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与哲思交映生辉
——评宋生贵先生新著《生活艺术化十讲》

2017-02-13杨维娜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当代人艺术化理论

杨维娜

(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诗意与哲思交映生辉
——评宋生贵先生新著《生活艺术化十讲》

杨维娜

(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生活艺术化十讲》一书是宋生贵先生长期对生活艺术化问题关注与思考的理论成果。该书立足当下,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关注当代人的现实生存状况,扫描现象,发现问题,继而进行多维度的学理分析与评判。作者力图以开放性和讨论式的写作姿态与读者见面,以触发并带动大家来共同感受与思考,这体现出作者理论建构的张力与活力,也将使更多非专业的读者受益。

生活艺术化;诗性;品位;文化消费

生活与艺术是美学界与艺术学界常谈常新的话题,不同时期、不同的学者均有着各自不同的体悟与观照。近日品读宋生贵先生的新著《生活艺术化十讲》(以下简称《十讲》,人民出版社2016年6月版),不由为之所动,发现多处精彩闪光之处,颇受启益,在此仅聚焦几点,浅以论之。

对《十讲》之所以谓之“品读”,其意有三:一是作者30余年的学养积淀以及对于生活艺术化长时间的关注与思考,使这本论著有着较为深厚的学理基础;二是该书作为作者于自己人生60载的献礼,体现着作者的人生智慧与处世哲学,饱含着作者的赤诚之心;三是书中诗性化的语言、精彩的论辩,配之以中西经典艺术佳作与作者自成一格的书法作品,美文与美图相得益彰,其本身就是一部艺术品,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品读《十讲》,让人深切感受到宋生贵先生是一位兼具诗性才情与理性洞察力的美学家,这于以逻辑思辨和理性分析见长的美学研究领域是可贵的。他本人即是生活艺术化理论的践行者。

作者的诗性才情不仅体现在富于诗意的话语表述方式上,更加体现于作为一名学者的责任感,以及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挚爱与关怀,这样的至性深情成为他潜心治学的内在动因。在《十讲》的开篇,他便表明写作缘由:“一是现实生活中本人亲眼所见、亲身所历,或耳之所闻的一些有悖艺术化的事例,无数次地点醒、甚至刺激我来关注这方面的问题;二是与自己长期从事美学、艺术学研究的专业敏感与准备,以及学术责任有关,认为有必要对有关问题的所感所思进行梳理并表达出来”。[1](1)书中行文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深情”,这“情”渗透着作者对于当下人类生存状况的忧虑,以及期盼人类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恳切愿望,使读者不断警醒,又无不为之所动,也不自觉深受感染。

作者的“生活艺术化”理论指向人的情感方式(或称感性心理结构)的建构。书中谈及现代人的生存境况时讲到:“‘感性’与‘理性’的对立,情感素质与生存智慧的剥离,像链式反应一样,造成了一系列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迷误”,而“对于人的积极情感的充分发挥和高扬,是人类社会宽容个性发展的体现,有利于自我开掘的自信力和全面发展的适应力同步增长”,因此,当代新的发展进程中更需“多情”濡染,“它与科学理性在人的全面发展的本体意义上,是共生共荣,相互激活着的”。[1](20-21)

作者以人类发展的大视野,认为“人类要想在新的时代获得最大可能的良性发展,就必须要有与推动新世纪健康而全面发展相适相谐的生存智慧”。[1](11)而这生存智慧至少在三个方面显示特点:“新的生态、生存意识普遍性地觉醒并强化,群体将如何获取更大的生命空间;积极情绪与科学理性取得尽可能多的协调;艺术思维、艺术情思与现实生活实践相融通,焕发更大的创造激情与活力”,[1](12)而这也正是向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迈进的重要实践。这足以见得作者所主张的“生活艺术化”理论并非仅重视情感建构,而忽视理性发展,也非简单将感性与理性区分看待,而是强调情与理的协调融通,互为促进,最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

尽管作者本意是将《十讲》作为通识读本而写作的,不同于美学、艺术学的专业著作,不作概念方面的专门解析与原理问题的系统阐释,但我们还是看到了该书在理论建构上的严密性。

通常提到“生活艺术化”,往往会将其与“日常生活审美化”或艺术理论中类似的问题相混淆。在《十讲》的“引言”中,作者便首先对相似的问题进行了辨析:“我们所讲的‘生活艺术化’,并非指以生活替代艺术,也不是指对物质生活的美化或装饰化,此其一;在讨论问题的逻辑起点上,有别于《艺术原理》一类著述中‘本体论’‘创作论’等部分通常讲的生活与艺术的关系辨析,此其二;在讨论的层次定性定位上,与学界讨论颇多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不同,也绝不是‘后现代’理论中那种抹平‘艺术与非艺术’界限的‘泛艺术’观的言说,此其三。”进而作者明确主旨:该书所讨论的生活艺术化“是从内在精神方面而论,即更主要的是指向人的精神世界,以及由此而外化于现实生活的艺术化境界——指向生活品质的提升,营造有意味的生活”,[1](4-5)为“生活艺术化”确立了的理论基点。

