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实证研究

2017-02-08陈金平周馥郁

关键词:总成绩英语课程大学

陈金平,周馥郁

大学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实证研究

陈金平,周馥郁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科学的学习评价方式,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武汉学院2015级学生历时一年的形成性评价实践探索为基础,统计分析形成性评价成绩、终结性评价成绩和总成绩之间的关系,探讨形成性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严格落实形成性评价和进一步加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效结合的思路。

大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实证研究

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和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Assessment)”[1]。

相较于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新型评价方法,更聚焦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呈现的行为、成绩、情感、态度、策略等多方面,是基于对学习者日常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2]。形成性评价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点的多媒体教学中尤为重要。关于形成性评价的术语表达很多,如档案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3]、课堂评价(Classroom Evaluation或Classroom-Based Evaluation)[4]、学校评价(School-Based Assessment)[5]、学习评价(Assessment for Learning)[6]等,但最为广泛的是形成性评价。

一、形成性评价的含义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价方式主要采用终结性评价,根据考试的分数来判断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这种评价方法导致学生将考试作为学习英语的目的,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难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达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形成性评价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进步的评价,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最科学的评价方式。

国内关于形成性评价的实证研究和实践性探索成果还不够丰富,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和评价项目的阐释上,创新度不够,缺乏对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指导。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形成性评价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形成性评价最终仍以分数呈现,只不过从期末的卷面分数变成了平时成绩的分数,容易导致学生片面追求分数。第二,评价项目缺乏实操性。教师对于学生的具体表现,比如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动力是否充足、学习方法是否得当、学习进步是否明显等,都是凭印象给分。由于有些班级人数过多,教师难以做到对每个学生的每项表现都给予客观的评价。第三,评价方式缺乏多样性。由于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一名教师一般带4个自然班级,约200名学生,每周上16节课以上。一些较好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如课堂测验、作业批改、课堂Presentation等)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二、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实践

以武汉学院为例,其大学英语课程从2015级开始实施形成性评价,改为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考核包括考勤及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文背诵情况、自主学习成果展示4个方面,各占10%。这种评价方法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和拓展学习结合起来,加强了对学生形成性学习的管理和监督。

(一)考勤及课堂表现

教师在课堂上采取不定期抽查和上课提问等方式来检查考勤。课堂表现主要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上课回答问题的情况来决定。具体实施方式主要包括:随堂对话表演、鼓励学生上台演讲、小组讨论、用英语口头复述文章主要内容、小组展示Free Talk。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决定话题、展示形式、人数、内容等,小组形式包括对话、故事、笑话、诗歌等。

(二)作业完成情况

教师根据每单元的单词、句型、语法重点来布置作业,包括预习复习、与课本配套的习题等。教师为不同基础的学生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如单词朗读、写作练习等。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制作英文个人主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平时作业中加入对四级词汇的考查,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现有词汇量,还可以结合考试技巧的讲解来提高学生的四级通过率。

(三)课文背诵情况

教师抽查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检验学生晨读的效果。每个单元共有2篇文章,其中Text A作为必背文章,Text B作为选背文章。学生要能够流利地背诵全文,并且发音标准。每个单元检测一次。

(四)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学生要采取多种自主学习方式,包括晨读、课外阅读、听说练习、写作练习、朗诵比赛等。具体检验方式包括口头陈述、书面报告、课堂Presentation和作文等。自主学习主要有以下特点。

1.重视课外阅读

作为知识输入的重要一环,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为学生介绍丰富的阅读资源,包括经典教材《新概念英语》、英文报刊、杂志、简写版小说和网络上的双语新闻等,并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写读书报告,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利用现代化的学习工具

教师为学生介绍学习英语的微信公众号、App、英美报刊在线资讯、CNN Student News网站等,并要求学生记录有用的短语、句型等。学生可以借助有道云笔记或者印象笔记等软件,随时随地快速查阅记录的学习资料。学生还可以将笔记用手机拍照,通过QQ或微信发给教师查阅。

3.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教师不规定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基础去探索、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检验的方式也可由学生决定,如报名做口头展示(即用英文推荐、介绍自己喜爱的英语学习资讯,包括英文电影、电视剧、歌曲、文学作品以及网络资讯等)、提交读书报告等。

