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中的寻租行为研究

2017-02-22武汉工商学院陈振祥

财会通讯 2017年1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利益监管

武汉工商学院 陈振祥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中的寻租行为研究

武汉工商学院 陈振祥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中寻租行为的现代表症包括外部行为与内部表症。其中外部表症主要体现在国家政府与中介机构的会计寻租行为,以及对独立董事的忽视和限制;内部行为表症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者和企业所有者存在会计寻租行为。导致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寻租行为出现的根源既有产权经济学的制度安排与市场经济体制这两个外部因素,也有信息不对称会计制度监管失利等内部因素。规避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中寻租行为应该从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治理结构,健全市场监管和完善监管机制四个方面入手。

会计寻租 表症 根源 规避策略

一、引言

寻租行为是指利用资源通过政治过程获得特权从而给他人造成的利益损害大于租金获得者收益的行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中的寻租行为的出现可能会造成财富的非生产性转移,在财富非生产性转移的过程中,极有可能给公司以外的其他成员以及其他企业的利益造成损失,影响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和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与管理,上市公司的会计寻租行为的出现与存在必然会给更多的人带来更大的损失。有助于分析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中寻租行为的表症,探究出导致表症出现的根本原因,采取积极的规避策略。

二、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中寻租行为的现代表症

图1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中寻租行为的现代表症

(一)外部行为表症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中寻租外部行为表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国家政府的会计寻租行为。各国政府为了本国经济发展目标,改善本国的投资与融资环境,会通过一切途径提升国际资本的市场效率。由于不同国家的会计政策有所差异,给会计寻租提供了“机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过程中,各个国家都会积极争取,以期能够获得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权力,这样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租金。除了国家政府希望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获取“租金”的行为存在,地方政府也存在会计寻租行为。有些地方政府会迎合一些特殊企业的“寻租”需求,提供寻租途径。第二,中介机构的会计寻租行为。金融中介机构应该发挥监督管理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国家体制问题,银行、证券公司以及证监会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介机构无法保持独立地位,甚至会积极帮助上市公司进行会计寻租。例如,一些会计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不仅不发挥监督审计的职能,反而帮助上市公司徇私舞弊,滋生大量的寻租行为出现。第三,对独立董事的忽视和限制。董事会要保持“独立性”这是其存在的第一要义,然而,从现实情况看,董事会并没有保持独立性。不仅董事会成员的聘任存在暗箱操作的行为,并且在行使职能的过程中也“受制于人”。当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进行会计寻租时,董事会也只能是随声附和。

(二)内部行为表症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寻租的内部行政表症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企业经营者存在严重的会计寻租行为。企业的经营者会选择有利于会计寻租行为的政策。企业的资本核算方法有很多种,在进行方法选择时,有些上市公司会采取可以“放大”利润的核算方法,有些上市公司会采取“缩减”当前利润的方式,以备后期经营过程中用于调节可能会出现的利润降低的情形。企业经营者还会利用会计估计来进行会计寻租。由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会计人员只能凭借经验与相关信息对企业的经营做出预期与估计,“估计”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这也就给会计寻租提供了“可乘之机”。第二,企业所有者存在会计寻租行为。我国大部分股份制企业都会存在股份过于集中的情况,这些股东不仅拥有绝大部分股权,并且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拥有控制权。股权与控制权的产生权力放大效应。当公司的经营发展出现下滑时,控制型股东会不牺一切代价保持企业的“繁荣状态”,虚拟会计收益,从泡沫价值中获利。如上所述,大股东控制公司的重大决策,同时控制董事会,因此,他们是公司的“内部人员”,又是公司掌控人员,在危机出现时,权衡之下就会选择牺牲小股东的权益,由此可见,会计寻租现象比比皆是。

三、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中寻租行为的根源分析

图2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中寻租行为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导致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寻租行为的外部根源是产权经济学的制度安排与还有待进一步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由于上市公司的股东对公司经营决策具有控制权,在公司运营的过程中,他们会利用公司的产权结构变化来保证自身的经济收益不下降,会计准则作为可以进行产权制度调整与变更的重要工具,成为诸多上市公司股东的青睐,他们会使劲浑身解数说服政策改变原有的产权制度,让其有利于保证自身利益的方向发展。如上所述,政府与股东的利益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导致他们容易与股东形成利益联合体,政府会运用政策杠杆“助推”会计寻租行为的产生。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不健全则体现在跨国公司的会计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还应该进一步规范与约束会计双轨制的使用,从根源上杜绝适用对象的差异性,避免会计寻租行为的发生。同时,监管中的一些条例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例如,政府会给上市公司颁发许可证、配额、执照、授权书、批文、特许经营证等,这些证书具有“人为稀缺性”,由于其稀缺性暗藏了租金,从而使寻租行为屡禁不止。

(二)内部原因导致上市公司会计寻租行为内部根源主要是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以及有待规范与监督的会计制度安排。在市场经济中,信息不对称有可能引发利益趋向的机会主义,很多上市公司将信息不对称作为寻租的根源之一。市场信息不对称就容易导致市场失灵。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各方利益持有者都会基于自身立场来参与会计活动,他们会想办法让管理部门在会计政策选择中偏向自己。当各方利益发生冲突与矛盾时,他们就会进行博弈,在博弈中获胜的利益所有者就会向制定与实施会计政策的管理部门进行寻租。会计寻租的根本动力就是利益驱使。无论是利益所有者,还是与利益有着密切联系的政府、管理部门,都会在以利益为“风向标”。利益所有者利用信息不对称,铤而走险以产权契约进行“深入研究”,争取剩余所有权。管理部门也会利用信息不对称,运用剩余控制权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现有的会计制度中,存在多种会计方法与会计准则,选择与运用不同的会计方法与会计准则可以获取不同的财务报告收益,这就会导致会计寻租行为的发生。

