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用增肌塑形健身器的用户需求调查研究
——以15到30岁年轻人为例

2017-02-14路,乔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年4期
关键词:家用健身房器械

张 路,乔 乔

家用增肌塑形健身器的用户需求调查研究
——以15到30岁年轻人为例

张 路,乔 乔

(大连理工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健身来释放身心压力,成为了很多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诉求。随着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室内健身器市场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契机。文章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15到30岁有增肌塑形意愿的年轻人做关于家用健身器用户需求调查研究,同时与职业健身教练访谈,目的在于归纳总结现有室内健身器设计的痛点,探讨健身器的创新形式,提高人们健身的持续性。

室内健身;年轻人;增肌塑形;家用健身器

一、研究背景

(一)室内健身的现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但国民的身体素质情况却不容乐观,生活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空闲时间少,社交圈的狭窄,饮食不规律,频繁选择食用快餐,久坐不运动,身材的“发福走样”等造成人们精神压力无法排解,猝死事件频发,且逐年呈年轻化趋势,“亚健康”状态逐渐敲响了人们的警钟,面对这些扑面而来的问题,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健身活动空间分为室内和室外,综合上述的种种限制,室内健身越来越受到人们推崇。

(二)目标人群

本课题之所以选择15到30岁有增肌塑形意愿的人群,是因为调研发现市面上运动指导类APP多将用户定位在此类15到30岁的学生或者年轻的上班族,这个群体对减肥瘦身、快速塑身、瑜伽等运动方式十分追捧,并且这是一个最快速接受体育健身类APP的群体。与本课题的研究方向比较贴切,遂将人群划定为这个范围。

(三)现有室内健身器的问题

室内健身的火爆也给室内健身器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缺乏有效的健身指导;第二,健身器械功能比较单一,缺乏娱乐性等;第三,健身指导服务成本高等问题。

(四)“健身物联服务系统”的提出

以健身器械创新形式出现的“新型健身器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以产业模式创新形式出现的“健身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综合提出了“健身物联服务系统”,包含感知层,网络层,数据管理层及应用层,其中智能化终端健身设备实时指导健身人群进行科学化,有针对性的锻炼,并且同时获得训练过程中的运动、生理参数,针对训练效果及体制变化,相应的调整运动处方。

(五)数字技术手段现状

同时数字体育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实现传统体育“场馆搬家”,足不出户,利用数字设备就可以在客厅进行健身锻炼,让大众换了一种有趣的方式参与和开展体育锻炼,是体育与科技融合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

二、调研目的

(一)为什么想要把健身的场所回归到“家”

健身房虽然随处可见,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收费方式参差不齐,会员过多导致想上的课程,想用的设备,甚至是洗浴都要排很久的队;健身模式上,健身房的公共课程缺乏针对性,训练效果不够精确,而自己锻炼时,多为重复单一动作来达到效果,过程枯燥、乏味;在交流方面,健身过程中与他人互动的机会并不多,孤独感、疲乏感的增加导致健身者难以坚持,健身卡的闲置率是非常高的。

而对于15到30岁的学生的学生或者年轻的上班族,其中一直有时间和精力去健身房的人只是少数,这也大大降低了健身的积极性,因此本课题想探究是否有方法让人们健身的场所回归到既不用出远门也不用交场地费的自己的家。

(二)为什么考虑要做成交互型

很多人办健身卡的初衷都是好的,但人们也常常高估了自己的毅力,总想着办了卡花了钱就有动力坚持,健过身的人可以了解,其实与身体的疲累相比,内心感到乏味、无助更容易摧毁人们健身的意志,因为时间地点的限制,很难健身的同时一直都有熟人的陪伴,环绕在周围的大部分都是陌生人,交流的机会非常少,健身的过程时常感觉孤单、无趣,因此本课题想探究是否可以对室内健身器、健身模式增加交互模式的设计,在保证安全高效的前提下,增加健身的乐趣。

三、调研方法

此次调研采用问卷调研法和观察访问法。调查问卷采取对符合15到30岁的学生或者年轻的上班族有增肌塑形想法的人群进行问卷调研,正式问卷于2016年12月14至2016年12月24日进行,在网络上标明要调查的人群,受测者填写问卷,在发放的62份问卷中共收回62份有效问卷。对于健身专业性的问题,采用的是观察访问法,对于本人所在的健身房进行实地观察,并对专业的健身教练经行访谈,交流探讨有效的信息。