三、研究发现

2016年7月,经过一年的实践,对武汉学院2015级非英语非艺术专业本科生的大学英语期末成绩进行了抽样分析,试图找出开展形成性评价的效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主要采用比较法,将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成绩、终结性评价成绩和总成绩进行比较,试图找出其中的逻辑联系。在不进行任何干预的情况下,随机抽取10名教师上报的期末成绩报告表,对形成性评价成绩(40%),终结性评价成绩(60%)和总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将所收集的数据通过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10名教师共带40个自然班级,786名学生。将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成绩、终结性评价成绩和总成绩3项分别划分为优秀(≥90分)、良好(80~<90分)、中等(70~<80分)、及格(60~<70分)和不及格(<60分)5个等次。计算每项分数的百分比。

形成性评价成绩、终结性评价成绩、总成绩对照表如表1所示。由于终结性评价成绩是期末笔试试卷的卷面成绩,相对比较客观,教师不能根据主观意愿随意给分。从统计数据来看,终结性评价成绩比较符合一般考试的正态分布规律:高分和不及格的学生较少,中等和及格的学生较多,不及格率达到15.2%。总成绩在整体上提高不少,尤其是优秀比例上升到8.7%,良好和中等比例也显著增加,不及格率降低到3.8%,但整体上仍然呈正态分布。造成总成绩比终结性评价成绩整体上增加的原因是由于形成性评价成绩的调节。形成性评价成绩没有呈现正态分布,而是从高到低依次降低,尤其是优秀比例占到76.7%。

表1 形成性评价成绩、终结性评价成绩、总成绩对照表

四、讨论与建议

形成性评价成绩没有呈现正态分布,而是普遍偏高,没有与终结性评价成绩以及总成绩互相吻合。可见,形成性评价明显具有调节成绩的作用。形成性评价分数普遍偏高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形成性评价成绩不是在期末考试之前上交,而是待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之后,由老师一并汇总、上报。有些教师事先未完全记录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成绩,他们可能会为了让学生及格,根据期末考试成绩而临时补登形成性评价成绩。第二,形成性评价成绩占总成绩的40%,对学生最后的总成绩具有较大的影响,而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无法调节,所以有些教师在进行形成性评价时,普遍较松,尽量给高分,以保证最终的及格率。第三,部分教师在进行形成性评价时,更看重学生的能力或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而不是以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成就和达到的能力水平为依据。第四,不少教师希望学生在网上评教时能够给自己较高的分数,所以在形成性评价时也给学生较高的分数。

为了将形成性评价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其作用,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不少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认为会无形增加他们的工作量,所以各项考核任务没有完全落实。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操作意识。学校应对形成性评价带来的额外工作量给予一定的补助。

第二,形成性评价成绩应该在期末考试之前上交。这更能真实反映出学生平时的表现和所取得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形成性评价分数不受期末考试成绩的影响。学校可以要求教师平时就将形成性评价成绩上交给教研室主任,待期末考试结束之后由教师本人汇总,而教研室主任负责抽查教师汇总的形成性评价成绩是否与前期上交的一致。

第三,要加强形成性评价的及时反馈。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加强过程管理,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督促学生改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及时将形成性评价成绩反馈给学生本人,让学生知晓自己取得的进步与问题所在,以便改进,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并利用所收集的信息对教学进行判断和决策,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态度、方法和策略,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课程体系的目标[7]。形成性评价是一种科学的评价方式。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切实提高学生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真正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2.

[2]金艳菊,洪丽.中国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10年应用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15(2).

[3]WEIGLE SC.Assessing writ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2-15.

[4]ANGLO T A,CROSS K P.Classroom assessment techniques:a handbook for college teachers[M].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1993:1-56.

[5]WOOD R.Assessment and testing:a survey of research[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10-37.

[6]BLACK P,HARRISCN C,LEEC,etal.Assessment for learning:putting it into practice[M].Maidenhead:Open university press,2003:63-74.

[7]金艳.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元评价[J].中国外语,2010(1).

(编辑:刘姝)

G642.3

A

1673-1999(2017)01-0118-03

陈金平(1973—),男,硕士,武汉学院外语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周馥郁(1984—),女,硕士,武汉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

2016-09-18

武汉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大学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估模式探索”(JY201523)。

猜你喜欢

总成绩英语课程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全国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举重锦标赛顺利举行
谢文骏与刘翔110m栏分段成绩与总成绩的灰色关联度对比分析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飞镖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