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孩忙年

2017-02-22张玮

大学生 2017年2期
关键词:灶王爷神灵母亲

张玮

我生于山西北部的一个小城市原平的农村,

小时候生活并不富裕,我们都住在农村。

母亲是位中学教师,每年寒假基本是在腊月下旬开始,

寒假对于我和弟弟来说,就是“忙年”。

父亲早逝,为了让我们的幼小心灵不受亲情缺失的伤害,

母亲总是一样不少地进行着与别人家年节一样的各种准备工作。

劳动“确幸”

寒假伊始,我要忙年,娘儿仨开始了忙碌劳累却又充满快乐和希冀的各种营生。每到晚上,我们常常累得顾不上洗漱,灰头土脸就进入了梦乡。

家里家外都要焕然一新。首先是拆洗被子、被套、枕头、枕巾、窗帘等一切外挂内用的纺织品。作为女孩子,这样的大洗任务一般是我的。可想而知,在没有洗衣机的年代,小小的我是怎样完胜一大堆污垢的!女主内,男主外。母亲是总指挥,屋内的活计我帮助母亲完成,院里的营生便自然落到了弟弟头上。然而,我和弟弟,并没有牢骚,反而是快乐地忙前忙后。

腊月二十三,是我们扫家的日子,意涵为“除尘”,除却一年的积尘。家里所有的家具都要搬到院子里擦洗一遍。然后就是室内墙壁和顶棚的粉刷。有时候因为请不到粉刷师傅忙,作为长女的我便主动担当此大任。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穿着肥大的旧衣服用一种原平当地特制的“刷子”从上到下一遍一遍将白色的涂料浆水刷抹到顶棚和墙面。而后,再把所有的家具搬进屋子,摆放整齐。

到了晚上,要吃母亲事先买好的类似麻糖的吃食,当地叫做“稀板”或是“稀蛋”,这也是我们那个地方的习俗,后来我觉得应该就是北京人所说的粘糖。关于这个,还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二十三,吃稀板,吃不上稀板啃脚板。那时并没有冰箱,但腊月的气温对于北方来说就是天然冰箱,冻完的稀板吃起来脆脆的、嘎嘣嘎嘣的。劳作一天的我们一边幸福地吃着这一年一度的美食,一边欣赏着家里洁净如新的一切,疲劳一扫而光,眼里无尘,心里无尘,只有对临近的春节浓浓的盼望。

之后这样节奏的日子又重复六七天,只是劳动的内容有所不同。贴窗花、写对联、生豆芽、蒸花馍、做豆腐、炖各种肉类等等。直到年三十对联贴好,院子清扫干净,旺火(生旺火是中国北方地区一种历史悠久的习俗,除夕家家户户门前用大块煤炭垒成塔状,称之为旺火)垒好,年夜饺子包好,一切才得以停当。

除夕的晚上,母亲总是最后一个忙碌完。她把我们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包括手绢、袜子在内的新衣服放在我们各自的枕头边上。再把第二天要吃的食材一样一样地准备好,往往等她睡觉时,已是第二天的凌晨,也就是大年初一了。没睡几个小时,她就又早早地起床,把头天晚上睡前放在灶王爷前的蜜水分给我和弟弟喝上几口,意为一年都要甜甜蜜蜜。而后便拉着弟弟,去院子里发旺火,放鞭炮。隔着玻璃听着炮声,看着各色花炮图案和熊熊燃起的旺火。这时候,远的近的,村子里到处都是鞭炮的声音。

此时,太阳仍旧沉沉地睡着。我们的欢乐已悄然在黑暗中汇聚和升腾,不需要光芒的照耀,每个人从头到脚闪着的全是快乐的光芒。按照母亲的吩咐,天亮之前不能用扫帚,不能开抽屉,生怕惊扰各方神灵。我们都小心翼翼,各自干着妈妈分配的任务,嘴里竭尽所能地说一些吉利的话语儿。

从初一早晨开始,我们突然就变得游手好闲了起来,像一个个公子哥、小姐一样,穿着崭新的衣服,口袋里装着各色糖果,游走在大街小巷,没有家务,也没有作业,更没有父母的责备,有的就是处处的祝福、笑脸和迎来送往。

早饭后,拜年的人群便络绎不绝。我和弟弟开始帮着母亲迎来送往,端茶倒水。听各类人群寒暄,讲述各自的故事。因为母亲是老师,家里来的她的学生非常多,所以故事的内容也很丰富。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贪婪的小影迷一样,看着各色不花钱的电影,心里别提有多美啦!

除了在家里感受人来人往,我和弟弟也会去我们的长辈和老师家拜年,接受长辈们的问询和喝采,自然是长高了长大了,或是上学期考了多少名等等。回家时衣兜里满是五颜六色的百家糖果。这样的年,这样的春节,在十几岁的孩子眼里,可不就是一种美食、华服的狂欢么?

