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改革创新重塑化工竞争力

2017-02-16

中国石化 2017年1期
关键词:化工产品化工优势

□ 张 毓

加快改革创新重塑化工竞争力

□ 张 毓

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重现中国石化化工板块在产品生产技术、工艺和质量方面的领先优势。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石化化工板块受到了国际和国内其他企业的强大冲击:原来的市场优势正逐渐丧失,原有的市场份额大幅缩减,部分化工企业连续出现亏损。如何抓住“十三五”这个战略机遇期,实现产业提质升级、重塑中国石化化工产业竞争优势,是摆在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

尽管处境困难,但中国石化化工板块仍然拥有巨大的优势——完整齐全的产业链,巨大的市场和客户群体,强大的研发、生产、营销能力,还有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些都是深化改革、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要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充分发挥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加快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快新产业培育,进军产业链中高端。

茂名石化化工分部操作人员在现场采新产品样进行质量检测。 柯裕清 摄

实施调整策略 转变发展方式

化工板块要实现提质升级,必须要进行全方位调整。要坚持发展优势业务、改善常规业务、退出劣势业务的工作思路,尽快转变发展方式。

重新审视化工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对化工板块产业布局进行广泛深入分析,确定优秀产品、一流工艺、优势产能及重点产品线、重点装置、重点企业,确定无竞争力甚至是亏损的企业、装置和产品线。对具有优势的企业、装置要进行重点扶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对落后产能坚决关停或转产。

实施投资策略的转型。投资决策要突出“效益优先”原则,要把有限的投资投到新产品(新材料)研发,投向市场竞争力强、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和生产装置;投向成长性好的互联网平台、服务设施和完善物流功能方面,如物流基础设施,渠道建设如网点和直营商店等。

实施资源优化策略。要把有限的资源向效益好的企业、装置和产品生产线倾斜,把产品投向盈利能力更强的市场和客户群。要对各企业资源需求量、运费运距,产品生产成本、仓储成本、市场售价等因素进行认真测算;要运用大数据、运筹学方法,实现原料和产品在全国科学调配。

产业升级要向“绿色低碳”看齐。在实施产业升级策略时,一定要有安全与环保底线意识,坚决淘汰落后、低端、高消耗的产品。任何项目的上马,都要对其技术先进性、安全和环保风险进行严格评估和审查,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要坚决舍弃。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重塑竞争优势

改革与创新是实现重塑竞争优势的核心动力,更是确保化工产品处于领先地位的根本保证。创新能力不足,是化工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也是我们逐渐丧失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重现中国石化化工板块在产品生产技术、工艺和质量方面的领先优势。

整合现有科研资源,加强高端研发。要跟踪并掌握国际国内化工产品研究和应用的最新动态,积极开展与国内化工研究机构的深层合作,结合市场前景和新兴业务发展,推动先进的生产技术、高端化工材料、高端产品开发研究。要加大对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的投入,按照“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要求,抓好新产品、新材料的开发及成果转化。

努力聚集一批国内外顶尖的人才队伍。要以华为等先进企业为榜样,树立人才是企业最核心竞争力的理念,不拘一格选用创新型人才,加大对创新成果的奖励,提高创新人才待遇,让创新型人才收入与其贡献相匹配,从制度上鼓励创新,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努力打造化工产业技术高地。要认真分析和梳理现有优势技术和品牌,集中力量着力于一到两个产品或技术,努力打造像中国高铁一样享誉世界的技术品牌和产品,为中国石化扩大化工技术领先优势提供支撑。

实现实体经营与电商平台经营深度融合,尽早建立中国石化自己的化工产品电商平台。改变当前平台多、影响弱的现状,充分利用中国石化的品牌优势,建立统一、高效的电子商务平台,培育新的渠道,促进产品销售工作。研究建立化工销售统一产品专营店(液体专营库)的可能性。

创新物流运行管理模式。重新定位物流功能,建立以效益优先、突出物流增值和服务客户双重功能的物流运行管理体系。要对现有化工物流体系进行改造,加大物流设施和网络建设,完善服务功能,真正实现物流增值和创效功能,建立高效、安全、可靠、覆盖全国的化工物流运行体系,通过物流运行网络提高客户对物流服务的依赖性,提高物流话语权,实现物流服务价值。要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完善物流网络布局。加强和改进物流服务商的管理模式和方式。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通过IT系统优化整合,尽快构建中国石化物联网络,建立我们自己的开放式电子交易平台或化工产品交易中心,积极主动开展化工产品国际贸易业务,提高在国际和国内化工产品价格主导能力。

实施一体化策略 升级管理模式

实施一体化策略,稳步推进产品生产专业化、管理体制一体化、经营一体化(产品销售价格、全国客户管理体系、售后服务体系)、资源调配一体化,实现化工板块经营管理模式的升级。

实行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一体化运作。破解产销脱节、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产品同质化等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实行化工产业的集中统一运营管理。就当前而言,做实和完善事业部制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建立产、销、研、用协调机制。建立常设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协调、决策机制。努力做到“什么产品效益好就生产什么,什么产品好销就销售什么,什么产品市场潜力大就研发什么”。

完善专业化生产与集中统一销售体制机制。厘清生产与销售企业责任和权利,促进双方加强沟通、形成合力。要努力提高营销软实力,发挥资金、产能、仓储和集中销售等“大一统”优势,主导大宗化工产品定价,增强市场话语权。

按专业化要求重构营销体制。要对现有营销体系进行完善和职能转换,努力把化工销售区域分公司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分销中心、配送服务中心、客户管理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及HSE管理分部。加强营销渠道和服务网点建设,优化调整营销网络布局,使营销服务更加贴近市场和客户。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客户管理体系、促销政策,建立新型的客户关系管理模式。要进一步完善客户经理制,重点解决客户经理真正深入到客户中、深入到市场一线的问题,精耕细作化工产品市场。要利用好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做好化工产品进出口,掌握国际市场行情,同时也利用国际资源调节国内化工产品市场。

改进客户服务工作。要树立服务创造价值理念,在为客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项目规划、投资决策、产品生产和销售提供科学、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建议方案等)的同时,实现产品销售或技术转让。加强和改进售后服务工作,不能将售后服务简单地定性为纠纷处理,要通过售后服务建立与客户更加稳固的合作关系,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产品使用技术咨询和帮助;要把售后服务作为推广新产品、高附加值和高品质、高技术含量产品的重要手段。

建立科学、合理、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评价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业绩和贡献率制度体系,公平合理地划分研发、生产、营销服务各个环节贡献值,调动各方积极性。

(作者单位:化工销售公司)

猜你喜欢

化工产品化工优势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产品质量检测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矮的优势
化工产品成份推断与确定中“台阶题”的分析与理解
化工产品质量检测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画与话
化工产品在非洲市场的销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