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确把握“共同价值”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2017-02-18董亚平

学理论·下 2017年1期
关键词:科学内涵重要意义

董亚平

摘 要: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共同价值”的本质内涵、与普世价值的本质区别等基本问题,阐述了“共同价值”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集中体现了党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深化与拓展。

关键词:共同价值;科学内涵;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009-02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在讲话中阐发了“共同价值”重要思想,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的新论断。但共同价值的本质内涵是什么、共同价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关系是什么、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等相关理论问题,成为学术界当前研究的热点,科学阐述“共同价值”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共同价值”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不是凭空脱离于社会历史事实而孤立产生的,它不仅仅是一种共产主义运动、一种理论形态、一种社会制度,也是源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价值”伦理理想的价值追求。过去许多人常常把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些概念当作资本主义独特的历史产物,认为是资本主义社会独特的价值观,甚至加以批判和斗争,其实这在理论上完全是一种错误,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尽管各个国家、民族、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利益追求,也存在全人类共同的利益要求,共同的利益追求反映到价值认识和价值评价上,就形成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凡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价值”理想,真正是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和“共同价值”,都可以而且也应该被吸收、容纳到科学社会主义之中。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平等、法治、人权、科学、效率、全球治理等反映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和“共同价值”,这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价值追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吸纳、借鉴,并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来发展和提升这些共同的文明成果。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站在全人类价值共识的制高点上,明确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首先,当今世界格局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实现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诉求,也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我们将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其次,在批判旧社会、建立新世界中,马克思主义同样高度重视和追求公平与正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最后,民主、自由是人类共同的普遍追求。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把带领人民实现民主、自由、平等写到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而不懈奋斗。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做主,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这就是最大的政治自由。同时,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文化体制的不断改革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人民的自由。共产主义社会将成为那样一个社会,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53。

深刻地理解“共同价值”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有助于准确把握提出“共同价值”的重要意义。相对西方某些国家主张和宣扬的“普世价值”,中国提出带有中國文化色彩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十分必要、十分重要的。“共同价值”的提出,是中国追求在国际上获得主动发言权和话语权的具体体现,可以化解西方某些国家利用所谓的“普世价值”对中国在价值观上的诘难和攻击,澄清国内外在价值观问题上对中国的误解和非议,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价值观建设的理解和尊重。

二、“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的根本区别

自近代至今,“普世价值”经历了从宗教到神学再到政治学的历史发展演变历程,从近代基督教倡导的普世主义到20世纪中叶神学家倡导的全球伦理,再到20世纪90年代的“普遍伦理”,直至当前特指西方强势话语、西方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的“普世价值”。“普世价值”这一概念在国内开始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但真正成为理论上研究和交锋的焦点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之后“普世价值”又总是借助各种场合特别是中央重大决策之际不时沉渣泛起,企图混淆视听,制造思想混乱。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提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重要思想后,有人更加迫不及待地提出,“共同价值”本质就是“普世价值”,只是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表达法而已。不管“普世价值”如何改头换面,对“普世价值”的欺骗性、虚伪性、蒙蔽性,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决不可掉以轻心。必须结合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深刻认清“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的本质区别,扫除“普世价值”的思想障碍。

首先,二者产生的根源不同。“共同价值”源于全人类的共同需求。在新的国际格局和国际形势下,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日益成为当今时代各国人民在解决内部发展问题和国际交往中形成的基本共识,也反映了世界人民和国际社会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共同愿望,也是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的客观需要,是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观认同的“最大公约数”。而所谓的“普世价值”则是指超越一切时空而被普天下所有的人共同接受并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始终,即普遍绝对适用、绝对永恒存在的价值,实际上,这种脱离社会历史发展而孤立静止的“普世性”的价值带有浓厚的西方政治色彩,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观,这种所谓的“普世价值”,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其次,二者的特性根本不同。“共同价值”从不追求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国家和民族的价值理念,只是寻求适用于特定时空领域下各个国家和民族具体的价值关系中的共同价值追求。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全人类的共同价值随着全人类共同利益需求的条件、范围、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是历史的、相对的、发展的全人类的共同需求。而所谓的“普世价值”则被赋予“终极真理”意义,是适用于一切人、一切时代的绝对的、静止的、普适的、必然的、超阶级的利益诉求。最后,二者的目的根本不同。“共同价值”主张各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关注全人类共同利益需要的满足,实现自身利益和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协调发展。而所谓的“普世价值”则在宣扬价值普适性的基础上,试图把各国的发展道路都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建立所谓的西方式的民主政体。

三、“共同价值”的重要意义

“共同价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首先,有助于澄清理论上的误解。仅仅从词义上看,“普世价值”和“全人类共同价值”似乎是一回事,但实际上“普世价值”的目的是,通过“普世价值”这一极其容易混淆的概念演变他国的社会发展道路和政治制度。对此,我们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并坚决反对。为此,国内外在理论上对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产生了一些误解,似乎拒绝“普世价值”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拒绝现代政治文明理念。而包含了自由、平等、民主、人权、法治等各种属于当代政治文明的“共同价值”的提出,避免了价值观上表述的不必要的含糊和矛盾,澄清了国内外舆论界对中国政治文明理念上的误解。“共同价值”理念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也不可能站在人类现代政治文明之外,相反,中国共产党人不仅不拒绝民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人权等政治理念,而且,一再强调民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人权等政治理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话语权。自“五四运动”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努力用西方的知识体系认识和解决中国的各种社会问题,这种根深蒂固的心理即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语境下,某种程度上也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对中国古老的历史文明和当代的社会实践仍然习惯于用西方的话语系统和知识体系来解释。现在,我们日益清醒地认识到,在意识形态领域没有自己的话语系统,掌握不了话语权,即使GDP高速增长,也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因此,必须改变这种被动状态,将“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相结合,创新具有民族特色的知识体系和建立自己的话语系统。“共同价值”理念就是用中国文化语言建立自己的价值观话语系统、建构中国特色的价值观表达方式的重要体现。

最后,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更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制度价值,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在制度与价值方面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价值目标与价值手段的统一。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历史进程中,更高水平的政治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实现“共同价值”的奋斗目标,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將极大增强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聚力量,也必将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显著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钟国兴.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旗帜[N].北京日报,2016-01-05(21).

[3]汪亭友.“共同价值”不是西方所谓“普世价值”[J].红旗文稿,2016(4).

[4]项久雨.二者存在本质区别 莫把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混为一谈[J].理论导报,2016(4).

猜你喜欢

科学内涵重要意义
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生成依据及当代价值
关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养
基于国际视野中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探析
雨花英烈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文化传承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