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诚信问题的危害及其治理对策

2017-02-04闫姣娜王竹

财经界·学术版 2016年24期

闫姣娜+王竹

摘要:会计诚信是一个社会关注度高的普遍问题。失真的会计诚信信息影响国家宏观管理,对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波及整个社会稳定。本文对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做出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诚信危害 公司治理生态 政府管制 道德资本

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常进行交易的重要保障。我国现阶段会计诚信问题较严重,让人触目惊心。完善政府管制手段方式、健全公司治理生态、创新道德资本融入人力资本的教育方式是我国治理会计诚信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一、会计诚信问题是个社会问题

会计诚信的社会性使其涉及物质生活领域和道德范畴,与物质内容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会计诚信根植于社会,引领社会不断进步,带动经济不断发展。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社会发展呈现信息化、网络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经济领域各种力量此消彼长,各种利益深度博弈,社会变革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种经济的大格局下,会计失信问题触目惊心。特别象银广夏、大庆联谊、蓝田公司、PT红光等会计诚信问题引起人们普遍关注。无独有偶,在世界的其他地区,比如施乐公司、世界通信公司、安然公司等国外上市公司会计诚信问题也很突出。会计诚信问题一度成为社会诚信问题的焦点。

目前,国内企业和与国外上市公司一样面临会计诚信问题的考验。经济和管理遭受会计信息缺乏诚信的侵害较为严重,百害无一利。如果上市公司披露会计信息时存在虚假和失真,则影响面更大更广。公司存在着的会计信息诚信性失真和上市公司会计诚信问题社会各界可谓深恶痛绝,口诛笔伐。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起步转型的当下必须从教训中汲取经验,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会计信息是管理业绩评价的基础,是社会财富合理分配的标准,是市场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依据。企业编造虚假会计信息获得巨大收益,造成诱惑,阻碍了信用机制的实施。企业只有把重视自己的声誉象对待企业生命一样,追求长远效益,放弃短期效益,才会保证信用机制得以实施。

二、会计诚信问题的危害

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常进行交易的重要保障。会计诚信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囊括道德资源和经济资源。因为“互利”和“共赢”是现代市场经济会计诚信的两大重要特征。失真的会计诚信信息将使债权人和投资者偏离正确的预、决策,影响国家宏观管理,对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波及整个社会稳定。

(一)危害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是商业信用危机。在经济领域中,制假贩假使人痛恨。中国市场交易中由于缺乏信用使得无效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占有一定比例,致使经济指标失真,影响国家经济政策偏离实际。二是企业信用危机。现有体制机制下,由于我国对企业没有信用考评记录,一些企业管理者虚增利润用以应付上级管理部门的业绩考核;采用编造虚假资产负债和利润表欺骗银行取得贷款;报税时向税务局提供亏损的财务报表偷逃税款。三是质量信用危机。宣传产品的广告中存在夸大产品功效欺骗消费的现象,产品质量没有保证,消费者屡屡上当,由于诚信缺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

(二)危害投资者的利益

证券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的透明,由于一般投资者主要靠分析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数据进行投资。有些上市公司管理层为获取私利,错误提供财务报表的重要信息或有意忽略交易事项,歪曲财务报告,编造虚假信息控制利润。会计报表的数据失真导致提供给投资者错报的财务报表数据和有意识疏漏的其余揭示,堵塞了投资者获取信息的确定性,误导投资者分析思路,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成为空谈。作为最大的投资者国家,损失更为惨重。

(三)危害会计人员自身

在我国市场经济机制和法律还没健全和完善的情况下,有些管理者谋取私利钻法律的空子,要求、授意、指使会计人员做假账编假表。也有个别会计人员道德意识淡薄,经不起利益诱惑,脱离道德的约束,同流合污弄虚作假。由于诚信的缺失使会计认定和解除受托责任的职能不能有效发挥,不可避免地造成社会经济恶疾。2001年,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为银广厦事件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涉事的注册会计师违反法律法规受到严惩。会计人员应该立足岗位,真实、准确、完整的反映会计信息。坚持准则,准确无误地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按时编制和报送财务会计报表。会计人员必须顶得住压力和诱惑,不受外部干扰,依法办事,操守为重,坚持准则。

三、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

会计诚信问题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各界可谓深恶痛绝,口诛笔伐。会计诚信问题的治理势在必行。

(一)完善政府管制手段方式是重塑会计诚信的必要条件

遏制会计诚信问题,提高政府管制手段是保障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必要条件,可以加大会计诚信问题的边际成本。监督相关环节缺失,监督环节没有贯彻始终,应有的作用发挥得不正常,出现虚假的会计报告也很难发现。只有联合会计诚信体系与监督环节,才能形成完整的会计诚信监督体系。一是启动差异调查报告制。对比分析企业会计信息,如果与以前年度或同行业企业存在较大差异,对企业会计诚信情况要进行调研,为监管会计诚信提供依据。二是推行监督信息通报制。联合证券监管、税务、财政、工商等部门进行会计诚信稽查,发布监督信息,对企业实行会计诚信信息全方位监督。三是建立企业会计诚信绩效评价体系。定期分析评价企业会计诚信情况,分行业分级考核管理。在网站、微信等媒体公布评价结果,作为政府扶持,给予企业优惠政策的参考指标,促进企业努力提升会计诚信水平。督促评价为低等级的会计诚信企业加强诚信建设。

(二)健全公司治理生态是重塑会计诚信的关键

一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制约监督机制,切实健全审计委员会和建立董事等组织机构;不断完善激励奖惩措施与业绩评价机制相结合,规范财务管理,杜绝短期行为;实现相互制衡的股权关系,做到科学管理、明确责任,通过持股结构的调整使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障。二是创建企业会计诚信环境。政府部门把税务、物价、工商、证券监管部门等反馈的企业诚信信息及时公之于众,增强银行、企业等部门的沟通交流,使失信行为无处藏身,增强宣传教育的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会计诚信缺失的问题。三是强调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协调与沟通 。借助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在注册会计师独立于被审计企业的情况下,增强企业内审人员与注册会计师交流,减少因审计费用的降低而忽略必要的审计环节,保证审计结果。

(三)创新道德资本融入人力资本的教育方式是重塑会计诚信的基础

通过培训和宣传加强会计人员诚信教育,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一是培训内容上要丰富诚信教育载体。通过收看会计诚信典型案例专题片,参观诚信教育展览,诚信教育报告会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对会计从业人员开展警示教育培训,知晓会计失信行为危害,树立会计诚信意识。二是加大宣传会计法律法规。运用互联网平台,微信公众号、组织报告会等宣传诚信教育,学习会计诚信缺失行为的危害,预防诚信脱轨。三是树立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式下,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对传统思维中的这种惯性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市场的发育,对道德的社会作用进一步再认识。改变传统的道德教育的空洞的说教教育方式,加大人力资本所有者会计失信行为后的负效用成本。四是建立健全会计人员诚信档案系统。建立会计诚信数据库,加强诚信档案管理,通过网络系统采集会计人员的信息,并对守信和失信基本情况进行记载,实行网上查询和动态监管,使会计诚信成为单位聘用、政府考核、人才调用、绩效评比奖励的依据,促进会计诚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