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节水激励的农业水资源流转模式研究

2017-02-14鞠加亮孙洋洋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工业部门水权农业部门

鞠加亮,孙洋洋

(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1100)

基于节水激励的农业水资源流转模式研究

鞠加亮,孙洋洋

(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1100)

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用水需求的日益增加,水资源在部门间的结构性短缺矛盾日益显现。推动水资源产业间流转,实现水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农业水资源流转的动力分析发现,农业节水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地区产业的优化与发展。从农业水价改革和水权交易的视角设计了基于节水激励的农业水资源流转模式,对促使农民主动采取节水措施、实现农业余水的有效流转、推动地区产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节水激励;产业优化;水权流转;利益补偿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保障农业的用水需求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内在要求,但我国农业用水效率较低,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不利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对水资源提出了更大的需求,水资源在产业间的结构性短缺问题日益显现[1]。为了避免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水资源使用领域的无序竞争,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农业用水的使用效率,促使农业节水,推动农业水资源的有效流转,从而促进地区产业的协调发展。

本研究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农业水资源流转的动力因素,其次以农业水价改革为切入点,将水权交易和利益补偿作为重点,设计了基于节水激励的农业水资源流转模式,最后从多个角度提出了保障农业水资源有效流转的政策建议,对于实现地区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和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整体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农业水资源流转的动力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缺水地区水资源流动对地区产业结构演化的作用,假设某地区只存在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并且允许一定程度的水资源跨部门转移。由于水资源对工业部门产出的贡献作用高于农业部门,这将促使部分水资源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将索洛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农业与工业部门的拆分,并假定资本、劳动等其他投入要素数量相对保持恒定,而技术进步因素此时也没有发生变化,故对于经济增长模型进行简化处理,拆分并简化后的经济增长模型如下。

其中,qA为水资源限制地区A的总产出,包括A地区农业部门的产出yn和工业部门的产出yg,xn为A地区农业部门的投入,xg为该地区工业部门的投入。假设地区所拥有的资源数量E为常量,说明资源将在2个部门之间进行配置,此时应有xn+xg<E。

在我国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工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远远高于农业部门,因此,在不考虑其他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将自然资源等量地投入2个部门,此时工业部门的产出会高于农业部门,即yg>yn,也意味着农业用水的机会成本高于工业部门。

对A地区而言,在将部分农业用水工业化前,当地的投入产出关系如下。

水资源限制的A地区将部分水资源a用于当地的工业生产,当地的投入产出模型发生了如下改变。由于f1和f2都为xn和xg的增函数,a≥0,通过简单的求导变换求解可得到下式。

式(7)说明了在水资源限制地区通过将部分农业用水转作工业用途,可以增加当地的总产出。但是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不能过分地强调牺牲农业、农民利益去发展工业,农业水资源的出让和转移只能通过农业节水政策的实施和技术的推广来实现。以上的情况并没有考虑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变化,实际上,农业节水除了通过改变农民的用水习惯,很大程度上依赖劳动和节水技术的投入。为考察水资源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对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加以改进。除了资本和劳动,将水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加入模型,改进后的生产函数如下。

式中,Y表示产出,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W代表水资源。产出Y由资本、劳动及水资源的投入数量共同决定。不妨认为产出的增量为ΔY,资本存量的增量为ΔK,劳动的增量为ΔL,水资源的增量为ΔW,MPK为资本的边际生产力,MPL为劳动的边际生产力,MPW为水资源的边际生产力。社会产出的总量则体现于3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增量与边际生产力的乘积,于是有下式。

式(9)说明,经济增长是由资本、劳动、水资源各自投入增量与生产过程中各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乘积之和。由于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生产函数不同,所以同等的要素投入获得的产出是不同的。将上述模型分别应用于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则有下式。

如前面所述,实行农业节水主要依赖于资金(购置农业节水设施)和劳动力的投入,假设农业部门投入资本K′(ΔK=K′-K),劳动力L′(ΔL=L′-L),可以节约水资源W′(ΔW=W′-W),认为农业所节约的水资源可以有效地向工业部门转移,则节水后的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生产函数如下。

农业是用水大户,并且农业用水方式较粗放,可以认为在农业部门资本K和劳动力L对水资源W的边际替代率较高,而在工业部门,资本K、劳动力L对水资源W的边际替代率较低,所以可以认为农业部门较少的资本与劳动投入可以实现较大量的水资源节约,即ΔK,ΔL远远小于ΔW。对于水资源限制地区而言,工业部门中资本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MPK、MPL要小于水资源的边际生产力MPW。所以在水资源约束下,农业部门投入的资本ΔK和劳动ΔL的机会成本就是将这些要素投入工业部门的产出,即MPKg×ΔK+MPLg×ΔL,而农业节水转移至工业部门可以得到的收益为MPWg×ΔW。结合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下式。