四、调研结果

首先,通过书籍、互联网及大众媒体等方式收集资料,确定研究的方向与侧重点;然后,通过实地调研,观察现有健身房的优缺点,与专业健身教练交流进一步掌握健身方面的资讯;最后,总结现有健身模式、室内健身器材设计方面的问题点,并结合问卷调研数据分析给出相关建议。将从问卷调研和实地调研两个方面对此次调研的结果进行阐述。

(一)问卷调研

1.健身场地的诉求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人(91.94%)是可以接受甚至是非常期待实现在家健身的,并且有61.29%的人认为在家最合适的健身场所是客厅,这也与一款家庭健身软件Fitness的宣传语契合,“让客厅变成你的健身房”,在人们选择的场所里大部分(67.74%)是存在有电视、电脑类的显示器,这可能会为后续的设计提供设备上的支持。人们普遍认为在健身房锻炼的优势有器械齐全(82.26%)、健身氛围好(66.13%)、有专业健身教练(61.29%)、课程丰富(53.23%)、扩大社交(45.16%)等优点,要想将健身场所真正回归到家,上述的优点在家健身时也应该可以实现。

2.器械方面的诉求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40.32%)还是不经常锻炼的,即便有健身习惯的也是一周几次的(25.81%)居多,一方面表现出合理有趣的健身方式的开发的必要性,也为定期更新升级提供了数据支持;在做力量训练时,70.97%的人想要锻炼腹肌,59.68%的人想要锻炼手臂肌肉,48.39%想要锻炼胸肌,表示设计的家用健身器一定要可以充分锻炼到至少这三部分的肌肉;常用器械方面,58.06%的人选择哑铃,41.94%的人选择弹力带,32.26%的人选择俯卧撑架,30.65%的人选择杠铃,为设计要包含的器械种类提供参考;存在的问题方面,收纳困难,占地方是人们认为现存的最大问题(58.06%),也存在功能单一、枯燥、无趣的问题(50%)。

3.互动交流方面的诉求

调查结果显示,61.29%的人希望可以和朋友一起锻炼、比赛,这是在健身房健身很难实现的一点,有69.35%的人还是希望通过专业的健身教练获得正确、有效的健身方式,而实际生活中,健身教练与健身者是“一对多”的数量关系,很难有针对的性提供完善的健身建议,有77.42%想在锻炼过程中获得详细的动作要领指导,能及时纠正动作不标准的地方,有75.81%的人希望可以获得完善的健身计划,62.9%的人希望可以制定合理的饮食结构。都为以后完善的设计提供参考与指导。

4.软件与创新想法的接受度

50%的人表示没有使用过任何健身软件,33.87%表示曾使用过Keep,表示健身模式可以参考这类软件,但是介绍及入门方面应做得充分,易学上手;54.84%表示如果价格合理,可以考虑接受私人教练线上或线下上门指导,72.58%可以尝试接受现金奖惩制度来督促自己健身,我国现有的健身软件几乎没有涉及到现金奖惩的方面,但在国外已经颇有成效;72.58%表示可以尝试接受将自己的锻炼过程分享给他人。以上问题点,针对健身模式的创新改善提供参考建议。

(二)观察访问法

通过对健身房设备、健身模式等实地考察,发现现有健身模式、室内健身器的优缺点,上文已表述,不再赘述。通过对专业的健身教练访谈,了解到,男女在健身器材上无需刻意区别对待,只要在重量与组数上控制就好,提到女生主要训练的肌群有胸、背、腿,男生在此基础上,训练的肌群更为广泛,器械方面提到家用有哑铃、杠铃便可以实现大部分的力量训练,小型的训练器材也都可以使用,家里很少有固定器械,教练还推荐了如crossf i t、bodybuilding等专业健身的网站。

五、小结

(一)对于场地要求的用户需求调研总结

在快节奏的生活下,留给人们去健身房的时间非常的有限,同时健身房也存在着很多限制人们很好健身的因素,参差不齐的收费水平,高额的私教费用,课程、器械甚至洗浴因为会员过多造成的经常要排很久队的现象也大大打消了人们健身的积极性;而不良的空气环境,非专业的健身环境与有限的健身器械,也使户外健身可行性不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结合现有的技术,以及人们的接受程度,将健身场所回归到自己的“家”已经成为未来健身的流行趋势,这从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可使健身者在家健身的APP可以看出来,如Fitness的应用简介就是“你的客厅就是你的健身房,通过健身视频,让你足不出户享受一流专业教练的课程,把客厅变成自己的私人健身房,在家练出好身材”。通过调研,发现客厅是人们认为在家健身的理想场所,并且大部分受访者的客厅有电视、电脑等显示器,为后面创新的健身形式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且可以大大降低人们的健身成本,让人们可以充分的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灵活安排健身的行程。

