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剧《红高粱》中戴九莲形象分析

2017-02-05王秦郝梓宏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红高粱女性主义

王秦++郝梓宏

摘 要:电视剧《红高粱》在播出的时候已经距同名小说发表28年。作为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献礼,著名导演郑晓龙集结演员周迅、朱亚文、于荣光等一众多明星大腕儿,以电视剧的艺术形式重新演绎小说经典《红高粱》。电视剧《红高粱》既有对原著剧情的改造,又有对原著精神的继承。郑晓龙导演除了延续原著中戴九莲充满生命力的人格特征,还在戴九莲身上注入了新的诠释。电视剧《红高粱》展现出戴九莲个性解放、独立自主、敢爱敢恨、深明大义和巾帼不让须眉的抗日女英雄的女性主义特征,对现代妇女仍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红高粱》 戴九莲 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J9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62-02

1 引言

莫言小说《红高粱》经过多次的改编经久不衰,与戴九莲这个富于生命力的角色有很大的关系。是这个鲜活的人物使《红高粱》这部作品成为经典,甚至可以说是电视剧《红高粱》再次热播的重要原因。通过对电视剧《红高粱》的再次解读,分析戴九莲这个传奇人物的个性特征,探究这个人物的经典性和她身上闪耀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可以作为对小说《红高粱》研究的补充,丰富莫言小说人物形象的研究。

戴九莲是个性解放的先驱,独立自主的妇女典范,其敢爱敢恨深明大义的性格和爱国的热情更是让人敬佩。戴九莲的这些个性与现代女性的特点有很多吻合的地方,深入研究其个性特征,对现代女性的生存状况有一定启迪。而且对电视剧《红高粱》中人物展开研究也是对之前原著和电影研究的补充。

2 电视剧《红高粱》的改编

2.1 电视剧《红高粱》对原著剧情的改造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在1986年给文坛袭来了一股夹杂着粗野而又具有生命活力的高粱风,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关乎人性的赞歌,一曲可歌可泣的抗日悲歌。2014年,长达60集的电视剧《红高粱》的播出引起了强烈反响,给国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人物形象,印下了抹不掉的爱国豪情。

电视剧《红高粱》对原著的改造首先体现在人物视角的转变。要把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改编成既让观众喜欢,又表现出强烈民族特色的电视剧,就需要对文本中的人物角色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原著《红高粱》中是以余占鳌的男性视角为切入点,进行整个故事的叙述。“但是电视剧《红高粱》中却一改先前的风格,以剧中的女主人公戴九莲(九儿)的女性叙述视角为切入点,从而串联起来整个故事。”[1]长达60集的电视剧要在对叙事艺术的基本规律的遵循之上再去改编小说的整体结构,并且对整个故事进行补充。

其次,电视剧《红高粱》在故事情节上也对原著进行了较大的改编、扩充,充满了浪漫情怀。“这部电视剧从整体上来说是部抗战剧,但是看过之后又觉得抗战不是这部剧表达出来的主要内容。编剧赵东苓说要表现出来以九儿为核心的单家,以余占鳌为核心的高密土匪和朱豪三为核心的县衙摒弃私人恩怨、共同抗日的烟火气息。”[1]电视剧在全力挖掘这三个人物关系的张力,进而呈现出非常精传奇、生动和精彩的一面。电视剧《红高粱》中增加了“前传”部分,比如九儿出嫁前的生活的描写。她原本是单纯的、相信爱情的女孩,剧中的九儿的第一次出场是在小桥流水的小河边,她爱慕着“识文解字、眉清目秀、知冷知热的好夫婿,”[2]躺在她心爱的人身边给他剪头像。结果经历了一系列波折后,她成长为一个个性非常鲜明的女人。“九儿还会做扑灰年画,还会刺绣,绣出来的喜鹊‘像要飞出来一样,这样的一种形象较之原著更有一份生动灵性在里边。”[3]电视剧中的58个角色也都是性格鲜明的、活生生的人物,而不是一个个简单的符号。

2.2 电视剧《红高粱》对原著精神的继承

电视剧《红高粱》在精神气质上保留了莫言先生原著中那种强悍、狂野、旺盛的生命力,在“我爷爷”“我奶奶” 身上旺盛的生命力和红高粱的精神一脉相承。在《红高粱》这部作品中,莫言让我们看到了一片片生机勃勃、一望无际、而且让人血液沸腾的红高粱。红色是生命的象征,它既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也象征鲜血和死亡。在这个充满野性的高粱地里,“我爷爷”和“我奶奶”进行了野合,同时也是这片高粱地,“我爷爷和日本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争,“我奶奶”则为了保全大家,英勇牺牲自己,把她的鲜血洒在了这片高粱地里。很多动人的故事都以这片一望无际的高粱地为背景。电视剧《红高粱》中也把这种赞美原始生命力、赞美那种无所畏惧、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这就是红高粱的精神,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

