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饶阳县:“四个强化”推动合作社转型升级

2017-02-07河北省饶阳县农工办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7年10期
关键词:四个强化全县规范化

河北省饶阳县:“四个强化”推动合作社转型升级

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是农业大县,也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拥有197个行政村30多万人,大部分是农业人口。为加快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近年来,饶阳县把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列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作为大力实施农业转型升级战略、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创新服务,精准扶持,因社制宜,助推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各类合作社如雨后春笋,响应时代呼唤,纷纷破土而出,迅速成长壮大。一个个合作社如同一座座金色的桥梁,连接起“小农户”与“大市场”,成为带领农民“组团”闯市场、实现增收致富的“主力军”和“领跑者”。

目前,全县共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824家,其中蔬菜水果类合作社427家,葡萄类合作社76家,粮食类合作社168家,养殖类合作社69家,农机合作社34家,其他合作社50家;5家合作社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社,16家合作社被认定为省级示范社,28家合作社被认定为市级示范社。全县合作社入社成员7.6万户,实现产值60多亿元,带动农民增收8.05亿元。工作中,饶阳县突出4个强化,用好4种力量,着力打造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走出了一条强社富民的合作共赢之路。

强化政策扶持,激活发展动力

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饶阳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意见》《饶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乡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贷款、工商税收、项目立项、发展用地等各个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对当年新晋升为国家及省市级示范社、新注册农产品商标、新认定省级名牌产品、新通过绿色有机认证(认定)的,都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每年都评选10家运作规范、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给予表彰奖励。通过把扶贫资金向扶贫合作社定向投放,有力地支持了贫困村主导产业的发展。制定出台了《饶阳县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多次举办“农金对接”活动。2017年以来,3家金融机构与4家合作社签订了贷款意向,贷款总金额1893万元。

强化规范服务,挖掘内在潜力

在合作社发展中,饶阳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工作重心由促进规模扩张转移到强化规范化建设上来。一是加强政策法规指导。县、乡分别建立了合作社辅导员制度,从合作社登记注册、建章立制到生产经营方向,每个环节都有专职辅导员全程跟踪指导,并坚持对合作社理事长等带头人定期进行相关法规和业务培训,使合作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得到较好落实,合作社与当地棚室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了有机结合,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二是明确细化工作标准。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饶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标准》,对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进行量化、细化,全面落实“三化、四有、五统一”(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运作规范化;有固定场所、有民主管理章程、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有健全的财务制度;统一采购农资、统一生产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包装、统一产品销售)的规范化运作标准。三是营造浓厚发展氛围。组织工商、农牧、林业、农开、扶贫、人行等部门,定期举办政策法规咨询、参观观摩、政策技术信息发布、播放电视专题片等活动,大力营造了全社会支持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

强化主体作用,壮大整体实力

工作中,饶阳县切实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让合作社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力军”的作用更加突出。一是突出合作社在产销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及标准化生产培训、管理技术培训等活动,不断提高规范化运作的水平。全县300余家果蔬类合作社,全部实现了生产投入品采购供应、标准化生产和技术、产品质量检测、品牌包装和销售、产品绿色有机认证的“五统一”。以向阳合作社为试点,重点推广了熊蜂授粉、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黄板诱蚜等20多项生防技术,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率已达70%,生产出了真正“不打农药的蔬菜”。和谐果蔬专业合作社成为北京京客隆、物美、北国、“全兴大菜篮子”等超市的稳定供货基地,年供应蔬菜品种30多个,供货量2400多吨,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全县近30家合作社与京津等地多家大型超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日供蔬菜500吨以上,在全省蔬菜示范县中一直名列前茅。二是突出合作社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领军作用。以县蔬菜行业发展联合总社为总揽,进一步加强了产品标准化生产与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为30家蔬菜示范社免费配备了果蔬质量检测仪器,建立了生产者自检,农牧局和联合总社定期抽检及交易市场随机抽检相结合的产品质量监管机制,实现了对产品质量的无缝隙全程监测、监管,全县果蔬产品抽检合格率一直保持100%;依托党恩、盛辉、绿景等合作社,顺利进行了“智慧农业综合管理平台建设”课题研究,并与河北省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及衡水学院等科研教学单位合作,把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化自动化系统、质量追溯系统和远程信息综合展现系统成功整合为一套智慧农业综合平台,在绿景、党恩、盛辉、惠祥等12家合作社推广应用,有效提升了合作社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三是突出了合作社在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名片作用。饶阳县经常组织农牧、林业、工商、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开展“标准入棚室”“服务到棚室”活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以合作社为载体,全县共认证无公害蔬菜产品37个,无公害蔬菜基地27万亩;认证绿色产品22个,绿色生产基地12个;有机产品17个,有机生产基地7个;注册“固康”“晶莹”“众志成悦”等果蔬商标34个,其中“晶莹”“固康”“饶康”“仙韵”等商标被评为衡水市知名商标,“晶莹”牌商标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晶莹”牌果蔬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县蔬菜行业发展联合总社申报的“饶阳葡萄”“饶阳甜瓜”两个品种,已经通过了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此外,饶阳县还以主干道路沿线的60余家特色突出的合作社为依托,打造农业采摘旅游AAA级景区。

强化模式创新,提升改革活力

面对农村改革的新形势,饶阳县注重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采取新举措,积极探索合作共赢新模式,推进全县农业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合作社自我发展提升模式。规模大、效果好、带动能力强的春光葡萄、兴吾水果、和谐蔬菜、祥湾蔬菜、五谷丰蔬菜等合作社,在加强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分别增建了冷库,新增了蔬菜快运车,完善了合作社市场设施,拓展了工厂化育苗、棚室施工、农民技术员输出等生产服务领域,并在增加市场销售人员、发展电子商务和产品远程调拨销售上进行了成功探索,多次帮助兄弟县市的合作社联系销售产品,同时实现自身的做大做强。二是区域化联合模式。自2011年成立全县蔬菜行业发展联合总社以来,团体成员已由最初的121家蔬菜合作社,发展到目前的300余家,联合总社在组织产品宣传推介、开展农超对接、协助开展标准化生产、研发推广智慧农业综合平台、示范推广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筹备举办节会及项目推介、招商引资等方面,均发挥了牵头抓总重要作用。三是公司与合作社协同发展模式。推动合作社由松散的利益联结方式向更为紧密的公司化生产分配方式转变。一方面,由农业公司领办农民合作社,利用合作社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助力农业公司发展,如绿景、党恩、友良等7家合作社都是由农业公司领办的;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工商资本,先后对路昭、盛辉、惠祥、罗兜等8家合作社进行了公司化改造,合作社负责组织成员通过土地、劳动力、棚室等多种方式入股公司,不仅获得了稳定的收入,同时也获得了更高的生产效益和更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党恩蔬菜合作社成员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入股众悦公司,流转土地3200亩,成员除可获得土地股金收入和务工收入外,年底还可享受企业15%的利润分红,2016年成员每亩入股土地分红增加到600元,该公司2014年已在石交所成功挂牌上市;路昭蔬菜专业合作社引入工商资本成立兴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合作社发展成员300户,成员享受土地租金、劳动力入股和超产奖金三重收入,户均增收3.5万元。

(河北省饶阳县农工办供稿)

猜你喜欢

四个强化全县规范化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以“四个强化”为抓手全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