作为通识性读本,《十讲》在章节标题的设置与语言表达上,采取轻松活泼、平易生动的表述方式。从书中标题看,似乎无“章”可循,诗意散漫,但细品之,便发现有生活艺术化这条主线贯穿始终。在对“生活艺术化”作了清晰界定后,作者对于实现生活艺术化的可能,重点集中于四个方面讨论:“其一,以艺术化的情怀与姿态面对生活,指的是一种境界;其二,发现生活中的艺术因子,体验现实生活中包含着的丰富的艺术成分;其三,走进艺术,让艺术情趣成为世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其四,强调当代人对精神世界的呵护,精神家园的牵挂,并且要准备好打开精神家园之门的钥匙”。[1](5)书中十讲正是围绕以上四个方面展开,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并试图作出解答,始终紧扣主旨,层层深入。在每一讲中,看似联系并不紧密的小节之间,却遵循着严格的逻辑条理。如,在“守护诗意之源,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一讲中,作者首先明确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天缘关系,其次讨论建构审美关系的种种内在依据与可能性,再探讨为什么要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间的审美关系建构,最后如何确立人与自然的谐和关系,每一节逐层递进,如此安排正符合对问题的认知过程,使人在轻松阅读之余,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有了深入的认知与理解。

“生活艺术化”并非新题,早在20世纪初期,梁启超、朱光潜、宗白华等美学家们就有过对此类问题的探讨,尤其是朱光潜提出的“人生艺术化”主张,已成为人生美学的经典之论。然而,任何理论均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刻画着当时那个时代的特征,已不能完全适用于当下的现实生活。面对今天以科技和商业经济至上为价值导向,普遍出现的心为形役、情感冷漠、空虚乏味,甚至人性缺失等问题,亟需有眼光的学者作出与之相适的解答。

《十讲》再谈“生活艺术化”,笔者认为,其不同于以往的新意在于立足当下,即“在‘全球化’大背景之下,关注当代人的现实生存状况,扫描现象,发现问题,继而进行多维度的学理分析与评判”。[1](3-4)这样的理论视角使其避免成为高谈人生哲理的“玄空之学”,也非救赎人心的“心灵鸡汤”,而是颇具学术价值的理论佳作。

品读《十讲》,不仅让人为作者占有资料的充分和条理清晰的论证所折服,且为其深刻的洞察力与独到的分析判断而由衷钦佩。在《十讲》中,作者对于当代消费社会的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消费社会以“消费”为显著特点,且以利益关系为纽带。在此社会中,有太多的信息,太多的诱惑,太多的可能和太多的消费选择。这易生发出三种令人担忧的情形,“一种是无所适从,另一种是折服于某种刺激之下,还有一种就是物欲占先”。[1](186)由此,作者敏锐指出消费时尚情景下几点突出现象,如关于追逐时尚、关于策划造作、关于仿效复制、关于包装造势,分别加以分析批评,使理论落回到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在作者看来,匆忙急躁、占有欲太强、攀比心过重与用心不专是影响当代人提升生活艺术化品质的突出心态,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对当代人走向生活艺术化的理想进程带来干扰。对于诸类问题的解决,作者从人的主体性方面考虑,开出了自己的疗治之方:“每一个追求生活艺术化的实践者,自觉进行自我心境、心态的调节与涵养,是很重要的,而且是易行的、有益与有效的;与之相应,提倡涵养心性、适度守静、凝聚视点、用心而为”。[1](220)此剂良方透着作者的学术眼光与人生智慧,在解决现实问题上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于生活艺术化的探讨,以往少有涉及民族文化发展的问题。其原因或是因为时代背景不同,相关问题还未突出显现;或是因为不同学者关注视点不同而较少论及。《十讲》列专章讨论了在当代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面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多元纷呈,如何更好地实现生活艺术化的问题。这一点使宋先生的“生活艺术化”理论在同类论著中别具一格。

