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家园
——上海市文明村、金山区张堰镇建农村

2017-02-08柳丽萍

上海农村经济 2017年9期
关键词:金山区村民农村

■柳丽萍

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家园
——上海市文明村、金山区张堰镇建农村

■柳丽萍

金山区张堰镇建农村,古时曾称墙门里,地处金山区张堰镇西南,是全镇9个村中唯一的纯农业村。村域面积3.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30亩,下辖17个村民小组,拥有680户住户,人口2230人。近年来,先后获得“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卫生村”“上海市平安示范小区”“上海市美好家园示范村”等市级荣誉称号。自2016年本村明确了创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工作目标后,建农村坚持以田野追梦、创新发展,建设美好家园为主线,立足村情,一步一个脚印积极开展争创活动,向着“清洁的环境村庄美、富裕的日子生活美、文明的村民心灵美”的美好愿景努力,不断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一、多措并举改善人居环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一)建设乡风文明埭

在12组周家埭,通过统一晾衣架、洗衣板、“小三园”(小菜园、小果园与小花园)、小篱笆和宅前绿化的建设绿地,使周家埭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区级“三园”建设示范点。他们建立了宅基公约,形成了“六个一”的长效机制,每季度一次小型文体活动或比赛,半年一次送戏到宅基,深受村民欢迎。如今文明埭建设已延伸到全村4个片区17个组,彻底打通服务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落实了村民的自治共治。

(二)打造金山区首个村民公园

2015年,村民公园还被评为金山区社会建设创新项目。公园内设有中心文化广场,东西坐落两座凉亭,安装了健身器材,铺设健身步道367米,并融入了法治元素,成为集健身、休闲、娱乐、普法宣传为一体的村民家门口公园。还在村民公园300米范围内建成了党员劳动实践基地、农耕文化体验基地、老年活动广场、300米休闲木栈道等景观绿化。

(三)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开展村庄改造,对全村农户房屋进行墙体白化,对村老年活动室、村卫生室等翻新。做好环境综合整治,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3000多平方米。开展农村生活污水纳管工程,涉及农户670户,真正实现污水有序排放。启动河道整治工程(一期)项目,主要对蒋家港河、胡家浜、沈家浜及沈家浜一条新开支河、两条现有支河进行整治,全长约4.49公里,构建岸绿景美的美丽家园。

二、以村级农场建设为平台创新农业转型发展

(一)创建党员劳动实践基地

开发了“创业园”“丰产方”等项目,由党员干部和种植能手带头领办。尤其是梨树园,由村干部们亲自打理,已从前期的12亩扩大到40亩,产量产值不断提高,对村级经济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效应。基地被区委组织部命名为金山区党员干部实践培训基地,目前正在申报市党员干部实践培训基地。

(二)村集体农场让村民变身“五金农民”

村民们用487.68亩土地入股组建集体农场。除了能拿到土地流转费,还能根据农场的效益得到二次分红,即在集体农场打工有一份“薪金”,多余的房间租出去有一份“租金”,土地流转后收入一份“流转金”,自留地种点蔬菜瓜果卖一下有份“现金”,二次分红还能领到“股金”。现在,村民都成了“五金农民”。

(三)招贤纳才带动农业致富之路

青年党员辞去外企白领工作来到建农村创业,承包了25亩土地栽种草莓,创建了党员先锋示范草莓园。墙门草莓基地被区妇联评为2014-2015年度金山区“双学双比”示范基地。目前,建农村已建成梨树园、草莓园、葡萄园、蔬菜园、村民公园和农耕文化实践基地,形成“五园一基地”农业特色产业新格局。

三、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契机打造休闲、人文、宜居的生态农村

(一)文体活动记住乡愁,提升幸福感

2016年,建农村别出心裁举办了一场以田头为赛场、村民为主角的第一届村民运动会。运动会上12个村民喜闻乐见的项目,不仅接地气,还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上至古稀老人,下至青春少年,都在亲身参与中体会到了运动的乐趣,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建农村还组织开展了全民修身“十个一”活动,具体包括举办一期全民道德培训、编纂一本村民修身手册、举办一届村民运动会、开展一次亲子活动、制定一条家风家训、参加一次百姓学堂讲座、争做一名小广播嘉宾、参加一次志愿者活动、演讲一个修身小故事、争做一个最美村民等活动。村里组建了两支舞蹈团队,其中青年舞蹈队排演的《万泉河水》被邀请参加了张堰镇的“三下乡”文艺巡回演出。2016年建农村木兰拳操队参加了上海-浙江横店国际木兰拳邀请赛,荣获木兰拳单项赛金奖。

(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

2016年,建农村举办了百名母亲进课堂活动,让妇女同志们在学习中提高,在交流中改进,尽快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业型的“三型母亲”,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半边天”。改造村综治服务站,以“多元合一”的创新机制,将综治、就业、助残、司法信访、安全、志愿服务等工作职能整合到一体,形成了“一门式”窗口服务,实现了惠民、为民、便民的服务群众新格局。建立志愿者服务站,招募志愿者100名,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多元化志愿服务。开通建农小广播,在主要路口安装了50只室外大广播和494台数字广播,用方言制作了建农村新闻、书记说事、主任评星、村民议事、半月农事和健康养生等六个节目,以传递农村生产生活正能量。

(三)乡风文明道德美,塑出和谐新景象

最近,建农村已成立两个“睦邻点”,为村宅里的老人过集体生日,让老年人感受到“邻里胜远亲,互助互关心”的真挚情谊,帮助老年人消除沮丧感、孤独感。自开展“创先评星”评选活动3年来,共评选出最美家庭8户,最美村民8名,八星级文明户11户。在评选中也涌现出了许多新人、新事、新气象。建农村先后向全村征集家规家训、家风家语901条,修订并推行《村规民约》、《宅基公约》、《建农村困难家庭补助实施办法》、《建农村规范用电安全管理办法》等,以法建制,民主管理,以德治村,充分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创建的自党性。

四、民主自治,以点带面

彻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建立党建服务站点

在村委会设立“心联鑫”党建服务站,落实专人负责窗口接待、热线咨询、民情民意收集、远程教育管理等各项工作。在乡风文明埭设立“党埭汇”党建服务点,建立党建长廊、党建工作展示栏等阵地,对村党组织基本情况、党建服务站点网络、党建工作特色项目、优秀典型人物等进行集中展示。

(二)成立王大姐说事堂

建农村创新机制,在村宅里设立妇女议事堂。通过三五漫谈等随意说事的形式,让邻里的小矛盾、小纠纷、小隐患在基层被化解,走出了一条以妇女议事会为主线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村民自治之路。

(三)注重发挥四支队伍作用

建农村实行党小组长管理一条路,村民组长管理一个组,妇女组长管理一条河道,文明埭埭长管理一个宅基。通过细化机制,落实责任,以点带面,全面铺开,使广大村民积极投入其中。与此同时,通过多方面、多角度挖掘综合素质较好的年轻人,吸引热心为民服务的年轻党员、回乡大学生、退伍军人,为文明创建出勤出力。3年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2次,参与人数2526人次。□

(作者单位:金山区张堰镇建农村村民委员会)

猜你喜欢

金山区村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上海市金山区龙泉学校 从传统走向未来,成为祖国新一代接班人
谁最重要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我与风的故事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