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古代绘画作品中的爱情

2017-02-10王玉玲

红河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丈夫爱情

王玉玲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安徽亳州 236800)

漫谈古代绘画作品中的爱情

王玉玲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安徽亳州 236800)

古代绘画作品中记录着许多生动感人的爱情故事,有记录、怀念、追忆,又有着欢愉甜蜜的心境写照。作品中物象背后呈现有凄美之爱、深沉之爱、无奈之爱以及令人称羡而不懈追求的伴侣式爱情,给后者无限想象的空间。

爱情;绘画;凄美;深沉;无奈;伴侣

爱情,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在人一生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从绘画作品中去细细品读他们的爱情,别有一番韵味,从中去窥探那时的他们是如何隐约、含蓄的表达他们深沉而又浓烈的爱情。画者或以爱情为主线,或于画作中呈现爱的甜蜜,或呈现一种因爱生怨的淡淡的含蓄的哀怨情愫。画作中丰富的意象许是画者内心言语的再现,许是对爱情的向往,许是对爱情的忠诚,许是对爱情的依赖,许是对爱情的怀念,又或许是对爱情的无奈。

一 朝露昙花,咫尺天涯[1]——凄美之爱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相互注视的星星没有彼此交汇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之间无处寻觅。”[2]爱情让人感动,让人悲哀,更让人痛彻心扉。号称“三绝”的杰出画家——东晋顾恺之,在其《洛神赋图》中,生动地刻画了曹植与洛水女神相恋但不能相聚的凄美,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画面中,表情肃穆的曹植,痴情地望着远处水波上的洛神,那个他思念已久的爱人,如今变成洛水女神的甄氏,心中似有千言万语向她倾诉,远处凌波而来,婉约动人的洛水女神同样痴痴地望着曹植。当四目相对,相对无言,惟有满腹哀怨却无以言表。二人的深情溢于画面,令人为之动容。人神有别的现实最终让落花有情,流水亦有意的他们无奈分离,空留下这万般的无奈、悲伤与浓浓的思念,纵然情真意切,却只能咫尺天涯。

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凄美的爱情故事不仅仅表现在神话题材绘画中,现实中也有同样的凄美爱情,比如马守真与王稚登。

晚明文人狎妓之风盛行,著名秦淮名妓——马守真,硬是凭借自身的努力与才智,成为一代名妓,虽“姿首如常人”,但绘画技艺却风靡江南画坛,尤以画兰最负盛名,世人称其为“马湘兰”。“六代精英,钟其慧性。三山灵秀,凝为丽情。”(王稚登在给马守真所著的诗集《湘兰子集》写的序中评价)正是对其才干的中肯评价,而她与风流才俊王稚登的爱情故事更是一时传为佳话。

马湘兰 《兰竹湖石图》 上海博物馆藏

二人相识于马守真的“幽兰馆”,共同的兴趣爱好,多舛的命运经历,让他们成为莫逆之交。王稚登经常光顾“幽兰馆”,并经常于马守真画作中题款,二人评诗论艺,关系也日渐亲密,经常于诗词绘画中借物抒情。马湘兰的画作《兰竹湖石图》中,王稚登在其右上方题诗,“一枝写出湘皋影,仿佛凌波解佩人。”王稚登借兰草赞美马守真的高洁,而马守真在画中画一株墨兰长于清幽雅静的草地上,旁边有竹石相伴,兰叶飘逸轻盈,竹子细劲挺秀,二者结合极为灵动。兰采用白描双勾,清雅脱俗,竹子用墨以没骨写成,兰竹巧妙结合,虚实相声,阴阳相携,画者正是借画中物象传自身意愿,希望二人能比翼双飞,共结连理。马湘兰痴心情系王稚登,又曾在一幅《兰草图》中题款,“一叶幽兰一箭花,孤单谁惜在天涯? 自从写入银笺里,不怕风寒雨又斜。”借兰花的幽寂无依,倾诉自己的心曲,传达愿意以身相许的意愿,但最终并没有得到答复。“……曾受到文学家王稚登的帮助,所以一度希望委身于王,但王不同意.”[3]78许是王稚登害怕自身的落魄难以给马湘兰带来幸福,又或许是害怕世俗的压力,不愿作出承诺,有情人终难眷属。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或许痴情女子只能借“……偶然拈笔写幽姿,付与何人解护持?”的诗句来寄情传思,传达内心的无奈了。痴情女子情比金坚,心系情郎,终生未嫁。并在王稚登70大寿之日,马守真花巨资买船载歌妓,前往苏州为王稚登祝寿,终因“宴饮累月,歌舞达旦”[4],积劳成疾,回来便一病不起,最后“病人燃灯拜佛,沐浴更衣,端坐而逝”[4]。以其生命的赞歌诠释了对爱情的忠贞。情郎王稚登也许只能在其著作《马姬传》中,抒发对痴心女子的思念与悔恨了。