3 传奇女人戴九莲性格的形成

3.1 艰苦贫困的家庭背景

“戴九莲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短暂、真实而又精彩。”[4]她的性格是由社会和家庭两个大背景形成,尤其是她艰苦贫困的家庭背景。戴九莲十八岁时已经长的鲜嫩茂盛、水分充足,她也有属于自己的一份纯真爱情。可惜她摊上一个落魄地主,好赌好贪的爹戴老三,和一个不学无术同父异母的哥哥戴大牙。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落魄的家庭和蛮不讲理的父亲,亲梅竹马的张俊杰父母坚决不同意九儿和俊杰的婚事,所有的一切冲突致使九儿和俊杰产生了不可化解的矛盾。令人寒心的亲情和同样令人这样寒心的爱情都迫使九儿不得不坚强起来。这是一种逼迫,逼迫着自己去成长。艰苦贫困的家庭造就了九儿独立自主的性格,与余占鳌的爱情纠葛更是将九儿的敢爱敢恨体现的淋漓尽致。

3.2 抗日浪潮的时代背景

《红高粱》的故事发生在清王朝末期,抗日战争的大时代背景下。当时的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所有人都必须遵循古老的社会风俗和传统的宗法戒律。九儿从小生活在一个闭塞的环境中,虽然高密县城没有便利的交通,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没有像张俊杰一样去外地上大学,增长见识,可是她依然清楚的知道什么是民族仇恨,什么叫保卫自己的家乡,所以她作为一个桥梁联系着土匪头子余占鳌、县长朱豪三和具有谋略的张俊杰这三股力量。他们三个一个有勇、一个有权、一个有谋,所以九儿想方设法让他们化解矛盾,消除个人恩怨,以大局为重,联合抗日。九儿从坚强、独立自主、充满魅力的年轻女性成长为一个深明大义、巾帼不让须眉的抗战女英雄。

4 戴九莲形象的女性主义探讨

4.1 个性解放的先驱

戴九莲是电视剧《红高粱》中的核心人物,整部剧中的所有情节和人物的设置,都是围绕她来进行的。《红高粱》以不畏生死、敢爱敢恨作为整个故事的基调,用大量的笔墨渲染了九儿如红高粱般的农民般的朴实风格,并展现了她一步步走向个性解放的心路历程。

戴九莲的一生不拘小节,不辞小让,敢于反抗、斗争,充满了生命的张力。九儿不是一个传统的“贤妻良母”,和中国人心中典型的妇女形象截然不同。她打破了传统的约束,充满了野性、灵性。她什么都可以做,只要她愿意。在和亲梅竹马的张俊杰得不到家人认可时,她毫不犹豫的选择和张俊杰私奔,并且想用自己的手艺在青岛养活自己和俊杰,这体现出她根本不在乎封建礼教束缚,只想追求自己的真爱。在剧中她回娘家骑驴回家的姿势也与常人不同,她没有按照那个年代女性骑驴的规矩那样双腿并拢放在驴的侧面,而是像男人一样把毛驴的脊梁夹在了她的双腿之间。而且在和余占鳌在高粱地火焰般的野合后,她骑着毛驴在高粱地里轻快的走着,脸上洋溢的是一种似春风般温暖的笑容,这种笑容是她对爱情的渴望,那种对自由的向往。九儿是一个对自己的人生有追求,对自己爱情有追求并且能够自发的支持同时代女性的新型女性角色。

4.2 独立自主的典范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女性没有自己的地位,从没有做过自己真正的主人,一直是男性的附庸和奴隶,更不用说和男性有平等交流的机会。在电视剧《红高粱》中塑造的戴九莲却与众不同,她不仅是一个性解放的先驱,更是妇女独立自主的典范。

九儿还未出嫁时就没有父母兄弟可以依靠,她的父母不但没能给她提供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湾,反而用她去给单家冲喜,换了几十银元和几头骡子,而不管对方是一个即将死去的麻子,她的哥哥亦是对她嫂嫂言听计从,从不帮助九儿。她非常坚强,而且有自己的想法。九儿当街喊冤,并在朱豪三准备罚她100鞋底子的时候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适时的讨好了朱豪三夫人,认朱县长当了干爹。而且当九儿嫁到单家时,为了把单家的酒打出去牌子,在青岛畅销,九儿不顾众人的反对在酒坛上贴标签,创稳了自己高粱酒牌子,让单家的酒远销山东。她用她自己的智慧和才干,细心的把单家的烧酒作坊打理的井井有条,单家的生意蒸蒸日上,所有的这些她都没有依靠任何人,包括她的干爹朱豪三和男人余占鳌。在遇到困难时,她自己宁愿一个人在深夜里低声哭泣,也没有一点点弱者的气息表露在外,在外人面前永远是坚强的站立着,是妇女独立自主的典范。

