、心理、透析过程护理,以细致全面的护理确保患者生理与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提升其治疗的依从性,为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经过护理干预,共有34例患者转为维持性血透。综上所述,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有其特殊性,在实施临床护理时应以其特殊性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措施,确保临床护理的应用能够发挥其作用。

參考文献:

[1]李晓微,刘丽秀.延续护理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02):239-241.

[2]邬丽霞,高丽,方克南.老年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J].包头医学,2014,38(01):46-48.

[3]Celine Foote,Toshiharu Ninomiva,Martin Gallagher,et al.Survival of elderly dialysis patients is predicted by both patient and practice characteristics[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12,0:1-7.

[4]李艳,紫妮.舒适护理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理及心理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4,4(02):118-119,135.

[5]陈少梅,余丹红,刘倩雯.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的影响分析[J].药物与人,2014,7(27):8.

编辑/丁一

猜你喜欢

特殊性老年患者血液透析
中医治疗特殊性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女性冠心病诊断与防治的特殊性
我国近代农业机械化的特殊性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对博物馆工程建设特殊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