从而可以得出下式。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在农业领域,增加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可以实现农业节水,而农业节约的水资源如果能被工业部门利用,则能带来比节水前更大的总收益。在水资源限制地区,通过实施农业节水,并且将农业节约的水资源充分利用,不仅可以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还能引起当地产业用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应优化,并实现当地整体产出水平的帕累托改进[2-3]。

2 农业水资源流转模式设计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又是相对弱势群体,农业水资源的产业间转移不能以牺牲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只有通过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实现农业节水,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水资源的流转[4]。目前,我国的农业水价政策和水资源产权制度均不利于农业节水的实现,农业节水离不开农业水价的调节作用,低水价政策无形中会造成“鼓励浪费”的不良现象,而较高的水价虽然可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但是可能会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此外,农业用水权不明确,难以保障农民的用水权利、衡量农民的节水成果。所以,农业水资源流转模式的设计既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农民节水,又要达到切实减轻农民经济负担的效果[5]。鉴于此,本研究设计了基于农户节水激励的农业水资源流转模式,其运作流程如图1所示。

2.1 政府改革农业水价,分配农业水权

我国长期实行低水价政策,造成了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假象,水资源的商品属性被淡化。农业水价的扭曲不利于发挥水价对用水需求的调节作用,所以,政府要实施农业水价改革,建立基本反映供水成本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充分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以实现农民节约用水[6]。另外,农业用水产权制度不明确,使得农民的用水权利得不到保障,也不利于农业节水成果的测算,所以,政府要核定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用水量,将农业用水权落实到每个农户,确保农民合理的用水权利,这样也能很好地测算农民节水的成果[7]。

2.2 政府实施节水激励,促进农业节水

政府推动农业水价改革,使得农业水价较改革前有一定提升,农民不实行节约用水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在较高的水价下,农民会转变用水方式,尽可能地减少用水量,以减少水费开支。但农业节水具有较强的外部性,虽然会带来整个社会效益的提高,但是让农民承担较高水价或是增加节水技术的投入,会增加农民的额外开支,加重农民的负担。所以,必须要有合理的利益补偿和激励机制使得农民自愿接受较高的水价,又基于利益最大化角度主动采取节水措施。因此,政府一方面征收水费,另一方面实施节水激励,这样农民的节水意愿才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农业节水更多的是需要节水技术的投入,在节水补贴和节水奖励的情况下,农民会增加节水技术的投入、改善种植结构,以实现农业节水[8-10]。

2.3 农民转让水权,获得利益补偿

农业节水的实现会使得农业余水的出现,在水资源限制地区,农业节约的水资源会自发地向工业、服务业转移,虽然这种转移不是农民自发的行为,只是农业水价改革和农业节水激励政策的结果,但是农民投入了劳动和技术等成本,就应该获得相应的利益补偿。在农业水权既定情况下,农业节水的流转其本质是水权的部门间转让,也可以认为是政府主导下的水权跨部门交易,虽然此种情况下的水权交易不是节水方和需水方的直接交易,也难以测度农业余水具体被哪个部门使用,无法建立直接关联的利益补偿模式,但政府可以通过构建水权交易的利益补偿机制,根据农户的节水成果间接补偿农户[11-12]。

3 推动农业水资源流转的政策建议

3.1 建立合理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合理制定农业用水价格是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农业水价改革就是要建立合理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使农业水价基本达到供水成本水平,体现水资源的商品属性。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定价,农业用水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供水成本中的社会公益部分应该由公共财政承担,农民缴纳的水费只包括基本水价和末级渠系的运行维护费用。另外,各灌区要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和供水状况合理制定农业水价,确保农业水价的制定既能发挥促使农民节水的作用,又能让农民普遍接受[13]。

3.2 增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

近年来,国家在水利建设方面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但建设的重点主要为大中型水利设施,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面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现象严重,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这导致了2个方面的不利后果,一是农民的灌溉需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尤其在干旱情况下,影响了农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农田水利设施的发展滞后使得一部分水资源损耗在输水途中,没有被较好地利用。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方面的建设投入,各级财政要多方面筹集建设资金。

3.3 加大农业节水技术研发推广

农业节水离不开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使用,只有先进的节水技术被广泛利用,才能达到高效用水的效果。政府一方面要支持农业节水技术的研发,鼓励高校与创新型企业合作,加快节水创新技术的商业转化,要在资金和服务上给予政策扶持;另一方面,要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网点的建设,通过宣传、培训、指导等方式帮助农户改善种植结构,普及现代节水技术[14]。

