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领跑语文课堂

2017-02-17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19期
关键词:小喇叭石榴词语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 沈 颖

深度学习,领跑语文课堂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 沈 颖

深度学习是我校发现教育的五大元素之一,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批判学习,并能够将知识主动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落到实际运用中去。深度学习课堂中,教师要作为引导者,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引发学生进行独立深度的思考,让学生对文本的内容钻研得更深入透彻。下面我就以《石榴》这一课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深度学习替代教师传统的传授的。

一、写作结构渗透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本无非是个例子。”这揭示了语文教材的性质,阐明了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在《石榴》一课的教学中,我以本文为例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课文的写作顺序。课堂伊始,学生通过回顾课文,概括出石榴的生长过程: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我对此进行总结:这是石榴的生长顺序,同时也是作者的写作顺序。紧接着抛出问题给学生探究学习:仔细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哪些地方也体现了作者的写作顺序?学生在对文本有了整体感悟后,将已经理解的生长顺序融入新的学习中。很快,他们便从“春天”、“夏天”两个词语中找到了时间顺序。在三年级的写作教学中,我们已经学过“首先”、“接着”等表示顺序的连接词,因此,学生也不难发现课文第三自然段中“先是”、“逐渐”、“最后”这三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最难的也就是这几个表示石榴外皮颜色词语中隐藏的顺序了。学生的深度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因此在学生毫无头绪的时候,我先请他们关注到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上来,请他们对应图片认识这些颜色,给他们一些感官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请他们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颜色填空,我又用换一换的方法,将句子改为“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黄中带红,青中带黄,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学生很快发现我将“青中带黄”和“黄中带红”的顺序对换了,纷纷指出了我的错误,这说明学生通过批判式的纠错练习,已经能够发现石榴的外皮颜色变化是有潜在的顺序的。

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学生学习的材料。语文教材的主旨在于强调发挥教材的举一反三作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课堂上以例子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将写作结构渗透在课堂里,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

二、批判感悟练习

阅读教学尤其独特的价值在于感悟。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重视语文的感染作用。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深度理解感悟文本,有所思考。

语文课堂上,如果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写作结构是远远不够的,对文字的体悟和学习也是课堂的重点所在,因此,在学生了解了作者的写作顺序后,我出示了一篇自己简化的《石榴》,写作顺序和作者一致,我问学生:“你觉得老师和作者谁写得好?”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作者写得更加好,于是我给了他们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去找“证据”来说服我。学生便从全文找比喻句和拟人句,表示这样写更加生动形象。但这样的感悟还是只停留在表面,因此,我引导他们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通过一些词语感受到的,比如“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他们首先会说这里把石榴花比作了小喇叭,通过图片使得他们感受到两者的相似,体会作者抓住了石榴花的外形特征。进一步读读这句话,很多小朋友发现了小喇叭的动作“鼓”,通过做动作感受小喇叭的使劲和愉快。一些学生还会找到“一个个”、“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一朵朵”、“挂满”说明石榴花多。有读有悟有感才是读书,将石榴花多和“鼓着劲儿在吹呢”结合,感受夏天石榴园的热闹,然后我继续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让他们当这一个个的“小喇叭”,想想它们在枝头吹奏什么,这样就能使他们的情感更加投入,这也是深度学习要关注到的学生情感的投入深度。

语文阅读课堂应注重学生对文字的感知、感悟,在学生主动感知文本内容的前提下,深度理解文本的内容,同时情感深度投入,深度感受文字的美。

三、理解迁移训练

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深度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教育系统中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接受及掌握经验,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与品德,而迁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检验教学是否达到目标的可靠标志,因此,课堂上,我加入了理解迁移训练。

在课文开始,作者介绍枣庄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对三年级学生来说,理解积累词语很重要,因此我设置了任务:结合字典的解释理解“驰”字在课文中的意思,学生通过理解“驰”字,进一步用自己的话解释“驰名中外”的意思,并能够用之前积累的“举世闻名”、“闻名中外”等词进行替换,可见他们真正理解了词义。

课文最后一段有两个ABB形式的词语:“酸溜溜”、“甜津津”,这两个词语的形式学生一眼就能发现,我又让他们对这两个词语在形容什么进行概括。低学段的时候,我们已经接触过很多这种类型的词语,在此一起进行回顾总结,学生说了很多,如“白生生”、“黄澄澄”、“红彤彤”,总结出这些词语表示颜色。“乐呵呵”、“笑哈哈”,表示心情等等。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我进行小结:ABB形式的词语有很多,不仅可以表示颜色,表示大小,甚至可以表示人们的心情。“那么,你可以学着作者来说说两个表示味道的ABB形式的词语,味道可以是尝到的,也可以是闻到的。”这时候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可以说出“甜滋滋”、“甜蜜蜜”、“香喷喷”等这样的词语来。学习中问题要设置得有梯度,学生才能学得有兴趣。若我一开始就让学生说表示味道的词语,相信会难倒一大片,很多学生就放弃了思考。

本课的迁移训练我更集中体现于对课文最后一段的仿写。先由学生自己发现作者的写作内容:吃石榴前的动作、看到的、尝到的。再对相关词语进行品读后,我拿出准备好的两个橘子,由学生观察,当堂说话。首先脱离文本,观察橘子外形,说出吃的动作“剥皮”,再拿出剥好皮的橘子观察。指导学生学习作者先写看到的:月牙状、橘黄相间、晶莹透亮;一起尝一尝:酸甜可口、酸中带甜……最后出示课文第四段内容,仿照作者来说一说,使学生不仅理解作者是怎么写的,更能高效学会自己写相似的水果品尝经历。

理解迁移训练更有利于学生巩固、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进行深度学习。

总之,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深度批判感悟学习,并进行迁移训练,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深度学习,领跑语文课堂,让学生理解得更深刻、学得更深入。

猜你喜欢

小喇叭石榴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吹起小喇叭
石榴红了
石榴籽
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籽”
找词语
石榴
牵牛花,小喇叭
吆喝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