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2017-02-15顾振淑

名师在线 2017年5期
关键词:开放性教学资源数学知识

顾振淑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兴平小学,甘肃白银 730900)

引 言

小学数学课程是具有多元内涵的开放性体系,需要将课堂作为教学的起点,将教学内容延伸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创新教学方法,主动打破传统相对封闭的模式和环境,才能让学生拓展思维,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促进学生智力和个性发展。

一、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不足

在传统教学中,灌输式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根据课题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学生也必须沿着教师的思路和路线学习,丧失了自由思考和创新的空间,也就会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差、依赖性强。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也往往将答题标准作为唯一,追求结果的正确,而忽略了解题的过程,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开放性教育,就要从根本上变革传统教学的方式方法,避免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二、开放式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相对传统教学中“教—学”的固定模式和题海战术,开放性教学模式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理念。需要从教学资源、环境、形式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和实践,提高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首先,开放教学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小学数学中,教学内容的来源很多,既可以是教科书,也可以是校园生活和课外读物。开放教学资源就是要求教师不能被教材所束缚,需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引导学生去探索、去体验,在亲自体验过程中完成知识的构建。

例如开放教学资源,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通过视频、直播等形式将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学内容和科学理念,介绍给学生,拓展学生的视野。开放教学资源,也可以将报纸、网络中的许多数学题目引入到教学中,例如报纸中常见的填数题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也可以将其他学科的知识运用到小学数学中,例如自然知识中的海拔、温度等内容。

开放教学资源必须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引入课堂,促进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使用数学和热爱数学的感情。

其次,开放的教学形式能够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促进灌输式课堂向探究式课堂的转变。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不仅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硬件内容,也包括教学思想等软件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明确每一个同学的学习责任,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等同样重要。又如采用眼下流行的微课、慕课等形式,通过录制教学视频,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采用微信等方式推送给学生,让他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去寻找解题方法,探究问题答案。这从根本上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拓展了教学时空,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再次,开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在生动有趣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能够保持活跃状态,同时具有更良好的想象力。但是在封闭被动的环境中,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力将受到极大限制。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认为:“人的被爱和被尊重得到满足后,就会感受到个体的价值,从而唤起自强和自我实现。”因此实践开放式教学,就要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尊重,教师在实践中要用和蔼的语言和友好的态度去信任和尊重每一个学生,激发他们参与教学过程和学习知识的欲望。具体实践方法,可以借鉴“四自由理念”,即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见解、鼓励学生自由应用解题方法、鼓励学生提出疑问、鼓励学生对疑问进行探究与讨论。在宽松课堂和自由的氛围中,学生能够完全放下心理防备,全心投入到知识探究中,这无疑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通过开放性的教学评价则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性和个性化的发展。教学评价的开放也是该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区别之一。在开放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成绩不能通过考试来进行,更不能以成绩论英雄,而是要建立多元的、可量化的评价标准。例如可以采取自评、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和结果,在评价中促进其不断调整,进而达到不断进步的目的。

具体来说,可以将评价形式多元化和立体化。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将随时评价与定时评价相结合,根据某一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学习积极性进行打分。又如定时评价,就是在随时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练习题、课下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定。

三、实践反思

本文在实践与调查中,发现许多教师都十分认可开放性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些许不足。例如开放性教学中主要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一是教学中灌输式向探究式、自主式的转变;二是教学内容由教材向开放性的转变。在教学方法的转变上,许多教师会依然不能完全地放开手脚,还是沿用传统教学中重讲授的理念。因此需要在未来的教学中继续改进,变主导者为引导者,在学生良好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引导,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发现问题和讨论问题;教师则适时地给予点拨和总结,正确处理“放”和“收”的关系,做到形散神不散,促进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在内容的开放上,也要遵守此原则,不能因为开放而不顾知识的散乱。而是要以人才培养和教学内容为指引,追求新旧知识点的沟通,突破学科界限但不能忽略数学的主体,联系生活要有利于数学知识的巩固。

结 语

开放式教学重在开放和创新,但是在实践中必须掌握好“放”与“收”的关系,着眼于开放度。哪个知识点需要开放,如何开放?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决定。避免出现该开放的不开放,开放的又无法控制的情况。实践开放性教学还要注重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语文、自然等学科和生活中也蕴含许多数学知识,学科的交叉与生活的联系,能够促进学生将数学理论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与其他学科学习中,在应用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巩固与内化。

[1] 杨敬艳.浅谈小学数学的开放性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6(26):209-210.

[2] 徐玉梅.小学数学开放性课堂教学探析[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2):67.

[3] 王武娟.小学数学课堂开放性教学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1):237.

[4] 李自娟.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J].学周刊,2013(18)106.

猜你喜欢

开放性教学资源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基于VMware的教学资源服务器虚拟化设计与实施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