3.4 合理分配地区产业初始用水权

相比工业和服务业,水资源在农业领域对生产的拉动相对较弱,如果单纯地靠市场调节或是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势必会造成农业用水需求得不到满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应该公平、平等地获得用水权益,所以各地政府要根据区域内水资源保有量、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内生产性用水、生活性用水和生态用水进行水权的合理分配,并且根据本地区产业的发展状况合理确定三大产业的水权分配政策。

3.5 实施有效的农业节水激励措施

在较高的农业水价下,节水意味着水费开支的减少,农民具备一定的节水意愿,但是单纯地让农民承担较高的水费,会对农民的心理造成一定影响,也会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所以政府要实施节水激励政策,通过成立村农民用水协会,对农户种植面积、种植结构进行核定,确定每个农户的基本用水量,对于实际用水量低于基本用水量的部分,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予奖励,奖励由地方财政直接发放至农民的“一卡通”账户。这样既可以合理转嫁农民承担实际缴纳的水费,减轻农民负担,激发农民的节水热情,也可以实现农业节水,推动水资源的部门间流转。

3.6 完善水权交易的利益补偿机制

农民通过增加劳动和技术投入实现农业节水,农业余水会自发地向用水效率更高的工业和服务业转移,在地区三大产业水权的初始分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很好地计算最终的水资源流出流入情况。政府要完善水权交易的利益补偿机制,出台相应的补偿政策,可通过适当提高工业、服务业的用水价格,将积累的资金用于补偿农民的节水成本。对于农业节水转作生态用途的,则由政府财政设立专项资金补助农民的节水投入成本[15]。

[1]姜楠,梁爽,谷树忠.中国产业间水权交易潜力及制约因素初步分析[J].资源科学,2005,27(5):90-95.

[2]王福林,吴丹.基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区域产业结构动态演化模型[J].软科学,2009,23(5):92-96.

[3]来晨霏,田贵良.中国二元经济中水资源流转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8):90-95.

[4]张宏志,金飞.美国农业水资源利用与保护[J].世界农业,2014(12):130-133.

[5]杨静.我国农业水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15(1):101-103.

[6]吴丹,王士东,马超.基于需求导向的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30(2):31-37.

[7]韩青,袁学国.参与式灌溉管理对农户用水行为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4):126-131.

[8]马海峰,孙淑华,司建宁.宁夏初始水权分配及水权转换实践与经验[J].人民黄河,2013,35(7):44-45.

[9]姜东晖,靳雪,胡继连.农用水权的市场化流转及其应用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12):42-47.

[10]陈康嘉.取水权流转中国家干预的行为模式[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5,31(3):102-104.

[11]田贵良,杜梦娇,蒋咏.水权交易机制探究 [J].水资源保护,2016,32(5):29-33.

[12]黄锡生,黄金平.水权交易理论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1):111-114.

[13]王克强,刘红梅.中国农业水权流转的制约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10):7-13.

[14]袁凤歧,周玉玺.水资源“农转非”背景下的农业节水技术选择问题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2011,11(3):31-35.

[15]钟玉秀.水权制度建设及水权交易实践的思考 [J].河北水利,2016(9):28-29.

Study on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Circul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Water-saving Incentive

JUJialiang,SUNYangyang
(College ofBusiness,Hohai University,Nanjing211100,China)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water for industry and service industry,the structural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sector becomes increasingly apparent.To promote the transfer of water resources between industries,to achiev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important issues which must be addressed in the Pareto.Through the dynamic analysis of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it can be found that agricultural water saving can promote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water resources,and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ofreg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reform ofagricultural water price and water rights trading designs the water-saving incentives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 circulation mode based on prompted farmer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take water-saving measures,realize the effective circulation of residual water in agriculture,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regional industry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ality.

water-savingincentives;industrial optimization;water right transfer;the interests ofthe compensation

F323.213

:A

:1002-2481(2017)01-0139-04

10.3969/j.issn.1002-2481.2017.01.35

2016-08-31

鞠加亮(1973-),男,山东临沂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水资源技术经济。孙洋洋为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工业部门水权农业部门
论建立水权登记制度
美国太空部队与工业部门分享内部数字模型
欧盟采取额外措施扶持农业部门
灌区农业水权的界定与分配问题探讨
强化会计管理监督 促进农业部门廉政建设
试论水权与传统物权的理论比较探析
人才培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中国产业生态化转型的IOOE模型分析
中国碳市场免费配额发放政策的行业影响
可交易水权分析与水权交易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