(二)对于想要健身部位的用户需求调研总结

通过调查问卷归纳总结出人们最希望锻炼到的部位前四个依次为腹肌、手臂、胸肌以及腿肌,因此如果想将健身的场所回归到“家”,必须要满足人们可以锻炼到这些部位的诉求。相对于传统的私教带领进行的肌肉训练,自己锻炼时存在如没有镜子无法实时看到自己所做动作的情况、对于动作理解不到位、没人监督、惰性等问题造成的所做动作不规范,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因为错误的训练方式、肌耐力欠缺,没有私教帮助及时制止危险动作而造成对身体的伤害,这些都是要在未来家用健身器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

(三)对于家用增肌塑形健身器设计的用户需求调研总结

从调查问卷得出,人们在进行肌肉训练时最常用到的训练器械依次为哑铃、弹力带、俯卧撑架、杠铃及健腹轮,而现有的这些健身器存在很多的问题。虽然市面上的这些健身器看似五花八门,但是大部分在造型、功能方面的变化几乎是微乎其微,如提到哑铃、杠铃大家脑海中浮现的基本都是同一形象;健身的强度往往是通过健身器自身的重量来实现,如对杠铃增减重量片,这种模式也许在未来可以改变;还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如果将传统的这些健身器买回家,它们每一个都是独立的个体,无法有机的组合变形,但有些在功能上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合,势必会带来收纳困难的问题,因缺乏设计感,也会造成与现代家庭风格“格格不入”的问题,在未来的家用健身器设计时都是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四)关于家用健身器交互设计用户需求调研总结

现在人们健身的持续性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场地、时间方面的限制,无法每次都能有熟人陪伴,而相比于身体上的疲累,内心的孤独感更容易摧毁人们健身的意志。在此次调查问卷的结果中也显示出,人们对于可以和朋友一起锻炼、比赛竞技的强烈意愿,同时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很希望可以能结交志同道合的健身者一起健身,分享彼此的健身经验,互相监督、鼓励,通过竞技比赛的形式增加健身的趣味性,实现以后再提到“健身”不再是自己一个人单一重复一个训练动作这么枯燥的过程。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很大部分的人希望在锻炼的过程中获得详细的指导动作要领,并实现及时纠正不标准动作的地方,在确保训练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这种互动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们在训练时内心的空虚感和不安全感;一部分人还希望可以在训练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互动交流,比如有人可以帮忙计时、数数、打气等,这点在现有的健身软件已经实现,但因为这些软件的健身视频都是实现录制好的,不是针对训练者实时的训练情况作出的反应,给人的感受,缺乏一定的真实性,比较机械,加油打气的效果并不是最理想的状态;同时绝大部分人可以尝试接受,未来将自己锻炼的过程通过网络的形式与他人分享,督促自己实现更好的健身的同时,扩大交友圈、社交圈,因此家用健身器在交互方面的设计不容小觑。■

[1]李祥晨,张明君,李科.“健身物联”改变未来健康生活方式[J].电信网技术,2012(1):9-13.

[2]风雨彩虹.全民健身,APP助你成为运动达人[J].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2015(4).

[3]苗强.健身运动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3(1):94-95.

[4]石可欣,鲍阿瞳.当全民健身遇上移动互联网[N].河南日报,[2015-8-8].

[5]赵日萍.大众健身科学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2):41-43.

[6]龚琼.健康健美类App传播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A Study on the User Demand of Household Muscle Fitness Equipment, a Case Study of 15 to 30 Years Old Young People

ZHANG Lu,QIAO Qiao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Dalian 116024, China)

With the people's material living standards being improved significantly,to releas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stress through fitness has become eager appeals for a lot of modern people, especially the young generation . Since National Fitness Plan enacted in 1995, indoor fitness market access to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tudy the young people between 15 to 30 years old about their needs for household fitness design by a questionnaire , and I talk with the professional trainer for some professional issu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ummarize the pain points of the existing indoor fitness design,and explore the innovative fitness methods in the product ,and can potentially raise the duration and frequency of going to gym.

indoor fitness; the young generation; muscle shaping; household fitness design

www.artdesign.org.cn

C31

A

1008-2832(2017)04-0122-03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猜你喜欢

家用健身房器械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宇宙健身房开张了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打造隐形家用音响系统 Polk Audio定制安装系列
家用对讲机的概述
传祺GM6:家用MPV新进阶
关于家用电热水器的安装及使用
不好意思,去健身房我也不想和你撞衫
健身房修炼:马甲线不再是梦
健身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