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法治文化建设推进依法治企

2017-02-12郭卫华

21世纪 2017年3期
关键词:华融依法治国依法

文/郭卫华

以法治文化建设推进依法治企

文/郭卫华

法治文化建设,对依法治国具有重大意义,对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推进依法治企的相关实践中,通过“普法教育”“宣传创新”等方式,打造出“法治华融”的优势品牌,使得企业守法、知法、懂法、用法,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所谓“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说的就是法律在现实中真正得以普遍遵守和有效贯彻,除了完善的制度和强有力的实施之外,更需要内化于人心的尊重和认可,需要通过法治文化去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树立人们的法治意识。“法治”是每一个法律人毕生的执着追求,“法治文化”是每一个法律人灵魂最深处的共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既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国策,也是每一个法律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出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中国社会“法治文化”建设的序幕就此拉开。

2016年4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再次明确提出要“按照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以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治实践为主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熏陶作用,使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律”。

2016年12月25日两办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又一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性,明确指出“根植于全民心中的法治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基础……要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法治文化与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发展”。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视,必将有助于推动法律被全社会每一个成员所信守、敬畏和信仰。

法治文化的内涵

“法治文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卢梭有一段名言:“规章只不过是穹隆顶上的拱梁,而唯有慢慢诞生的风尚才最后构成那个穹隆顶上的不可动摇的拱心石……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段话无疑是对法治文化、法治信仰的最好阐释。“法治文化”是指融注在人们心底和行为方式中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原则、法治精神及其价值追求;是一个法治国度的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法律设施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涉及法治的行为方式。

“法治文化”的内涵是广泛的。有人说,“法治文化”就是“治民无常,唯法为治”,因为法治追求的目标并非仅仅是获得良法,关键是通过良法之治实现“善治”。有人说,“法治文化”就是“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因为法治的精神不仅在于依“法”而治,而且在于依“良法”而治。还有人说,“法治文化”就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不阿贵,绳不绕曲”,因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容有特殊对待。这些琅琅上口的名言警句就如一块块拼图,一点一滴凝结成了传统的法治文化思想。

如今,新时代又赋予了“法治文化”新的内涵。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文化”的问题,提出了“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要“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等一系列经典论述。这些经典的论述都在诉说一个共同的理念:“法律必须被信仰”!只有通过树立“法治文化”,将对法律的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信守法律、敬畏法律、信仰法律,才能真正实现“良法善治”,才能真正做到“法安天下”!

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

“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的精神要素和文化土壤,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支柱。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这一论述深刻阐述了守法意识、法治精神、法治信仰等法治文化因素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重要性。“法治文化”是在我国长期以来的法治实践中积淀形成的,对法治建设起着无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征程已经开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弘扬法治精神,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营造良好氛围。

(一)国家层面:法治文化能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引领依法治国的前进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执政党,是我们的领路人。这就要求对党员高标准严要求,普通群众达不到的标准,党员必须首先做到,所以党纪严于国法。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政策法律的具体执行者,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其一言一行对一般干部和群众有着巨大的示范效应。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云:“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只有每位党员干部都把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化入心中,才会明白自身的职责和使命。群众才能自觉守法,国家才会风清气正,才能早日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

(二)政府层面:法治文化能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和依法办事能力,加快依法治国的进程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法治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法治思维是一种规则思维、程序思维,它以严守规则为基本要求,强调法律的底线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不能触碰,凡事必须在既定的程序及法定权限内运行。领导干部作为执政权和国家公权力的特殊群体,对其他社会群体起着形象塑造和榜样引领的作用。政府部门如果能遵循法治的各种原则和精神,用法治思维去行政和执法,那么法治建设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社会层面:法治文化能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推进依法治国的强大合力

依法治国的推进靠的是全体人民的真心拥护,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建设法治社会将沦为空谈。只有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真正打心底里信仰法律时,整个国家的法治风尚才能诞生。法治文化建设就是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避免遇事不是找法而是找人、人情介入法律和权力领域和“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现象的重要手段。每个人的法治自觉就像一条条溪流,汇合在一起就能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巨大洪流,进而推动法治社会向前发展。

企业法治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要真正推进法治的发展,不仅需要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法律规则,还要有高质量的司法,而高质量的司法正是以高水平的司法理念为思想基础的,司法理念也恰恰是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法治的发展需要法治文化。在实践中,实现“依法治企”推进企业发展也同样需要“法治文化”的建设。

在“依法治国”思想的指导下,依法治企是创建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是重要的社会细胞,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和组成部分,是推行依法治国的微观基础,依法治国践行在企业便是“依法治企”。中国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洗礼,无论是规模还是管理上都愈加成熟。但是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愈发复杂的经营环境。企业内部在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企业管理精细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些企业仍然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既不能依法合规经营,也不能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这种背景下,“依法治企”的理念更加需要提倡,而企业的法治文化建设,则成为依法治企的重要着力点。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对依法治企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就企业自身而言,有助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企业要长久发展和取得稳定的经济利益,产品和服务质量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而企业管理水平则是很重要的保障。企业要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目标和稳健有序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在内部管理上做投入。企业实现自身科学合理的管理,离不开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和指引。

