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2017-02-10竟辉

理论导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习近平

竟辉

摘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国家形象塑造意蕴。当前,要在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新发展理念思想重要论述的基础上,保持新发展理念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从升华中国形象的视角出发,崇尚创新发展,重塑创新中国形象;注重协调发展,建构和谐中国形象;倡导绿色发展,打造美丽中国形象;厚植开放发展,提升开放中国形象;推进共享发展,展现幸福中国形象。

关键词:习近平;新发展理念;中国国家形象;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1-0096-04

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也建构发展形象;发展理念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关乎发展形象的再次形塑;而一个国家和民族良好发展形象的建构,则有赖于科学发展理念的确立。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深刻变革、深层变动的世界格局,我们党和政府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更加注重以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成效来维护和提升中国形象。即便如此,仍然有个别西方发达国家罔顾中国和平崛起的客观事实,盲目批评质疑中国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妄图借此诋毁中国国家形象、遏制中国发展。对此,美国著名学者雷默曾指出,“国家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中国改革发展的前途和命运。”[1]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国家形象问题。他一再强调,“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2]162习近平关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维护,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复兴中华民族和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担当。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升级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的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3]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可以看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塑造中国国家形象这一战略问题的积极回应。当前,要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新发展理念思想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孕育于我国独特历史文化语境中的新发展理念所蕴含的丰富的形象内涵与形象意蕴,为进一步塑造良好中国国家形象而奋斗。

一、崇尚创新发展,重塑创新中国形象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是凭借这一创新禀赋,中华民族在其五千余年历史长河中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譬如世人皆知的“四大发明”,不但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而且对引领世界文明进程也有着深远影响。然而,随着封建社会后期统治者对民众思想钳制力度的加大和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程度的加深,中华民族的创新禀赋一度受到国内外封建主义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压抑甚至摧残。然而,中华民族的创新禀赋并未因此而沉沦消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经过近百年的英勇抗争,最终彻底终结了国内专制政权和西方侵略霸权在中国的腐朽统治,这就为中华民族创新禀赋的再次发掘、国家创新形象的重塑提供了无限可能与广阔空间。

重视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优良传统。自新中国成立之日起,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就高度重视创新在引领国家建设和促进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且始终把创新发展作为一个重要执政理念。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推动理论、实践与制度方面的多维创新,一度把创新上升为党和国家意志,将之视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并以此建设创新型国家、政党和社会。正如习近平所说:“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的竞争优势和国内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展动力不足的现实境况,党和政府相继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这三大战略既是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观照,也是对实现创新发展进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回应。现时期,我们党将创新作为新发展理念之首,旨在通过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和创新完善宏观调控方式,重申创新在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所处的核心地位,进而强调中国共产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重塑创新中国形象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鉴于人才创新是一切创新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障,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塑创新中国形象,关键就是要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术过硬的创新人才队伍。这是因为,唯有赢得人才优势,创新方有可能;抓住了人才创新,也就抓住了牵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重塑创新中国形象的“牛鼻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树立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在创新实践活动中不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和凝聚人才,以政策上的倾斜照顾和现实中的人文关怀不断促进人才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作为:一是尊重创新行为主体,使一切创新思维得以激发、一切创新行为得到鼓励、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二是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在劳动、知识、人才等生产要素都能够受到充分尊重的宽松环境中强化人们的创新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是完善创新制度保障,为人们进行各种创新创造活动提供体制机制方面的便利,并以此为人们指明创新领域、明确创新方向和提供创新保障。如此,创新活动才能真正成为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创新人才才能大量涌现,中华民族也才能在重塑创新中国形象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注重协调发展,建构和谐中国形象

协调是促进和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注重协调发展,就是要在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在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任务和总布局的条件下,正确处理好关乎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一系列重大关系,以此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民主法治建设、民生改善、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凸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失衡、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速度与社会文明程度不匹配、“新型四化”发展不同步……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言,如若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将会滋生其他社会矛盾,造成民心不安,引起社会动荡,以往所取得的成果也有可能会付之东流。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注重协调发展不仅是保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还是建设和谐中国的基本前提。