相比王马之间错过的爱情,才子佳人冒辟疆与董小宛的婉转凄美爱情,也曾一度让人叹息。

冒辟疆,一个负是气节而又风流的才子,董小宛,才华出众,又能诗善画,才子佳人结成伉俪一时传为佳话。董小宛是多才的,在《秋闺词扇面》中,“无事无情亦非闲,孤心常寄水云边。”“多少深思书不尽,要知都在我心头。”留露对冒的情思;董小宛是幸福的,丈夫为自己赎身,过门后两人又恩爱有加,董小宛性格温顺,谦逊,与冒家上下相处的也很融洽。闲暇时,小宛与丈夫常于画苑书房中,作诗绘画,赏花品茗。然红颜薄命,小婉在28岁时,为照顾丈夫,染病身亡。临终手中还紧握丈夫为自己镌刻的“比翼”“连理”四字金钏。冒辟疆用血泪混着墨水写成的《影梅庵忆语》,表达对女主人公“拼将一命求知己”,刻骨铭心的爱的纪念,情感真挚而强烈。“今忽死,余不知姬死而余死也!但见余妇茕茕粥粥,视左右手罔措也。上下内外大小之人,咸悲酸痛楚,以为不可复得也。”[5]70相遇相知,却不能白头偕老,话语中尽是对逝者的留恋与万般不舍,也留下一段让人惋惜的凄美绝唱。

二 一生知己,款款深情——深沉之爱

深沉之爱的内涵,是没有过多的言语与华丽的表述,却能于心底真诚去体贴,宽容对方。明末清初著名才女——徐灿与丈夫陈之遴文学艺术上志气相投,感情和睦。二人常互相切磋,于诗、词中唱和风雅。后因政治牵连,陈之遴被皇帝革职“永不叙用”。无奈陈之遴眷恋于官场,后被迫降清。自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的封建大家闺秀——徐灿,深知对国家要坚贞的决心。降清意味着不忠,失气节。但“夫为妻纲”,妻子应顺从的道德规范,让徐灿不能直言,不能硬逼着丈夫自尽以求忠于前朝。政治上的分歧促使二人间隙越来越大,但识大体的徐灿始终未与丈夫有正面冲突。后陈之遴在朝廷遭同僚嫉妒、弹劾,被革职关押。徐灿作“五千四十有八”幅观音像为夫祈愿,如其中一幅《观音大士像》,题款,“戊戌仲春佛弟子徐灿敬写,祈太夫人福寿绵长”,虔诚,敬仰心跃然于画面。后呈递给皇上,皇上都被其善心感动,免其夫死罪。六年后陈之遴病死戍所,古人表达感情总是含蓄的、委婉的,或许徐灿对丈夫深沉的爱,后人只能通过留存的诸多观音大士像,才能深切体会到画者对丈夫的深沉之爱!