对于“生活艺术化”理论中关于民族文化发展问题的探讨,或许会有此种猜测:作者因为身处民族地区,对此类问题有较多关注与研究,自要言说一番。但这仅是表象,究其根本,则是作者深刻体察到全球化时代中因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而导致当代人精神面貌快速发生改变,对于此种现实情况应作出积极调适与必要应对,进而引导人类文化多元共生,促进人类文明和谐演进。由此,对于民族文化发展的研究是“生活艺术化”理论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此种意义上,《十讲》拓宽了“生活艺术化”理论的研究视阈。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标准化、传媒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过去那些来自地域的、民族的种种界限被打破,出现文化多元共生共存的局面。面对此种新的态势,作者拨开迷乱的表象,冷静分析,首先指出当代人应看清两个事实:“一是全球化在当代世界是不可逆的,属于人类演进过程中的大势”,进行积极的调适是必要的;“二是因全球化的到来而形成的世界的‘整体’性,一方面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提供了‘全球性自我表演’的舞台与可能,对传播者一方而言,登上这个大‘舞台’,用好这个大‘舞台’,就可以获得更大的空间与更多的可能;对接受者——包括追求生活艺术化的人们而言,便可以既获得全新的体验方式,又能够在自己有限的时空之内领略更为丰富的艺术风采”。[1](236-237)进而作者以发展的态度观之,指出历史上并不存在孤立不变的生活与文化,亦不存在固定不变的生活艺术化形态,“相反,真正的生活艺术化的存在,其生命活力毫无例外地都在动态之中,即在与他者文化不断对话、影响、互动的过程中,在与现实环境、时代精神相适相谐的融合中,不断获得自我确认,自我丰富”。[1](244)由此,作者主张对于生活艺术化的历史形态应加强积极而有效的调节机制,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打破稳态化结构,以企在超越中取向于新的和谐之境。

在这里,颇为精彩的是,作者联系到中华民族生存智慧中的“和而不同”,并赋予新解:“‘和而不同’是一种理性的、同时又是一种极具主动性的姿态与取向。‘和而不同’是宽容的、辩证的,它既承认差别又追求融通,既面对现实又指向超越。一种文化承认他者的存在,且于自觉或非自觉间通过不同方式与之相互作用,这便是‘和’的意味;但同时又始终不失自身的文化根基与文化品质,这是‘不同’的内核”。[1](248)作者提倡,面对全球化的大背景,“当代人追求生活艺术化要实现‘美美与共’的和谐取向,应特别注重从‘和而不同’的人文智慧中获得启迪”。[1](245)的确,只有开放、包容的文化才会有更强的适应性与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

作者一再表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对各自文化的自觉、自信与对‘他者’文化的尊重、欣赏,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完全可以是相辅相成的”,人们“应该既有开阔的视野与包容的胸襟,又有自信的心态与自觉的选择”。[1](255-256)在这一点上,作者身体力行,十分重视对中国古典美学与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释,努力从中汲取养分,寻找生活艺术化的精神内蕴。《十讲》将诸多仍具生命力的传统美学命题融入进来,并将大量古代名人轶事与诗词佳句、艺术作品引例其中,使读者在钦佩古人智慧、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的同时,也不自觉增强了文化自信。

《十讲》语言平实亲切,使人读之轻松快悦,少有一般理论著作的艰深之感。作者力图以开放性与讨论式的写作姿态与读者见面,每讲中都留有多个“端口”,便于不同读者以不同角度进入,并参与讨论。作者表示该书的目的不是提供答案,而是试图营造一种语境,以触发并带动大家来共同感受与思考,这体现出作者理论建构的张力与活力,也将使更多非专业的读者受益。

不考虑《十讲》的理论价值,笔者做一不甚恰当的比喻,《十讲》似一篇优美深刻的散文佳作,形散而神不散,使人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又得到思想的启益与情感的升华,不自觉也为之所动,随之所思,涵养心境,提升境界。如此效果远强于百倍说教,这也许亦是生活艺术化的一种体现。

《十讲》是宋生贵先生第22部公开发行的个人著作,它的成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先生长期学术积累的成果,其中关于生活艺术化问题、审美教育问题、民族艺术发展问题、文艺活动的生命张力等问题,先生都有数十年的关注与研究,至今仍未停止相关问题的思考。然而,先生仍然在该书的“后记”中表示:以后唯有加大努力与持续积累,才是应有的选择。先生的治学态度着实令人钦佩,也深值吾等后学之辈学习。

[1]宋生贵.生活艺术化十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张世超】

An Intertwined Reflection of Poetry and Philosophy——A Comment on Mr. Song Shenggui's Ten Lectures of “Art of Life”

Yang Weina
(Inner Mongolia Arts University Inner Mongolia Hohhot 010010)

Ten Lectures of “Art of Life” is Mr.Song Shenggui's theoretical results of a long-time concerning and thinking.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globalization, the book takes a current stand to focus on the authentic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of contemporary people, identifies the problems by going through the phenomenon, and then carries out a multi-dimensional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The author greets the readers with a liberal and discussing writing style, to trigger and drive them into a shared experience and perspective, which manifests the tensity and vitality of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The book will benefit more readers who has no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Art of life; Poeticity; Taste; Cultural consumption

J0

A

1672-9838(2017)02-133-04

2017-04-20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当代内蒙古艺术理论发展历程探析》(项目编号:NJSY16354),阶段性成果。

杨维娜(1981-),女,湖北省天门市人,内蒙古艺术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当代人艺术化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地铁车站装饰装修的艺术化设计与应用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艺术化 可否成为乡村的未来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当代人写文言文,就是一场尴尬的行为艺术
不规则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