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学类《有机化学》设计性鉴别实验的教学探索

2017-02-21林玉萍毛泽伟赵声兰虎春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探索

林玉萍++毛泽伟++赵声兰++虎春艳

【摘要】针对药學类的专业特点,以有机化合物的鉴别为切入点,从教学模式、组织模式、实验设计、实验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探讨在有机化学课程中开设有机化合物的设计性鉴别实验的必要性及实施方法。

【关键词】药学类;有机化学;设计性鉴别实验;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1-0116-03

Abstract:

Keywords:

有机化学作为药学类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门将基础理论与物质的性质、实验技术融为一体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性课程[1-2]。目前,大部分有机化学实验内容是验证性的,学生经常“照方抓药”,看一步做一步,实验效果差,学生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3]。为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4-5],在专业基础课中开设设计性鉴别实验,学生通过自我设计和自我实践,能更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学习能力。

鉴于药学类学生需进行药物的理化鉴别,故将有机化学实验中的性质实验内容整合为设计性鉴别实验,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独立进行方案设计和实验步骤的归纳总结,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了探索设计性鉴别实验的教学模式和实验开设的必要性,从实验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阐述。

1实验教学改革

性质实验在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中,是根据化合物的种类不同进行鉴别,分布比较松散、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比较简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药学专业所涉及的药物常具有不同的官能团或不同成分,设计性实验可以使学生能根据化合物的官能团或成分特性进行鉴别,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创新性。同时可为后续课程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原有实验存在的缺点,从实验性质、教学模式、组织模式和考核评价方面进行改革,改革内容对比见表1。

2实验教学组织实施

有机化学实验包含性质实验、合成实验、提取分离实验等,主要以验证实验为主,学生课前预习不到位、教师讲解不注意听讲、实验中照着教材操作,缺乏思考问题和将实验内容内化的过程,实验后收获不大。针对这些问题,教研组开设设计性鉴别实验,旨在将注入式、验证式的实验教学转化为启发式、探索性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实验得到正确的结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1实验设计教师根据长期的教学经验,与药物的理化鉴别实验相结合,设计出4组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分别为I组苄氯、苯酚、乙醇、叔丁醇、乙酸;II组果糖、葡萄糖、蔗糖、淀粉;III组甲醛、丙酮、苯甲醛、乙酸乙酯;IV组乙醇、苯酚、甲醛、丙酮。要求学生通过资料的查阅和结合理论知识,设计出鉴别方案和实验步骤,及所需的实验试剂和仪器。

2.2实验方案的制定和修改实验设计方案拟好后,交于教师进行批阅。教师根据实验室条件和试剂情况,对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示,学生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提交实验方案。对学生进行分组,以8个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各自的实验方案,讨论准备一份汇报内容,并选取学生代表对实验方案进行阐述,教师和同学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和相互讨论;同时,教师对每组同学的PPT制作、实验方案、汇报方法等进行指点,为以后的汇报打下基础。同学间通过汇报、提问等形式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以同伴教学的模式增加学生间的交流互助。

2.3实验实施学生进入实验室后,独立完成鉴别实验。教师作为指导者,注意规范学生的操作,对一些易范的错误操作和现象易出现混淆的内容进行强调。学生完成鉴别实验后,先由教师检查每组未知物的鉴别结果是否正确;不正确的,通过小组讨论并进一步检查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重新进行实验,直至结果完全正确。

2.4实验结果评价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根据实验类型的不同,分为合成实验报告和性质实验报告。本实验属于设计性鉴别实验,在性质实验报告的基础上,加入实验设计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结论。规范学生的实验报告书写,为后期实习论文的规范撰写打下基础。教师根据实验方案的制定、实验的实施、实验报告的撰写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实验成绩。

3结果

3.1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结束后,在课程QQ群中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100个同学进行调查,结果见表2。

由表3可知,100%的学生喜欢设计性鉴别实验,自己设计鉴别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还可以帮助学生把不同的知识点相互联系起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设计性鉴别实验,学生对实验现象印象更深刻,有助于提高鉴别类题型的解决能力。结果显示,开设有机化合物设计性鉴别实验受到全部同学的欢迎,教学效果值得肯定。极个别学生认为能力提升不够明显,需要教师加强引导,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3.2试卷鉴别题分析结果实验结束后,根据试卷中的鉴别类题型得分率进行比较。有机化学综合性鉴别实验在2012级本科教学开设,因此抽取2012级7个不同专业的本科班级为实验班,抽取2011级7个不同专业的本科班级为对照班。试卷中鉴别题型得分率的数据分析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在期末考试中,2011级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得分率为74.18%,2012级相同专业得分率85.09%,同比上升10.91%;2011级制药工程专业得分率66.92%,2012级相同专业得分率79.67%,同比上升12.75%;2011级药物制剂专业得分率81.06%,2012级相同专业得分率86.79%,同比上升5.73%;2011级中药学专业得分率76.06%,2012级相同专业得分率81.67%,同比上升5.61%。其中制药工程专业增值最大,药物制剂专业增值最小,与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一定的关系,但总的看来通过设计性鉴别实验学生解决鉴别题的能力是明显提高的,进一步肯定教学效果。

4讨论

有机化合物的设计性鉴别实验与传统的性质实验不同,实验设计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通过实验中对现象的直观观察,不仅可以增加印象,还能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不同的方法和步骤鉴别相同的化合物,不墨守成规、善于变通。在实验中教师首先应注意布置实验内容时做好引导工作,激发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查阅资料完成实验设计方案;其次,及时进行实验方案修改和汇报,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和绿色实验理念,学生设计实验中出现的有毒有害试剂,建议改用相对安全的试剂。[JP2]最后,在整个设计实验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个过程,严格把关,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努力构建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于秀兰,杨桂秋,任保轶,等.有机化学综合性设计实验的教学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09,4:55-57.

[2]王强,丁宇翔,徐芳辉,等.药学综合性实验对大专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55-57.

[3]李晓坤.药学综合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亚太传统医药,2013,9(3):206-207.

[4]胡席忠,邢泽炳,张秀全.实践教学中综合性实验设计探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55-57.

[5]蒲文丹,赵华文,赵先英.医学化学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以乙酸乙酯的制备为例[J].化学教育,2015, 20:57-59.

(编辑:程鹏飞)

猜你喜欢

有机化学教学探索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步探索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高职国际交流与合作背景下的剑桥商务英语教学探索
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