徐灿 《观音大士像》 浙江省博物馆藏

顺治十五年,清乾隆时期女画家——金礼赢与王昙的深沉之爱。金礼赢自幼习诗、书、画,才艺非凡,后嫁于举人王昙。虽是继室,但二人感情甚笃,志趣相投,常以诗、书、画互娱,游览于吴越山水间。丈夫世慕为狂,怀才不遇,潦倒一生。妻子甚为丈夫痛心,曾作二十五尊观音像为她的丈夫祈佑,可谓用心良苦。如二十二尊观音像轴中,用绵劲的线勾勒人物形象,配以古雅精妍的色彩,观音庄严静穆的神态跃然画面。旁边画一活泼可爱童子,观音虽静穆,但看向童子的眼神却溢满温柔爱意。古雅精致的意境,传达的正是妻子对丈夫深沉的爱意,宽容丈夫恃才傲物的个性,同情丈夫郁郁不得志的失意,祈佑丈夫可以遇到有识之人举荐,施展才华。

清末著名政治军事家、书画家,清水师统帅——彭玉麟与梅小姑的深沉爱情,也为世人传诵。彭玉麟,一生只专注一件事——种梅、咏梅,画梅、用情于梅,视梅为妻子,只因情系一人——梅小姑。曾经彭大元帅许诺青梅竹马的梅小姑“不负一生情意”。但父母的阻挠,世俗的羁绊,最终未能信守诺言,这让痴情的梅小姑相思成疾,最终病逝。小姑病逝的事实,让驰骋沙场的铁骨男儿懊悔不已,发誓画十万梅花纪念为爱殉情的爱人。年复一年,他做到了,用了四十年的时间,绘制了一万幅梅花来纪念梅小姑。万幅梅花,万首梅诗,笔笔含泪,字字生情,是彭玉麟对梅小姑痴痴柔情的寄托。如在其中一幅《梅花图》中款,“我是西湖林处士,梅花应唤作卿卿”“平生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唯有玉人心似铁,始终不负岁寒盟”,用“一生知己是梅花”的誓言,寄托了自己对梅小姑深沉的爱与思念。

彭玉麟《梅花图》

另有明末清初女画家李因与葛征奇的深沉爱情。葛正奇因李因的一句“一枝留待万春开”,遂异而纳之。[6]婚后,二人感情和睦,常诗画互酬。妻子善绘,每每作画后,葛征奇都会予以题跋。并盖有二人字号中各取一字组合而成的“介庵”印章(李因,号是庵,葛征奇,号介龛足见二人感情的深厚。)。李因常做燕子,以双宿双飞的燕侣来形容二人的情深。如在《水墨花鸟卷》之一的春季花鸟,富丽端庄的牡丹,双宿双飞的燕侣立于杏花枝头。后绘几缕柳条,垂丝海棠,整幅画面洋溢着温馨和谐的甜美画面,用以比喻夫妻二人爱情的美满。卷后都有丈夫葛征奇的题款跋语,诗画相映,足见夫妻二人伉俪情深。另外在《芙蓉鸳鸯图》《荷花鸳鸯图中》所绘亲昵相偎的鸳鸯,鸳鸯被称作爱情鸟,是爱情与婚姻的象征。李因屡屡以鸳鸯为题材,正是对丈夫葛征奇的真挚感情以意象予以抒发。后葛征奇不幸死于兵乱。李因瞬间孤苦无依,对丈夫的思念日益强烈,创作了大量的画作,来诉说相思之苦,并誓不用清朝的名号来纪念丈夫。《鸳荷图》中,画面画硕大的荷叶,下面只画一鸳,显得孤寂,苍凉。鸳鸯本为同命鸟,双栖双宿,现在画者只画一只,正是画者对丈夫深切思念的传达,也是内心悲凉无助的写照。配以一首伤感诗,“芝荷为衣,芙蓉为裳。双飞者翼,相比徜徉。”[7]73苍凉的意境,强烈的悲伤情愫,是画者内心悲痛欲绝的呈现,是以誓不再嫁的决心,是缅怀对逝去丈夫的思念。

