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氏柴葛解肌汤治疗妊娠外感发热临床观察

2017-02-08郑加陈华徐琳陈一帆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外感葛根黄芩

郑加 陈华 徐琳 陈一帆

(福建省宁德市中医院妇产科,宁德352100)

陶氏柴葛解肌汤治疗妊娠外感发热临床观察

郑加 陈华 徐琳 陈一帆

(福建省宁德市中医院妇产科,宁德352100)

目的对陶氏柴葛解肌汤治疗妊娠外感发热的疗效进行临床研究。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药物为柴葛解肌汤,对照药为扑热息痛。观察2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为(20.15±2.13)h,对照组退热时间为(25.65±5.36)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发热及其他症状的改善有较好疗效,对发热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为70%、96.6%,优于对照组的47%、80%。2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均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陶氏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妊娠外感发热是有效、可靠的。

陶氏柴葛解肌汤;妊娠期;外感发热

孕妇合并外感几率较非妊娠妇女高,可表现为发热、鼻塞流涕、头痛咽痛、畏寒乏力、咳嗽。大多数抗生素对孕妇有一定影响,且急性呼吸道感染70~80%为病毒引起,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好[1]。孕妇大多不愿轻易用药,但妊娠外感不同一般的普通感冒,如果诊治不及时,用药不合理,就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尤其病毒性感冒对胚胎影响较大,有时孕早期感冒或发热与某些出生缺陷的发生有关[2]。物理降温及冷敷有一定效果,但病情易反复,疗效往往不佳。相对而言中医药在这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以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妊娠外感发热3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1年2月—2015年2月本院诊治妊娠期外感发热的患者60例,年龄19~42岁,妊娠均在28周以内,以鼻塞、流涕、咽痛伴发热就诊,体温均大于37.5 °C,最高达39.5°C。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就诊时发热程度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中医内科病诊断疗效标准》[3](符合妊娠及感冒的双重诊断)。外感发热的诊断标准:①体温在38°C以上,或波动在37.5°C以上者。②兼有其他外感症状或体征。③发病急,热势高,病程短,变化快。④有感受六淫外邪或温热疫毒的病史。所有病例病程均在48小时以内,超声提示正常宫内妊娠。排除不能接受中药治疗者,有心、脑、肝、肾严重并发症及意识障碍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扑热息痛0.5 g,1日3次,3 d为1疗程。

1.3.2 治疗组以柴葛解肌汤加减,药用:柴胡9 g,葛根12 g,黄芩6 g,生石膏6 g,羌活3 g,白芷3 g,白芍6 g,桔梗3 g,甘草3 g。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热服,早晚分服。3 d为1疗程。

1.4 疗程2组均治疗3 d后统计疗效。

1.5 疗效标准疗效判定标准,参考国家中药管理局《中医内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发热的疗效判定:①痊愈:治疗24 h内体温恢复正常且无反复。②显效:治疗24 h内体温降低≥1°C以上但未至正常。③有效:治疗24 h内体温降低0.5~1°C但未至正常。④无效:治疗24 h内体温降低不足0.5°C。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数值变量正态分布资料采用(x±s)进行统计描述,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进行统计描述,统计分析采用秩和检验;分类变量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结局采用PP分析(per-protocol analysis)。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退热时间为(20.15±2.13)h,对照组退热时间为(25.65±5.36)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发热及其他症状的改善有较好疗效,对发热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为70%、96.6%,优于对照组的47%、80%。2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均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对发热的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女子妊娠之后阴血聚下以养胎,若肌表卫外不固,每遇冬春之际,风热或风寒之邪侵袭肌表犯肺,肺气失宣则易致感冒诸症。因其“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体质特点,风寒之邪每易热化,故导致妊娠发热。西医上认为因妊娠期在胎盘产生的激素参与下,孕妇体内各系统发生一系列的生理性变化,其中上呼吸道粘膜增厚、充血、水肿,使局部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常伴有发热[4]。但由于处于妊娠的特殊状态,孕妇因担心所用药物对胎儿有影响,对中西药药物治疗的安全性顾虑颇多。扑热息痛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解热镇痛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儿科首选解热药,其有效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的合成及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传导而起到退热镇痛作用。妊娠妇女如有需要也可应用扑热息痛,在设对照组的人体研究中,未显示该药物有胚胎毒性,孕妇可安全服用。但扑热息痛治疗剂量范围窄,用药只要超过这个范围(推荐剂量),就有可能发生毒性作用,造成对肝脏的损害乃至急性肝衰竭。