其实,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曾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5]很明显,邓小平的这番话意在提醒我们,任何一种非平衡单打一式的发展方式都意味着不协调、不和谐,也必然会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阻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对于当前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国际地位“三个没有变”的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建设而言,保持社会稳定与实现社会和谐仍是压倒一切的关键性任务。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特殊的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我国在某一时期某些领域所涌现出非均衡、不协调的发展现象有着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党和政府就会对此类现象采取放任主义态度而置之不理。相反,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历来是我们党和政府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到80年代初期“两个大局”思想的阐述,还是从90年代“经济发展新思路”的提出到21世纪头十年“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再到现时期“协调发展理念”的确立,都显示出我们党和政府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国内和谐稳定的一贯主张与立场。当前,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和国际金融风险的增加,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也随之增多。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更加注意调整经济结构、补齐发展短板,在不断化解已有社会矛盾的同时严防新的社会矛盾的滋生,进而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为此,在维护国内社会稳定与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中国的过程中,要时刻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在落实协调发展举措中不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相关薄弱领域中不断增强发展后劲。这既是树立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的要义所在,也是平衡经济发展结构、适应经济新常态、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中国的基点所在。概而言之,唯有树立并贯彻协调发展理念,中国经济发展才能行稳致远,中国社会稳定才能固若磐石,中国和谐形象也才能不言自明。

三、倡导绿色发展,打造美丽中国形象

绿色是保持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基调和底色。所谓绿色发展,就是在遵循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重客观规律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其最终价值取向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存共荣。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们党和政府以法律形式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由此揭开了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新序幕。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战略任务以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可谓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强音”,我们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需要倡导和坚持绿色发展。倡导绿色发展,不但是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的自觉秉承,内在地流露出一种改善生态环境、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人文情怀;而且还顺应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表达着人们对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的共同愿景。

改革开放以来,与同期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这就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不过,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告诫人们的那样,任何“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6]事实确实如此!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在某些方面违背了自然规律,结果导致自然资源的巨额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受传统“三高两低”经济增长方式和唯GDP政绩观的影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失调、资源约束趋紧等问题层出不穷;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垃圾围城、雾霾频发等现象接连不断。无疑,这一系列生态问题和环境恶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保意识的增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也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广大人民群众对清洁饮用水、新鲜空气、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呼声日益高涨。对于以上两点,习近平同志曾一再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因此,我们党和政府“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4]现时期,为了更好地改善生态环境、释放生态红利,我们党和政府在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同时,适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之中,相继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并颁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重要文件,以期在全社会通过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来培育人们的生态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生态历史观、生态民生观,使生态文明意识、绿色发展理念真正根植于心,使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们更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并借助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生态产业来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和引领新常态。在全球化时代,绿色发展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心声,《罗马宣言》的发表、《京都议定书》的拟定、巴黎气候大会的召开,都一度聚焦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倡导。所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推进绿色发展,既有助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和打造美丽中国新形象,也有利于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贡献“中国方案”。

四、厚植开放发展,提升开放中国形象

开放作为一项长期基本国策,是社会主义中国实现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所谓开放发展,就是在把握时代脉搏、勇立时代潮流中发挥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进而实现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在全球化时代,中国要实现发展、取得进步,就必须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7]即是说,中国的开放发展既是人民的自觉选择,也是时代的现实要求。基于此,习近平多次作出承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8]为了改变中国以往在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中的被动角色,从而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趋势,党和政府就必须拓展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将我国开放发展推向新的更高水平,进而向全世界传递出中国改革永不停滞、开放永不止步的积极信号。

