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为突发事件传播增添变数

2017-02-20邓凯文

人民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信息传播突发事件新媒体

邓凯文

【摘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有来源广泛、溯源难,传播快、监管难,流言多、澄清难等特征,突发事件的类型、信息传播的方式、参与人员的行为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对此,政府应提高对信息的监管力度,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同时也要注重对“意见领袖”的培养,使其发挥正面引导作用。

【关键词】突发事件 新媒体 信息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信息传播的新特点给信息监控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当前,突发事件在新媒体中的信息传播呈现新特点:信息来源泛化、传播源不易掌控;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监控难;信息传播容易产生谣言,澄清难。这些新特点给当前的信息监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信息来源泛化,传播源不易掌控。近年来,新媒体的应用不断扩大,个人手机拥有率、网络覆盖率达到新高。此外,由于新媒体的便捷性、互动性,每个人既可以是接受者,又可以是传播者,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正如传播学者马克·利维所言:“一旦进入网络空间,个人和组织便能够凭借电脑化的大规模信息交流系统建立多向的相互联系。同一个人或组织既可以是新闻和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成为新闻和信息的传送者。”可见,每个人都有传播的权力,每个人都有议题设置的能力。

随着新媒体对传统传播者和接受者固有身份的突破,个体传播者的能力和议题设置能力变强,传播者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方式进行传播,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接受者的信任。再者,非线性的传播使得信息源头泛化。接受者接受到信息后,可以快速对信息进行再加工和再传播。由于初始的传播源难于控制,且社会成员的个性、文化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异。有些人对社会话题有一定的敏感度,易于接受新事物;而有些人的信息辨别意识不强,辨别能力较弱,又热衷于发布信息和传播信息。所以,突发事件发生时,往往信息来源多、信息量大,信息源的多元性和信息的分散化给信息监控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监控难。新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性强,由于发布信息的途径简单、易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社会成员发布信息的热情。随着网络覆盖率的提高,社会成员习惯于随时进行在线交流,网络信息量与日俱增。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容易使信息迅速扩散,使突发事件成为舆论事件。不仅如此,新媒体具有的即时性可以让信息即发即见,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把信息传播所需的时间和空间压缩到了最小。因此,与传统媒体相比,我们对新媒体信息的监管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信息传播容易产生谣言,澄清难。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权威的解释,就容易产生流言,引发负面公共舆论。新媒体能够使流言以“滚雪球”的方式得到快速传播,甚至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突发事件故意制造流言,以此来达到一定的目的,造成社会恐慌。突发事件发生后,新媒体迅速成为信息的聚散地和实际的指挥地,网上动员、网下行动,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突发事件的一个显著特点。

了解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模式,正确把握信息传播的特点

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模式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信息的传播路径、传播方式、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信息的互动等情况。通过研究信息传播模式,我们可以了解突发性事件中信息产生的方式、发展和变化的特点,理解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还能清楚地看到信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传播的流程,对信息传播产生何种影响。对突发事件传播的模式,目前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以美国数学家、信息论创始人香农为代表的单向直线模式、以美国社会学家德弗勒为代表的双向反馈模式和以美国的传播学家罗杰斯和金凯德为代表的辐合模式。在新媒体的背景中,罗杰斯、金凯德的辐合模式更能说明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过程。

罗杰斯、金凯德的辐合模式主要着眼于组织和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互动过程,以及在互动中双方信息如何达到相互理解。他们认为,“传播过程是一个互动的循环过程,借此过程,参与双方共同承载和分享信息,赋予信息以意义,以便达成理解和共识”。在辐合模式中,相互理解是最终的目标。相互理解的方式是对话和合作,而不是权威或武力压制。组织和利益相关者共同的兴趣和利益是对话实现的基础。辐合传播模式还非常强调“噪音”的影响,即影响互相理解的因素,包括流言、信息不对称等。

新媒体运用的普及,使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模式产生了新的变化。首先,突发事件信息传播者泛化,难以达成信息的一致。在新媒体运用普及化的情况下,信息传播不单是与突发事件利益相关的组织和个人,还包括与利益不相关的其他人。很多利益不相关者也会参与到事件的讨论、传播中来。传播主体突破了空间的界线,具有不确定性,信息传播主体泛化。突发事件发生后,传播信息的可能是事件的亲历者,也可能是与此事没有直接关系的他者,信息来源变得多样化。所以,区别于罗杰斯、金凯德的辐合传播模式,信息的互相理解、达成统一并不单是指与事件相关的组织和利益者的互相理解,还包括利益不相关者对事件的理解,这一理解过程更为复杂和困难。

其次,突发事件中信息膨胀,理解关系错综复杂。因为传播者泛化,信息总量变大,这给社会成员了解事件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參考。但大量的信息也给接受者提出了挑战,信息真假难辨,这也让信息的可信度受到影响。

再次,流言的强化,容易造成人们对信息的错误理解。新媒体的便利性使得流言的传播速度快、产生作用大、消除影响难。在突发事件中,受到舆论导向的影响,社会成员可能会盲目相信一些并不真实的信息,使得流言影响力增强。

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新特点

网络监管等相关部门要利用大数据,提高对信息的监管力度。由于突发事件本身具有突发性、群体性、重大性等特点,我们对突发事件的信息要给予重视。网络安全等部门要把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作为部门的重要工作,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如果突发事件发生,网络安全等部门还要跟进信息的发展、迅速研判事件的态势,并及时汇报给上级部门。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大数据等方式,对突发事件进行防控。

宣传等相关部门要及时澄清流言,发布权威、真实的信息。在新常态下,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一个新特点就是流言快而多,因此对流言的控制成为了解决突发事件的关键点。所以,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宣传部门要迅速行动,把握事件的真实信息,及时发布权威信息,阻断流言的负面影响。只有如此,社会成员才能在海量的信息中得到可靠的指导,不致于在信息流中迷失方向。

此外,我们还要重视和发挥“意见领袖”在突发事件传播中的信息监测、引导和预警作用。在突发事件发生前,“意见领袖”是信息的监测人。他们可以从自身和群体出发,来观察思想状态的变化。“意见领袖”还是信息的引导人,在网络世界中,“意见领袖”有一定的权威性,他们在信息传播中起着中介和过滤的作用,可以传递正确、可靠的信息。同时,“意见领袖”还能协助相关部门做好网络环境的预警工作。在新常态信息传播中,我们要重视对“意见领袖”的培养,加强“意见领袖”的信息涵养。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注:本文系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6JDSZ3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美]马克·利维:《新闻与传播:走向网络空间的时代》,《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1期。

②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③赵志立:《危机传播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责编/王妍卓 美编/于珊

猜你喜欢

信息传播突发事件新媒体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及应对策略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收益共享—回购联合契约下应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协调策略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