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朝特务比“悬镜司”更狠?

2017-02-08杜宇峰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武陵刺史皇帝

◎杜宇峰

南朝特务比“悬镜司”更狠?

◎杜宇峰

在电视剧《琅琊榜》中,“悬镜司”权势熏天,一手策划了赤焰军谋逆案,害死了一代贤王。“悬镜司”的历史原型其实就是南朝的“典签”,连皇室子弟都对他们畏惧三分。

刘宋孝建三年(456年),出身士族的宗榖出任豫州刺史。宗榖本来还想有所作为,但是他的所有决定,典签都不赞成,结果什么也做不成。宗榖哀叹道:“我都快六十岁了,为了国家拼了老命,好不容易才当上了州刺史,却被一个小小典签欺凌至此,真是打脸啊。”

南齐南海王萧子罕有一天要出去游玩,出发之际被典签拦住了。南海王回到家,扑倒在母亲的怀里大放悲声:“儿子我贵为王爵,竟然连移动五步的自由都没有,这和囚徒有什么区别呢?”

邵陵王萧子贞身患风湿,听人说熊油可以医治,便向厨师讨要,厨师面露难色说:“王爷,这典签没在,我实在不敢私自给您啊!”最终邵陵王也没能得到熊油。

武陵王萧晔脾气很大,任江州刺史时数次冒犯典签。典签当众放话:“我现在就进京去见皇帝,等我从京城回来,江州刺史就换人了!”随后典签在齐世祖面前对武陵王大加毁谤,而武陵王真就被免去了刺史之职。

典签的骄横,激起了王爷们强烈的反弹。荆州刺史、巴东王萧子响好勇尚武、性情暴烈,有时候看到谁不顺眼,就用拳头把自己的车鸾擂得震天响。齐武帝永明八年(490年),萧子响搞起了“衣服换武器”—让汉人的能工巧匠做了几件锦绣长袍、短袄,打算去和少数民族换点新式武器玩玩,结果被典签密报,萧子响一气之下杀了典签。

齐武帝闻之大怒道:“这个萧子响是要谋反啊!”不料,大臣戴僧静在下面放声道:“诸侯王们都要造反了,岂止巴东王?”齐武帝忙问缘由,戴僧静说:“这些藩王本是皇族贵胄,但是每天都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成了阶下囚。他们吃一截藕,喝一杯水,都得经过典签批准,如果典签不在,就只好整日忍渴挨饿。各州郡都知道有典签,而不知道有刺史,陛下您说,他们能不反吗?”然而这个状况并没有改变,典签的势力仍旧如日中天,直至齐高宗萧鸾时发展到巅峰。

萧鸾在篡位前就已经权倾朝野,并对诸藩王展开大屠杀。而杀手们大多正是各位王爷身边的典签。典签柯令孙接到萧鸾的命令去诛杀建安王萧子真,萧子真吓得钻到床底下。被柯令孙硬拽出来后,萧子真叩头如捣蒜,只求不死,情愿为奴,但照样被柯令孙一刀了结。此外,衡阳王萧钧、江夏王萧锋等治世能臣也都惨死。

把典签之恶发挥到极致的萧鸾坐上皇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大幅度削弱典签的权力。因为他亲身体验过典签在诛杀诸王过程中的穷凶极恶,怕以后自己的儿孙充当藩王之时,典签们还是如此骄纵而不可控制。结果典签大批被杀被逐。

编 辑 / 灯 火

受“九品中正制”的影响,南朝士族门阀的子弟单凭血统就可以稳坐高位;而皇族诸王独霸一方军政,往往有分疆裂土之势。为了辖制这些人,皇帝只好把目光投向了平民阶级—寒人。刘宋中叶,皇帝更是用寒人出身的心腹充当典签派往各地。典签本来是处理文书的五品或七品小吏,但是他们在皇帝的支持下,权力日益膨胀,到后来,各州镇的重要事项,必须他们同意才能实施。而且典签每年要数次回京向皇帝报告地方军情政情,刺史在皇帝心目中的印象,全凭典签一面之词。因此,出身士族或皇族的刺史都非常畏惧典签。

猜你喜欢

武陵刺史皇帝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皇帝需要帮忙吗
女皇帝
皇帝怎么吃
The Establishment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BaShu in the Tang Dynasty
『武陵追梦』湖南省文艺家采风创作活动艺术作品选
自作诗《武陵追梦》(书法)
武陵晨曦
公事公办,私事私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