开放发展既是中国在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过程中积累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理念。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趋紧的当今时代,我国政府再次倡导并坚持开放发展理念的主张,恰是对不断提升开放中国形象的庄重宣言。一方面,中国坚持开放发展有利于消除西方敌对势力丑化中国的种种谬论,为世界各国人民接触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提供平台。长期以来,个别西方发达国家始终走在妄图和平演变中国的歧途上。这些国家不仅加紧对社会主义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企图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而且还在国际上肆意散布诸如“中国威胁论”“中国拖累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不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言论,借此遏制中国和平崛起。现时期,我们党和政府明确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就是要通过人文交流传播中华民族贵仁崇义、尊德尚合的文化传统,通过经贸往来传播中华民族笃诚守信、与人为善的伦理观念,在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中澄清、纠正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误解与偏见。另一方面,中国坚持开放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的构建,保障并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时的制度性话语权。要知道,当今世界各国机遇共享、命运与共的态势尤为凸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改革绝不是孤芳自赏,中国的开放也绝非是以邻为壑。对其他国家而言,中国的开放发展是实实在在的机遇。中国树立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厚植开放发展,就是要在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健全对外开放新体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过程中,与世界各国建立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对此,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2]248 为适应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需要,当前中国政府实行了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设立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大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一路一带”建设、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我们党和政府加快开放步伐的生动体现。G20杭州峰会期间,习近平同志“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峰会主题发表重要讲话,一方面重申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和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开放政策,另一方面呼吁世界各国在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过程中推进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可以说,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政府所实施的这些开放战略,既是落实开放发展理念的具体要求,也是厚植开放发展的具体举措,同时又是向世人确证中国要在不断提升开放形象中实现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共赢。

五、推进共享发展,展现幸福中国形象

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推进共享发展就是要通过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来增进人民福祉、提升民生质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在经济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地区贫困人口较多、社会群体性事件频发等问题依然存在。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长期干扰和困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并未完全获得与经济快速发展同步的幸福感。倘若任由这些问题蔓延,幸福中国的形象也必然会大打折扣。因而,树立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共享发展,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通过不断释放改革发展红利,方能使全体人民真正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共建共享中向全体人民展现幸福中国形象。

共享发展具有鲜明的民生导向,是实现幸福中国的逻辑起点。一是共享发展集中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是衡量一个政党和国家性质的试金石。就此而言,共享发展主要理论内涵就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一切成果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其实践指向就是要求从实现好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如收入分配不公、医疗费用过高、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会保障滞后等。所以,共享发展是对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和“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演绎。二是共享发展与共同富裕有着相同的价值旨趣。习近平强调,“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4] 即是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享发展体现着党和政府对我国民众追求共同富裕和幸福生活的美好期许。不过,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社会主义的共享发展并不是消极意义上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强制性均摊,而是积极意义上根据人们各自所需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自觉性配置。共享发展这种积极性质的发挥,既是对“先富帮后富”和“共同富裕”原则的自觉遵循,也是对“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目标的主动担当。只有遵循“共同富裕”原则,共享发展的价值导向才会更加明确,共享发展的理想目标才能更好实现。三是共享发展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义。“十三五”时期共享发展所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带领全体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涉及到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诸多内容。其中,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大现实意义。2015年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在1978年到2014年期间减少7亿,年均减贫人数1945万,贫困人口年均减少6.4%,贫困发生率下降90.3%,中国农村及边远地区贫困状况不断改善。截止到2016年3月,我国贫困人口在过去38年时间里减少了7.1亿,剩下的 5575万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也是最难走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在离建党一百周年也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未来三年时间里啃掉这一“硬骨头”、走完这“最后一公里”,如何从根源上彻底解决广大贫困地区贫困反弹的顽疾和贫困代际传递的问题,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前提和关键。为此,对当前推进共享发展而言,最为急迫最为紧要的任务就是要在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做到精准扶贫、精细减贫、精确脱贫,切实打赢扶贫减贫脱贫这场攻坚战,进而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油,为展现幸福中国形象助力。

参考文献:

[1] [美]乔舒亚·库珀·雷默.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M].沈晓雷,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9.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8.

[4]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2)

[5]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0.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1.

[7] 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0.

[8]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76.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新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习近平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