首先,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强化企业依法经营管理的意识,确保企业健康合法有序地实施经营行为。企业的有序发展离不开健全的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和保障。在经济社会里,经过市场的残酷竞争,优胜劣汰,扎根下来的企业都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企业规模。盘子大了,“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也不断被抬升,企业规章制度的合法性、规范性、健全性也逐步被企业所关注。经济环境在改变,立法在完善,法制在健全,一些滞后的企业规章制度已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及时更新。否则,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从而削弱企业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开展企业法治文化建设,设立风险防范操作规范,则可以促进企业快速建立和完善科学、系统的规章制度体系,实现企业的依法合规经营,这是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在企业健康有序规范合法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首要指引作用。

其次,企业法治文化氛围的加强有利于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观念,加强企业员工的执行力。“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规章制度只有得以贯彻落实,才能发挥其直接的作用。其实,目前多数企业都自行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但因为某些不当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实际执行中不能很好地落实,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通过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的开展,一方面可以促使企业员工充分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员工的合规意识,使他们诚实劳动,自觉遵纪守法,杜绝违法、违规、违纪、犯罪等不良行为;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经济活动中受外部欺诈的可能性,减少经营活动中的操作风险。最终通过员工个体改变,实现企业规章制度的落实,促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后,企业法治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和巩固企业的社会形象,维护企业声誉。企业树立和维护自身的良好社会形象是保持其市场持续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需要企业长期不懈、依法合规地开展各类经营管理活动。如果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一个法律层面的问题,这对企业形象的破坏将是巨大的,甚至可能导致企业长期以来苦心维持的良好形象一朝尽失。譬如三鹿奶粉案件就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通过开展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可以使整个企业向社会传递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对于企业树立或者巩固良好的社会形象都有着直接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让损害企业声誉的行为得以有效克制和避免,减少企业经济活动中不必要的经济风险。

(二)就企业与企业而言,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方面,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如今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知识型经济,知识产权在企业的生产销售环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现状是保护力度不够,意识不够,侵权现象杂乱,自主研发新科技的企业费时费力,却得不到理想的回报,侵权行为人坐享其成却无需付出太大研发投入,属于较为典型的“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这种发展现状阻碍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企业通过法治文化建设,在员工中大力普及相关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发动企业员工主动参与到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活动中来,可以及时有效发现和打击侵权行为,从而深层次地维护企业利益。对于那些规模小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小企业,企业内部通过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引导,让员工意识到没有知识产权而形成的不利和被动局面,从而激发其自主创新的动力。这样有利于推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企业核心技术的不断改进,实现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预防恶性竞争事件的发生。市场竞争日渐激烈,企业间不单纯是产品和价格的竞争,往往还存在着各种隐秘的商业战术和模式的运用。战术运用得当,会为企业迅速打开局面,运用不当,有可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曾有啤酒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互相拆牌,陷害竞争对手,最后结果很明显是两败俱伤,这是恶性竞争的不利后果。也曾有企业为了垄断市场,不惜采取暴力手段,伤人害己,结果自毁前程。可见恶性竞争害人亦自伤,事实证明,必须推动和维护市场主体之间的良性竞争。法治文化建设,对于大的经济竞争环境来说,有利于在企业间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减少恶性竞争的发生。通过企业法治文化的建设,既可以防止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开展恶性竞争,避免因此而形成的不利后果,还可以帮助企业预防来自对手恶性竞争的伤害,引导企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三)就企业与社会而言,有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

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应有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的发展形势往往与社会发展形势紧密相连,其发展节奏必须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节奏保持一致的步调。若企业仅重视内部经营管理水平和外部竞争力的提升,却不愿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那么这个企业的路是走不远的。因此,企业必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的社会作用。

第一,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有助于带动企业和公众自觉形成守法的意识。在企业的运转过程中严格守法经营,才能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依法合规经营对企业客户群的稳定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大型企业往往处于市场和行业的领导地位,他们如果能够以身作则、带头守法,形成良好的行业准则和规范,则中小企业也会在意识上有所重视,继而执行这种准则和社会精神。社会大众也同样会在日常生活中客观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是否能为他人所接受,从而有效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大力开展企业法治文化建设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内容体系。相对于社会大众的弱势地位,企业具有很多社会资源,有便利的宣传优势,可以给社会诚信的稳固树立榜样,使全社会形成遵法守法的良好局面,这一点需要所有企业管理层人士的共同努力。

园林绿化企业在进行档案管理与利用的过程中,要针对园林档案的主要特征及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提高档案管理与利用的水平,以档案管理与利用促进企业的全面提升与持续发展。