而这种狂欢的前提是:全家共同参与劳动的模式下的“大确幸”。虽然做家务的时候常有,但像这样为了年而忙碌的有计划、大规模的家务,每年却只有这一次。或许也只有这一次,每个人都是毫无怨言、充满欣喜地去努力。这或许便是春节独特的魅力吧!

即便是多年以后,我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家,但每当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回到家乡过春节的时候,我的心头还是会隐隐的失落。尽管我也努力像母亲一样,清掃除尘,张贴对联、福字,但已然没了儿时那种浓浓的年味。当我们从超市将大量的成品食物搬回家,悠闲地坐在电视机前,拿着手机,抢着红包,静等新年钟声敲响,心中却早已没有当年过“年”的那种味道,时光它仅仅只是个时光,而已。我伤心地想:“年”味竟然就这样丢了!

述职仪式

春节不仅是除旧迎新忙碌,也是一个继往开来的述职仪式,人述职,神也述职。

年近三十,神灵也在过年。年前,家家户户都要把各路神灵、祖先牌位恭恭敬敬地请出来,小心供上。屋里的锅灶上摆着灶王爷,贴着腊月里早早就从货郎那儿买好的灶王爷的画像,画像周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字样,除夕时还要在灶王爷旁边放上事先蒸好的“枣山”(一种像金字塔一样的面塑,上面整齐排列着大枣,二月二的时候吃掉)。另外一间比较清净的屋里摆放着写有“天下财源主,人间福禄神”的“财神爷”神位。在院子的窗台上放着“天地爷”,上面写着“天恩深似海,地徳重如山”。院门口就是土地爷了,“土地门前坐,保佑一家人”。祖先的排位一般也要提前写好,摆在我们吃饭屋里最显眼的桌子上。上面写着“祭显考、祭显妣”等等故去亲人的字样。因为我会写一点毛笔字,母亲为了鼓励我,每年这些小对联,便成为我洋洋得意显摆幼稚书法的战场。

一切准备停当,除夕晚上就是安神的时刻了。这时候,要把各位神灵放在它们的固定位置上,前面放个灯盏点上,然后放鞭炮,意思是邀请各路神仙光临。等到吃饭的时候,各位神仙和祖先牌位面前都要上好香,每样饭菜做好都要先到它们面前供上一供,大家才可以动筷子。如果有一次不小心给忘记了,心里便充满了歉疚和不安,一定马上放下筷子去供奉一番。年夜饭饺子就自然更是不在话下了。

初二是接财神的日子。当地的老百姓叫做“引钱龙”,通常会起个大早,水桶里放一枚硬币,从外面打满活水,连同硬币一同倒入屋里的水瓮,一放就是一年,寓意这一年从外面汇聚的财源不断。这一天的早晨一般吃的是“钱串穿元宝”,就是细面条里面煮一些饺子,也是寓意银钱不断。

到了初五,也就是所谓的破五。早晨通常都要放上几个大鞭炮,隆重供奉各位神灵一番。这些关于神灵供奉的仪式就基本结束了。人们也开始大包小包走亲访友,吃了东家进西家,远的近的亲情借着这一节日被深度勾连。

然后就是初十,老鼠娶亲的日子。到了晚上,每个屋子的犄角旮旯都要放个小灯盏,为娶亲的老鼠张灯结彩。之后再把屋里所有被发现的老鼠洞穴用石头碎渣等塞上,寓意老鼠再不要来叨扰和糟蹋粮食。我们的老百姓,替鼠点灯,守护粮食,真是既善良又纯朴呀。

正月十五元宵节就不用说了,自是春节期间又一大盛事。过了十五之后,一直到“二月二,龙抬头”,正月过去,春节就算是过完了。人们又要准备开始一年的辛苦劳作了。

如果从职业的角度考虑,春节就是农民们的年终总结。就像我们每年都要进行年终述职一样,春节,就是农民对一年劳作的圆满述职。农民们将一年的收成盘点成现金,为自己的辛苦画上句号。在外漂泊打工的人群回到家,将一年辛苦积攒的工钱交到家人的手中,却又极尽大方的置办各色年货,几乎忙碌一整个腊月,然后齐崭崭地在大年初一那一天始,过上了有钱有闲、有吃有喝、有礼有节、走亲串友的好日子。

责任编辑:方丹敏

春节不仅是除旧迎新忙碌,也是一个继往开来的述职仪式,人述职,神也述职

China Campus

他们互相交流互相观察,甚至悄悄地互相比对,对自己过去一年的辛劳进行隐形地却是大范围地述职,并暗暗思忖下一年的方向。

谁家又添了新的电器,谁家儿子又出息了,谁家媳妇孝顺或是不孝顺,他们难得地穿着体面的新衣服,冠冕堂皇地对自己的乡人们进行着了解,互相客套和祝福着。

猜你喜欢

灶王爷神灵母亲
“神灵沟通”的秘语——科尔沁蒙古博神歌艺术
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神灵也是要喝酒的
灶王爷的“脸谱”
敬灶王爷的传说
神灵迷宫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