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地下水资源的特性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2017-02-04张明贵

甘肃农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特性水资源污染

张明贵

(甘肃省临泽县水务局平川水利管理所,甘肃临泽 734205)

探究地下水资源的特性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张明贵

(甘肃省临泽县水务局平川水利管理所,甘肃临泽 734205)

地下水是我国宝贵的水资源,也是人们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领域对水资源需求量呈现前所未有的高度,供需矛盾突出。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成为当前水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地下水资源特性分析入手,并将此作为基础探讨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措施,旨在为我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和参考。

地下水资源;特性;合理开发;利用

相比较南方,在地表水资源较少的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且地下水资源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系统平衡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近年来,我国地下水资源开采量迅速上升,以缓解水资源供需关系,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忽视了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造成严重浪费、水质污染等现象。故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特性及其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进一步认识我国地下水资源特性,且更好地指导我国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

一、地下水资源特性分析

(一)可再生与不可再生特性

地下水资源使用中可以重复利用,形成循环系统,具有可再生性。但地下水还表现在不可再生性,如果超过自然生产量,会引起供需矛盾,便视为不可再生性。基于自然角度来看,水资源能够滋润土地,促进植物生长,是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因这种特性,为地下水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适度开发和节约用水,是水资源资源持续利用的关键[1]。地下水资源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如果水资源位于地表,便不能够再生,在使用时要充分考虑节约与污染防治。地下水所处的环境具有特殊性,存在于基岩缝隙当中,能够通过物质转化而成,但是需要的时间较多,故难以验证其存量。

(二)系统特性

地下水与地表水共同构成了水系统,如果降雨频繁,地表水储量会增多,此时检测地下水水位也会随之上升。地下水所处的位置深度较大,与地表之间存在明显的隔水层。如果水位上升,含水层中的水分也会增加,与地表之间距离也会因此缩小。反之,干旱季节时,地表水存量与正常年份出现差异,需要汲取其他水模块进行补给,以保持系统具有平衡性。可见,地下水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特性。基于该特性,在开发时,势必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开发前要充分考虑相关影响因素,以此来保证水资源利用科学性。

(三)变动特性

水资源变动特性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来说,影响因素涉及环境气候特征、人为污染等,对此,在开发利用阶段,应强调资源变动性特征,采取灵活性管理方式和方法,将风险隐患降至最低[2]。随着作物种植面积、绿化率提升,源于降水、灌溉水对地下水补给量日渐减少,但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20世纪80年代,我们开始重视对水资源进行评价,同时我国农业产量也随之增加,意味着更多份额的水分被蒸腾和消耗,更多的地下水补给将会在包气带被截留。如果依旧采用原来计算方式计算水资源,并将此作为依据进行平衡和规划,将会出现决策性错误。

二、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措施

针对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要充分尊重地下水资源特性,制定科学的开发和利用方案。

(一)合理规范资源,遵循多水源补偿利用原则

针对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我们要树立水资源保护意识,对地下水资源开发进行合理规划。针对已经出现过度开采现象的地区,应创造有利条件,实施压缩策略,严禁不合理增加开采量现象的发生。对于地下水资源开采和补给均衡地区,应尽可能采取相应措施维持现状,避免不合理开采现象的出现。再者,针对具备充分地下水资源开采地区,应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在遵循开发原则的同时,适当增加开采量,通过对不同水资源情况的开发,能够逐渐推动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

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水资源紧张,故在地下水资源开发中,要遵循多水源补偿利用原则,实现对水资源有效控制。如充分利用雨水,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后满足灌溉需求[3]。通过不同水源的补给,不仅能够补充地下水资源匮乏,且能够提高对各类水资源的利用率。而针对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可以实施跨流域调水,弥补地下水过度开采。

(二)改良园林灌溉设施,重视地下水污染治理

城市化建设中,公共场所等设施都会以水资源形成景观,其中园林景观对水的利用量较大,为了避免对地下水资源开发产生不良影响,可以对其灌溉方式进行改进,推行节水灌溉方法,同时,还可以根据植物特点、种植方式等设计综合性灌溉系统,不仅能够促进植物生长,营造和谐、良好的环境,且能够节约更多水资源,从根本上突破人工灌溉的弊端。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园林景观呈现规模化发展,故针对园林的设计应尽可能考虑非常规水的使用,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多消耗,从不同角度节约地下水资源。

目前,我国水资源污染情况日益严峻,进一步削弱了地下水资源。因此重视地下水污染治理非常必要。在具体工作中,要及时发现和切断污染源,对已经被污染的水体进行有效控制,通过注入化学聚合物、促生剂治理已经污染的水体。同时,还应积极研发和推进治污技术,指导和跟踪污染治理活动[4]。此外,国家相关部门还应成立专门机构,做好各项开采、利用计划,注重水资源污染早期预警工作,最大程度上保障地下水资源安全性,使其能够持续发展。

(三)构建生态水利工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生态水利工程作为水利工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统保护功效,且能够将水流于的生态与调控等各项工作有机整合到一起,以此来协调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现象,使得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更加科学、合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愈发能够意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性,踊跃参与到节水工作当中,从而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消耗。

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水资源形势严重性并对工业、城市生活用水收费标准进行了调整,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积极完善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势在必行,从经济层面上加以制约,针对不同需求用户实施不同的收费标准[5]。如针对生活、农业用水标准应适当降低,而针对工业、贸易用水,要适当提高收费标准,制止工业用水铺张浪费现象的出现,以此来保障群众利益。管理工作应组织人员进行管理,避免出现管理交叉现象的产生,以免在管理时出现摩擦,影响工作有效性的提升。

综上,根据上文所述,地下水资源是我国宝贵的资源,由于我国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且人均占用量较少,更需要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避免对现有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协调水资源供需关系。在实践中,国家相关部门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多水资源特性的分析和把握,将此作为基础对水资源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对水资源进行规划,并积极创新不同的水资源利用形式,如构建生态水利工程、改进灌溉方式等,通过对不同水源类型的开发,弥补地下水资源不足现状,不断提高对水资源利用率,从而促进我国社会各领域长足发展。

[1]任家民.试论地下水资源特性及其合理开发利用[J].民营科技,2016,(7):23.

[2]赵立平.地下水资源特性及其合理开发利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12):182.

[3]王宇.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方案探究[J].能源与节能,2013,(6):75-76+83.

[4]尤晓磊.浅谈地下水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究[J].科技风,2013,(10):250.

[5]魏丽.农业发展对于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影响探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3,(7):184.

(编辑:魏翔)

P641.8 文献识别码:A

1673-9019(2017)06-0058-02

2017-3-13

张明贵(1975-),男,甘肃临泽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管理、生态环境安全与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特性水资源污染
水资源(部级优课)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色彩特性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进一步凸显定制安装特性的优势 Integra DRX-5.2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