第二,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有助于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秩序的法律价值。企业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往往是一致的。企业的价值观体现的是人的价值观,势必会对社会价值观造成很大的影响。那些重关系、讲裙带等现象就是不良企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通过开展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可以以企业为基础,塑造公平公正的市场意识,促使法律公平公正价值的充分发挥,实现企业间的平等有序竞争,促进企业的健康良好稳步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三,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有助于倡导崇尚公德的社会风气。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在社会性的灾难事件发生后,会在第一时间送上关怀,这一企业行为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让公众感到温暖,这样的企业才是社会的企业。因此,企业在摒弃社会不良风尚,推崇良好社会公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企业法治文化建设,企业可以在内部营造法治文化氛围,促使企业领导和员工抛弃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念,敢于承担起社会责任,从而以企业法治文化的发展带动社会法治文化的建设。

第四,中国华融以法治文化建设推进依法治企的有益实践。

目前中国华融已经将法治建设摆在了公司战略的重要高度。全国人大代表、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同志曾在多个场合提出并不断强调“法律风险无小事,中国华融必须坚持走法治化道路”。中国华融已经将“坚持依法治企,打造‘依法合规、治理科学、运行规范、管控有序、权责统一、廉洁高效、发展稳健’的‘法治华融’”写入了企业文化读本,并将其作为中国华融依法合规发展的金科玉律。接下来从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华融以法治文化建设推进依法治企的有益实践:

(一)“招兵买马”,为法治文化建设的开展输入新鲜血液

中国的企业由于认识的原因,公司的法务人员与业务人员严重不成比例,最初,华融也有同样的问题。要推进中国华融法治文化建设,打造“法治华融”,必须改变“有将无兵”的状况。通过对法务工作全景式分析,透彻地分析了法律部面临的实际难题,以及法律工作在公司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公司党委最终决定增加法律事务部编制和工作人员,为法律部输入新鲜血液,“事多”与“人少”这一制约公司法律工作发展的“难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法律部也由此迈出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步伐。

(二)“普法教育”,为法治文化建设吹响冲锋号

2013年底,针对公司系统法律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的现状,在公司领导的果断决策和大力支持下,中国华融正式开展为期近一年的“法治华融——知法、懂法、用法、守法”普法教育活动,致力于将法治文化融入公司企业文化,构建“依法治企、依法兴企、法治华融、平安华融”的法治文化体系,为中国华融企业法治文化的建设吹响了冲锋号。

在普法教育活动过程中,中国华融开展了董事长法治主题专访、高级法律培训及廉政教育讲座、普法活动专栏、普法教育征文;送法律服务,现场调研督导、开展典型案例剖析、网上答题测试等十余项普法举措。普法活动自上而下、全员参与、重点教育,充分调动基层单位“学法、践法、宣法”的热情,在搭建普法教育成果和法律智慧展示和宣传平台、为基层解决法律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推进依法治企、提高全员法治思维和廉洁意识、不断传播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等方面卓有成效、卓有实效,公司的依法合规经营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宣传创新”,为法治文化建设开拓新窗口

“公司法务团队不仅应做好法律工作,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亦应敢于担当、积极发声,维护和彰显企业良好形象;还应心怀天下、关心法律热点,为法治建设添砖加瓦。”中国华融法律合规部充分挖掘微信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并于2015年2月28日创办了“金融街法律专号”(“专号”)微信公众平台,致力于在依法治国的主旋律下谱写中国华融法治之声。

专号秉持“关注热点稳、准、快;发出声音新、透、精”的办号理念,坚持每日发布精彩文章,敏锐捕捉社会、法律、金融、文化等各领域之热点亮点。不仅关注法律实务,更积极地为企业法务、为法官、为法律职业共同体、为法治建设发声。并积极鼓励系统内员工做到“提笔能写”,对热点事件、法律疑难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分享相关心得、经验,已然成为了“专业的金融法律信息集散地,优秀的法治研究宣传平台”。专号不仅推进了系统内外的普法教育、而且创新了对外宣传的方式方法,打造了法治华融的品牌优势,彰显了华融法治形象。

中国华融将以法治文化建设为契机,使依法治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希望能够通过法治文化建设来有效推进依法治企,使企业守法、知法、懂法、用法!

(作者系中国行为法学会法律服务行为研究会筹备组负责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法务总监、法律部总经理)

延伸阅读:

依法治企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来治理企业,使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制度。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社会氛围。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重点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公开审判、典型案例发布、诉前诉后答疑等方式,引导全体公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在全体党员中深入开展党章和党内法规学习教育,明确基本标准,树立行为规范。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坚持从青少年抓起,切实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青少年从小树立宪法意识、国家意识和法治观念。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和实施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强化基层党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职责,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开展普法益民和公益广告宣传活动,推动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

猜你喜欢

华融依法治国依法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抓小打早”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华融董事长赖小民落马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依法治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