三 幽居空谷,寂寞终老——无奈之爱

宫廷生活,本应是华服锦衣,尊贵奢华,但宫中的贵族女性,她们除了雍容富丽,华丽奢艳的宫廷生活外,爱情是否是惬意的比翼双飞,怡然自得呢?周昉笔下“曲眉丰颊”,雍容华贵的宫中贵妇人形象,其丰盈的体态,华丽的着装,处处彰显着大唐的气度。然而无论是其《簪花仕女图》亦或是《纨扇仕女图》都流露出慵懒的姿态,眉宇间尽是哀愁的情愫。为什么锦衣玉食,奢华的生活并没有让她们表现出太多的悠闲惬意?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语句,向我们揭示了答案。深宫给了她们华丽的外表,却锁住了她们的青春与欢乐,留给她们的是无尽的孤单与寂寞。千万个宫娥,嫔妃,身不由己来到后宫,最后落得被抛弃,被遗忘。这些哀怨的眼神,愁苦的深情是失宠妃嫔们受冷落后,凄苦寂寞生活的真实写照,折射的是古代女子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对不能把握住爱情的无奈。“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8],也许深锁后宫,寂寞终老才是最后的归宿。女为悦己者容,照镜梳妆,精心打扮,去祈求卑微的爱情,但青春流逝,因老色衰而失宠的女性比比皆是。唐寅笔下的《秋风纨扇图》,改琦的《秋风纨扇图》,陈洪绶笔下的《对镜仕女图》,沧桑的面容,惆怅的心绪,无力反抗的无奈,逝去的爱情,落得个幽居空谷,凄惨度日,寂寞终老的归宿。

陈洪绶《对镜仕女图》

薛素素,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美慧俊雅,文武双全。明代潘之恒曾说:“京师妓女王雪箫号文状元,崔子玉号武状元。而薛素素才技兼一时,名动公卿。都人士或避席自觉气夺。”[9]69这样一位才技出众而又美貌妍雅的女子在婚姻里并没有找到良好归宿,钱谦益曾在《列朝诗集小传》曾记录她“数嫁皆不终”。在嫁到沈家后,遭到丈夫遗弃,其创作的一幅《吹箫仕女图》,更是自身悲凉处境的生动写照。画面中一纤弱、孤寂身影,寂静的环境,凄美的箫声传来,空中似有呜咽声,让人不仅静气敛神,概叹这无尽的凄凉。同时又有一首自题诗,“良夜思君君不归,孤灯照客影微微,携来独枕谁想问?明月空庭泪湿衣。”凄婉的话语,寂寥的内心,诉说着对爱情的无奈,遇人不淑的惆怅。“挟弹调筝事事能,更驱烟墨写溪藤。若教配的鸥波婿,何减吴兴管道昇。”[9]69纵有万般才技,因为爱情的不幸,只能落得个“不知终于何处”的结局。

四 夫唱妇随,琴瑟和鸣——伴侣式爱情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琴瑟和谐,鸾凤和鸣”,夫妻间能够相互酬赏,感情相互交织,相互依恋,是无数伴侣舍命追求的理想境界。赵孟頫与管道昇,赵灵均与文俶,罗聘与方婉仪,汤贻汾与董婉贞,毛庆善与顾蕙,毛鸿调与恽冰,唐光照与吴淑娟,王启孙与曹贞秀,邹一桂与恽兰溪等,都是夫唱妇随,琴瑟和鸣——伴侣式爱情的代表。

赵孟頫与夫人管道昇,二人情投意合,夫唱妇随,常借艺抒怀。管道升自幼工诗善画、聪颖异常,与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赵孟頫,一见钟情,互生爱慕。才子佳人终成眷属,二人珠联壁合,共同切磋。赵孟頫才艺绝世,被元世祖相中,从此一路平步青云,仕途顺畅,夫人管道昇又才貌双绝,能诗擅画,二人相携游艺,成为一时佳话。管道昇绘画,赵孟頫经常予以润笔。管道昇曾画一幅《墨竹图》与丈夫,儿子——赵雍的墨竹一起合装成一卷,称为《一门三竹》,赵孟頫还美其名曰:“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亦奇事也。”[10]23家庭和睦的氛围展露无疑。如果不是夫妻感情深厚,在封建社会,女性身份地位的限制绝不会有此殊荣。管道昇在《竹石图》中,中锋画竹叶,用笔劲健爽利,竹叶苍润中见雄厚,其以笔法入画法,与丈夫所倡导的“书画本来同”的美学理论观点一脉相承,可见二人志趣,思想的相通与默契。后赵孟頫意欲纳妾,管道昇硬是凭借:“尔侬我侬,忒煞情多……”。的《我侬词》让赵孟頫明白心意相通、相知相守的重要,永没纳妾,且二人再无间隙。赵孟頫携夫人抄写经书,吟诗作画,荣辱共守、相濡以沫几十载,历史留存的画作见证了他们的非凡才艺,同时也见证了他们真挚的爱情。风云变换,带不走这对夫妻琴瑟和鸣的爱情。

