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教学能力的提高

2017-02-09刘新刚

魅力中国 2016年27期
关键词:转变观念新课改

刘新刚

【摘要】每位教师实质上都有其教学观念,犹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念一样,正是这种教学观念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在新课改的进程中,转变教学观念是每位教师都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观念;转变;内容

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首要的是教育教学观念转变。作为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教学观,才能运用好教材,才会掌握好新的教学方法,才会运用好现代的教学手段,达到课堂教学预计的目的。这就涉及到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本文仅就此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要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中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程的开发者,是教学策略的实施者。《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定位是“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是说课堂教学教师不是唯一的主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转播者,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启蒙者;不仅是课程的开发者,也是促进学生开发课程的引导者;不仅是教学策略的实施者,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也就是说,学生是语文课堂的真正主人。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必然带来教学过程意义上的真正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师生双主体互动、平等参与、平等对话的教学原则,在改变自己教学方式的同时,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上来。教师以尊重、理解、相信学生为前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1.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相互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个不会合作的人是不会把事做好的。让学生学会合作,教师要尽可能的尊重学生,尽可能的要求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实现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另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诱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其重点,一是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也就是创造氛围、空间;二是精心组织学习活动,要首先组织好自学,核心是让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要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再就是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全面实施教学目标。努力创设有效的合作学习情境,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构建,在这种组织、建构中,逐渐提高语文素养,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学习语文。

2.倡导引导、点拨为主的教学理念。

中学语文课堂中,要淡化教师的讲授,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师的讲,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联结之处、过渡之处,表达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和“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学生的自主学习,应是变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要勇于并善于将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自主学习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教学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放下“架子”,走下讲台,放弃权威,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互合作、共同交流,特别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三、要转变教学的评价方法

1.评价要具有多样性。

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而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传统的语文评价重单一轻综合,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轻学生。教学评价始终没有形成科学的可操作的体系。在新的课程改革的挑战中,我们从实践中悟出:评价内容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过程既重视过程又重视结果;评价形式要教师、学生、家长相结合;评价方式提倡等级评价和描述评价相结合。

2.评价要重视过程。

传统教学中,往往是考什么教什么,考试决定教学,这是一种结果导向。现在是把人们的关注点引导到注重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不能仅仅追求结果,更应当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应当追求过程与结果的统一。突出强调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这一变化从传统评价的误区走向教育评价的新突破。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生成长记录等,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潜能、不足以及发展的需要。要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变化和进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条件下,课内还是语文学习的主渠道。因此,广大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如何让学生在课内打基础,在课外求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课堂教学的真正理想目的。

猜你喜欢

转变观念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