《内经》云:“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提示妊娠期间有病则当治疗,这样对孕妇和胎儿均有益处。相反有病不医,一味担心药物对胎儿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则不但会贻误病情,还会对孕妇胎儿产生不良后果[5]。柴葛解肌汤方剂来源于明代陶华撰著的《陶氏伤寒全书》,此方由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本方所治之证,以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为辨证论治要点。本方证病在肌表,为太阳、少阳、阳明三经合病,当以辛凉解肌,兼清里热治之。方中柴胡味微苦,性微寒,入肝、胆二经,气味俱薄,轻清升散,解表退热,解肌透邪;黄芩,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主治秘诀》云:“其用有九,泄肺经热,一也……安胎,九也。”朱丹溪言:“黄芩、白术乃安胎圣药,俗以黄芩为寒而不敢用,盖不知胎孕宜清热凉血,血不妄行,乃能养胎,黄芩乃上中二焦药,能降火下行……”。柴胡、葛根解肌清热,治疗太阳经证,为君药;羌活、白芷散表邪而治头痛,黄芩、石膏清泄里热,治疗阳明经,共为臣药;白芍、甘草酸甘敛阴,以防疏散太过;桔梗宣利肺气;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为佐药。甘草又能调和诸药并为使。《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对于本方是如此认为:“此方得之葛根、白芷,解阳明正病之邪,羌活解太阳不尽之邪,柴胡解少阳初入之邪。佐膏、芩治诸经热,而专意在清阳明。佐芍药敛诸散药而不令过汗,桔梗载诸药上行三阳,甘草和诸药通调表里。”综合全方的作用,既能散邪,又能清热,是一首辛凉解肌,兼清里热的方剂,不论邪在三阳与否,凡是表现为表邪未解,里热又盛的症候,即可考虑应用。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柴胡中的柴胡皂甙具有解热又能抑制多种病毒和细菌作用,标本同治,对外感、内伤所致高热均可奏效,用后热退平稳,大多数患者于24小时内体温退至正常,无反跳现象,亦可安全用于孕妇及儿童。2010年,陈聪[6]通过实验验证了柴胡与葛根配伍具有解热、抗炎、抗自由基损伤等作用,并研究出最佳配伍比例为柴胡:葛根=4∶5。同时对柴胡与葛根配伍的药的退热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可能与降低血清中IL-1β(白介素-1β)、MPO(髓过氧化物酶)、i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O(一氧化氮)等的含量和活性有关。黄芩主要含黄芩甙,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抗微生物及解热作用。以上诸药合用具有抗菌、抗病毒、退热之功,对各种感染性发热都有非常好的疗效[7]。李宗芳等[8]采用柴葛解肌汤加减(加炒苏子、金银花、蒲公英)与扑热息痛分别治疗外感发热50例。结果显示,柴葛解肌汤组总有效率(98%)远高于扑热息痛组总有效率(7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后出汗与不出汗直接影响疗效,凡出汗者临床症状消失快,效果好,退热后很少有体温复升现象。故运用本方重在取汗,汤药宜热服频服,以利发散祛邪。若服药后汗出热退身凉,提示表邪已解,不必尽剂。若服药后汗出不畅,寒热未退,说明表邪未解,药力不到,需继服,以微汗出热退为度。柴葛解肌汤加减为治疗妊娠外感发热的有效药物,方中各药性平和,治病不伤胎,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尤其在缓解发热方面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丘和明.中医内科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325.

[2]李智文,任爱国,刘建蒙,等.孕早期感冒或发热与常见体表出生缺陷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6,17(5):279-282.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

[4]宋珊瑚,文萍,叶新平,等.羚羊角口服液对孕妇上感的退热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19(4):391-392.

[5]江苏新医学院.中医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 019.

[6]陈聪.柴胡葛根配伍退热机理的实验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0.

[7]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4-36.

[8]李宗芳,姜云香.柴葛解肌汤治疗外感发热5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0,29(8):539-540.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ao's Chaige Jieji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xogenous Fever Pregnancy

ZHENG Jia,CHEN Hua,XU Lin,CHEN Yifa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Ningde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jian Province,Ningde 352100,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ao's Chaige Jieji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xogenous fever pregnancy. 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30 cases)and control group(30 cases).The treatment group used Tao's Chaige Jieji decoction,and the control group used paracetamol.The curative effect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Rseults The antipyretic tim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20.15±2.13)h and(25.65±5.36)h,respectively,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fever and other symptoms,the treatment had better curative effect.The cure rat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70%and 96.6%,respectively,whic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47%and 80%of the control group,respectively.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 Tao's Chaige Jieji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xogenous fever pregnancy is effective and reliable.

Tao's Chaige Jieji decoction;pregnancy;exogenous fever

10.3969/j.issn.1672-2779.2017.02.042

1672-2779(2017)-02-0093-02

:李海燕本文校对:陈华

2016-07-11)

猜你喜欢

外感葛根黄芩
黄芩苷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张永新: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葛根抗肿瘤潜在机制探讨
黄芩苷脉冲片的制备
均匀设计法优化葛根半仿生提取工艺
运用葛根汤治疗痤疮经验
葛根煨制前后的止泻作用及机理
刘永业主任中医师治疗顽固性外感头痛经验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
金碧清热汤治疗外感高热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