四、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中寻租行为的规避策略

(一)转变政府职能导致会计寻租的根源就是会计管制存在的缺陷在利益追求的动机驱使下成为了寻租工具,因此,避免会计寻租行为的产生,首先就要转变政府职能,从会计管理制度的调整与改革入手。政府应该进一步放开对上市公司的管制,削减对市场的干预与操纵,这就会有效降低会计寻租行为发生的概率。政府不对市场经济进行过多的干预,让市场发挥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避免迎合一些上市公司的利益需求来不时的变更与改变会计政策,就会让上市公司多从市场的层面来寻找促进公司财务收益增加的方法,而不是“弃主而从其次”,在会计寻租上绞尽脑汁。政府还应该进一步明晰产权,降低产生寻租行为的可能性。明晰的产权制度有利于界定各利益主体,找出哪一类利益主体是会计寻租的“最大受益者”,进而针对性的采取监管策略以加强对这一利益主体的有效管控。由于会计寻租行为的出现与进一步蔓延存在着体制上的弊病,因此转变政府职能虽然不是解决会计寻租的根治途径,但是却也是规避会计寻租的首要步骤。政府亟需减少对上市公司经营活动及会计活动的干预,真正的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将上市公司的经营重心引导到创新、生产与发展上来,才能让上市公司脱离会计寻租。

(二)完善治理结构如上所述,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中产生寻租行为有外部因素,同时也有内部因素。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是从内部进行约束,规避会计寻租行为的有效途径。首先,应该改变现有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当前,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国有企业,改善股权结构就意味着国家要减持这些上市国有企业的股权,让位于更有能力更有主见的大股东,构建以法人股为主的多元股权结构。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快国有股的减持与转让步伐,让国有股的受让对象转变为完全的企业法人和非国有人,为构建完善独立的内部结构打下基础。实现董事会成员与经理的分任制,这样就会对董事会成员与管理人员都产生约束力,避免股权与控制权的过于集中。创建科学有效的经营者评价体系,让公司的经营者受到鼓励,使绩效评价结果成为促进他们努力工作的重要动力。将绩效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有机的结合,对公司经营都进行长期激励,促进上市公司高速、平稳发展。只有公司稳定、快速发展,股权与经营权分离,才会消除进行会计寻租的动机。

(三)健全市场监管健全市场监管首先要强化信息披露制度。要求上市公司要将财务数据、交易内容以及收购兼并等财务活动以详细的数据信息形式披露出来。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市场行为,尤其是对于上市公司的收购、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等活动进行事前预防、事后审查监督相结合的方式,维护市场的公平与公正,健全市场机制。加强市场的信用建设,重点是加强会计中介机构的管理,对于那些与上市公司联手提供虚假信息、徇私舞弊的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进行严厉处罚,取消违规人员的从业资格。进一步扩大监管机构的执法权力,使其在监管上市公司行为活动拥有自主权与执行权,可以保证监管部门果断、及时的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督与管理,有效的遏制上市公司寻租行为的产生。

(四)完善监管机制完善监管机制要从会计监管模式的改革入手。在我国,财政部与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的监管起主导性作用。为了完善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弥补政府监管在专业性上的不足,还应该引导行业协会监管和民间职业性会计团体监管。在我国的监管体制中,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等监管机构之间在监管过程中存在职能重叠,多头监管的现象,效率低、效果差。因此,进行监管机制改革要充分体现效率优先原则,对各个监管部门的职责也应该进行明确划分,多类监管主体应该积极配合,发挥监管作用,震慑会计寻租行为。还应该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制度建设,规范会计行为。通过制度创新、会计准则创新、会计制度完善等多个途径,将会计寻租的空间与机率降到最低,从而避免会计准则与会计方法成为寻租工具,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性。

五、结论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的影响范围与影响程度日益扩大。会计寻租作为上市公司的不良会计行为深刻影响了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真实、公允表达,进而影响了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决策行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和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虽然会计寻租行为在强压下的监管与审查下变得越来越隐蔽,会计寻租行为的辨别与确定难度不断加大,但是这并不应该成为可以放任会计寻租行为的理由。政府、监管部门以及上市公司都应该深刻认识到会计寻租给国家、社会以及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的寻找科学可行的解决对策,从而有效规避会计寻租行为的产生。我们期待通过优化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及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执行新准则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同时为经济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杨景海:《企业会计寻租及对策研究》,《财会通讯》2009年第12期。

[2]阮梓坪、郭新宏:《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增发会计寻租租金影响因素分析》,《财会月刊》2009年第21期。

[3]朱继民:《会计寻租在上市公司中的行为表现及对策》,《商业时代》2006年第16期。

(编辑 刘姗)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利益监管
数字监管 既能“看病”也能“开方”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会计教育的思考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配偶短线交易利益返还责任的解释论展开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研究
I Love You, Dear China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利益与西瓜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