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

2017-02-21黄琼玉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化学科学

黄琼玉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对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机制、教育活动以巨大的冲击力.同时,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已提上日程.如何在教学中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教师要学习、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载体在人自身,人文精神的获得必须经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整和而变成主体的意识、思想、情感等生命体验与善行.

长期以来,中学教学以知识、技能为重点,张扬科技理性,追求标准化的答案与思维模式,漠视人的感情,缺乏人性化教育,抑制了学生的愿望、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发展和需求,过分强调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训练,扭曲了学生的人格发展,使学生成为解题的工具,出现了“高分低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情况.在我们身边,常听到有的学生虽然成绩优秀,但不会处理人际关系,身心脆弱,受到挫折一蹶不振,甚至轻生……不得不让我们感觉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明显处于失衡状态,人文精神的缺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复兴失落的人文”、“成材必先成人”的思想已深入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里.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针对原有的课程体系的弊端,毅然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措施

在研读新课程、新教材时,教师要意识到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化学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理念指出,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的高中化学目标体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含有强烈的人文指向.所以,化学新课标强调了化学教学对人文精神培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学生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但对身边基本的与化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社会和自然问题的知识却知之甚少,更不用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学化学教育要培养的并非是化学家,而是对化学学科有所了解和体悟的人,他不仅从化学中学到学科知识和方法,也学会思考,学会怀疑,学会关怀.培养这种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个体,才是现代中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怎样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怎样去“点染”人文色彩,是化学教师必须探索实践的课题.

1.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要尽快地转变教学理念,实现角色转换,改变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在教学设计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确定教学目标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参与目標设计.化学新教材中研究性课题的组织与实施,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师生关系重新定位,学生是课题研究的主体.从资料的收集,研究方法的确定,到研究过程的实施、研究成果的展示,以及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都离不开学生的主体精神.这样的课堂是活跃的、激情的,更是人性化的,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健全了人格,培养了细心严谨的求学态度和团结互助的品质,从而使人性在这里得到发扬.

2.以实验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作风和追求真理的实践精神.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的方法本身就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实践—认识—实践.一个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包括明确目的原理、选择仪器药品、设计装置步骤、记录现象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这样完整的一种科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人文事业:其一,在做实验时,要学生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意识,尊重实验事实,不弄虚作假,臆造事实,当实验现象与自己所学理论不相吻合时,更要认真分析,寻找原因,大胆质疑,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务实求真的精神.例如,在教学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甲酸含有醛基,学生猜想应该能发生银镜反应,但是实验时发现与银氨溶液在碱性条件下水浴加热并没有出现预想的银镜,所以从思想方法上讲,即使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猜想,也必须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必须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其二,在做实验时,要提醒学生节约药品,正确使用仪器,养成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的美德,还要注意实验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不能忘记尾气处理或回收处理实验剩余物,及时做好仪器整理和清洁工作,重视教

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劳动态度,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其三,在做探究性实验时,既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独立思考,大胆实验,又要加强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提倡学生之间发扬团结友爱、相互合作的精神.

3.注重化学知识应用,结合科学伦理道德,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科学技术是浆,人文精神是舵”.化学知识的应用,最根本的是用来造福人类.如果这一有力的“浆”缺少了人文精神的“舵”的驾驭,将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知识再渊博,发明再伟大的科学家,如果缺乏人道主义精神,必将是社会的悲哀,甚至是社会的灾难.因此,用科学造福人类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培养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重视化学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注重化学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比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身边所处的实际环境,以化工厂尾气、建筑物的腐蚀、河水的五颜六色为实例,教育学生在应用化学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工业“三废”的治理,否则将带来严重的后果.教师也可以结合课堂教育,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讲述国内外一些滥用化学知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的例子.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也存在伦理,引导学生把化学科学的应用与道德伦理等因素结合起来思考问题,引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伦理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用科学造福人类的精神.

4.利用化学史实,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崇高品质.化学发展的每一步都和化学家息息相关,体现他们勤奋探索、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坚强意志和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崇高品质.在邓稼先、居里夫人、侯德榜、门捷列夫等科学家身上,体现了科学探索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完美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介绍科学家生平及其重大成就,培养学生的崇高品质.

5.挖掘化学中的美育素材,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真善美情操.化学教学内容中蕴藏无数的美,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美、揭示美.化学学科涉及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观和丰富的化学化工资源,可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化学教具模型、实验装置有序对称、简单多样、复杂奇妙,具有造型美;化学实验操作规范、利落、悦目、舒坦,具有化学实验的动作美;化学现象艳丽多彩,有丰富的内涵,能激发学生探索美的兴趣,促使学生热爱化学.比如,元素周期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质量守恒定律等无不体现化学内容的哲理美.这种内在美的独特魅力,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化学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科学拔牙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