4.3 敢爱敢恨深明大义

封建礼教和毫无生气的伦理标尺,永远都禁锢不了崇尚自由和热爱生命的心灵。对于戴九莲来说她所做的所有一切生命的行为都是她内心真实的表达,她的整个身心和人性都是自由和生机的。

九儿敢爱敢恨的性格着重体现在对张俊杰和余占鳌两个男人身上,要爱就认认真真地爱,被伤过之后就断得彻彻底底。俊杰是九儿的初恋,她们真挚的爱在受过欺骗之后九儿毅然选择了彻底放弃,即使最后知道了真相,也觉得他们俩是有缘无分。俊杰受到过高等教育,而九儿从没有受过任何教育,他们的很多思想都有冲突,余占鳌和九儿一样敢爱敢恨,有着原生态的野性美,他对九儿的爱炙热而又狂野,不顾一切,没有任何负担,或许她和余占鳌才是真正的缘分,这样的爱才适合她。

九儿深明大义的性格在剧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当戴大牙强奸妇女被俊杰发现要枪毙时,她苦苦相求后知道无果,而且确实是自己哥哥犯了军规,不罚难以服众,于是便含泪告诉哥哥一路好走,自己会照顾好嫂子。最后她用泼辣而又深明大义的言行劝余占鳌大义灭亲,不让他为难。在朱豪三设计让恋儿带走琪官威逼余占鳌现身,一举剿灭时,是九儿奋不顾身的跪在了余占鳌面前说琪官没救了,为了以后的大局一定不能去。九儿在跪下的那一刻内心煎熬是普通女人所不能忍受的,痛失女儿而又要保全自己丈夫的隐忍让人很是佩服。九儿的爱是炽热的,同时她的恨也是入骨的,但在面临许多重要的抉择时她都可以深明大义以家国为重,这充分的显示了九儿过人的智慧和力量。九儿不愧是一个传奇女性。

4.4 巾帼不让须眉的抗战女英雄

戴九莲虽然是一个女流之辈,但她绝对巾帼不让须眉。电视剧《红高粱》通过抗日战争这一过程来体现九儿的聪明、英勇和坚强。余占鳌成为抗战英雄也离不开九儿的帮助,九儿是他精神的支撑,坚强的后盾。在抗日初期,各路人马分散,朱豪三对余占鳌有偏见,余占鳌心中的兄弟情节让他难以原谅朱豪三,余占鳌又因为各种原因误解张俊杰,他们三个所有关系的桥梁就是九儿。九儿为了以大局为重,多方劝说,最终让三人联合起来共同抗日,保卫自己的家乡高密。

面对敌人,九儿从来没有妥协过,所以在最后看见余占鳌的军队溃败时,她在告诉儿子以后一定要像他爹一样英勇抗日后,毅然决定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余占鳌他们的平安和日本军队的全军覆灭。当她用优美而又悲凉的歌声去一路引开日军时,她满脑子都是余占鳌和他一步步走来所经历过的一切,就像九儿自己唱的一样“高粱熟了红满天,九儿我送你去远方……”随着九儿点燃高粱酒,一个个酒坛子爆炸声响彻天空。九儿用她的生命换来了余占鳌和豆官的生命,也挽救了整个高密县城的老百姓,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抗战女英雄,用生命谱写了一部经典的光辉史诗。

5 结语

通过对电视剧《红高粱》中戴九莲的人物形象分析,可以看到郑晓龙导演的《红高粱》既有对原著的改造,比如人物视角的转变和对故事情节的补充,也有对原著红高粱精神的继承,红高粱自身独特的狂野、奔放和旺盛的生命力是整部剧所蕴含的精神。戴九莲性格的成因有多方面的因素,不仅受家庭这个小环境影响,还受到社会整个大的环境影响,从而形成了九儿个性解放、独立自主、敢爱敢恨深明大义和巾帼不让须眉的抗战女英雄的品质。总之,戴九莲是一个传奇女性,她身上闪耀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完全超越了封建的束缚。她的许多个性特征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对现代女性的生存状况有一定启迪。

参考文献:

[1] 郑洁.电视剧《红高粱》“红”出新特色[J].新闻研究导刊,2015(2).

[2] 言.莫言文集卷1红高粱[M].作家出版社,1995.

[3] 吴慧丹.从电影到电视剧:《红高粱》中女性意识的渐变[J].视听解放,2015(1).

[4] 张帅.一个传奇的女性-戴凤莲[J].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当代小说(下半月),2011(1).

作者简介:王秦(1991-),女,汉族,山西省临汾市人,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专业。

郝梓宏(1993-),女,汉族,山西省吕梁市人研究方向:学科教育(语文)专业。

猜你喜欢

红高粱女性主义
莫言与“红高粱作家群”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浓墨重彩”推动场面变形与结构流动——以评剧《红高粱》为例
论日本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近代史诗传奇巨制《红高粱》
红高粱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探索《红高粱家族》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