汤贻汾与董婉贞二人感情甚合,但汤贻汾曾历任“粤东,山西,浙江各地的官,二人聚少离多。有一年寒冬,董婉贞因十分思念丈夫汤贻汾,便画了一幅《梅图》,寄给还在九江为官没归家的汤贻汾,并题诗《卜算子》,“折得岭南梅,忆著江南雪。君到江南雪一鞭,可是梅时节。画了一枝梅,没个谁评说。抵得家书寄与看,瘦人今日。”诗词绘画传达出对丈夫的思念,并以雪梅的坚贞雅洁抒发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丈夫读后即刻作诗一首寄回,互诉相思,宽慰妻子的孤寂情绪。后董婉贞《寄汤贻汾书》,希望丈夫早日归来。丈夫潘然醒悟,不再眷念于官场,夫妇怡情山林,于自然界中诗画唱和。《花果图》《梅楼合笔》成为他们夫妻爱情和睦的见证。

另有方婉仪与罗聘,丈夫为二人居所命名为“朱草诗林”,为妻子制作“两峰之妻”的印章,合作的《涉江采芙蓉图》正是夫唱妇随,爱情甜蜜的证明;恽冰与丈夫毛鸿调,“筑小楼,夫妻吟诗作画以老焉”,夫唱妇随,直至终;顾蕙与丈夫毛庆善《叔美》夫妇俩常联吟赏画,“时人以神仙眷属目之”。为我们留下了夫唱妇随,琴瑟和鸣的伴侣式爱情的生动见证。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他们的爱情无疑是最真挚,美好的。画者借画作委婉、含蓄的抒发对爱情的向往,对往事的缅怀或是记录才子佳人浓烈爱情,亦或是对逝去爱情的遗憾与无奈,留下的画作,也给后世更多想象的空间。

[1]树下野狐.搜神记——刹那芳华曲:第一卷[M].长沙:人民出版社,2015.

[2]泰戈尔.世界上最远的距离[M].深幻,王立,译.泰戈尔诗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3]李洪强.青楼名家书画风流[N].中国商报,2003.

[4]王秀琴,胡文楷.历代名媛书简:卷三[M].长沙:商务印书馆,1941.

[5][清]冒襄,等.影梅庵忆语[M].岳麓书社,1991:70.

[6]葛征奇.新世纪万有文库:续竹笑轩鸳吟草:第六辑[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7]李湜.李因和其《荷鸳图》轴[M].文物,1997(4):73.

[8]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M].北京:新华书店,2011.

[9]曹清.香闺缀珍——明清才媛书画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69.

[10]潘文婷,管道升书画艺术研究——管道升、赵孟頫书画互惠影响之探讨[D].锦州:渤海大学,2014:23.

[责任编辑刘贵阳]

On the Ancient Chinese Painting Works of Love

WANG Yu-ling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Bozhou Teachers College, Bozhou 236800,China)

ancient paintings record many vivid and touching love story, records, memory, recall, and has a sweet and happy mood portrayal, behind the images in the works presented a beautiful love, deep love and helpless love and envy and unremitting pursuit of partner love, retained the painting, to the infinite imagination space.

Love; Painting; Beauty; Deep; Helpless; Partner

J22

A

1008-9128(2017)01-0098-04

10.13963/j.cnki.hhuxb.2017.01.028

2015-11-16

王玉玲(1986-),女,山东临沂人,教师,研究方向:美术理论和民间美术研究。

猜你喜欢

丈夫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为什么丈夫总这样偏激?
我丈夫是得抑郁症了吗?
丈夫做事先斩后奏为哪般?
爱情两个字好辛苦
爱情让我们直立行走
男女平等得看丈夫的良心好不好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
爱情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