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手段

2017-02-04李永利

财经界·学术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内控管理防范措施财务风险

李永利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在企业管理中对内控机制和财务风险管理有更高的要求。由于企业具体管理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管理现状不容乐观,风险类型比较多,增加了企业管理难度。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内控管理工作,将风险防范措施落实到实处。本次研究中以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管理现状为基础,结合企业具体运行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内控管理措施和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企业 内控管理 财务风险 防范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经营管理面对很多问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提升自身管理能力是关键所在。考虑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以及其他问题,在具体管理阶段要做好内部管理工作,强化企业防范财务风险能力,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四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比较多,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是摆在财务人员面前的难题。

一、企业内控管理概述

在企业整体管理过程中,整体影响因素比较多,内控管理作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保证企业财产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内控管理阶段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规范管理制度,对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详细包括:环境管理、风险评估管理、信息沟通管理等方面。

在具体管理阶段做好内控管理有助于企业实现升级发展,企业会计信息比较多,各类考核资料丰富,针对资料的复杂性,只有做好内控管理工作,才能实现信息的对应化处理。在内控管理过程中,企业将相关责任划分到个人身上,能保证各项工作程序的完整性和有序性。此外企业涉及到经营活动和生产活动比较多,详细包括:资金管理、物资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只有具备完善的内控管理系统,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企业内控管理的有效落实有助于企业方针的顺利实现,同时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保证。

二、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现状

企业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对于企业整体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管理阶段,由于影响因素比较多,后续管理阶段存在部分问题,直接对企业发展造成影响。以下将对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现状进行分析。

(一)缺乏有效的控制制度

在企业整体控制和管理过程中,其本质是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以制度体系为支撑,按照制度管理形式的整体要求进行落实。但是在实践管理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存在风险评估难度大的现象,增加企业管理风险。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对制度体系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实践阶段存在组织架构不合理的现象,管理系统流于形式。相关工作人员对于本职工作缺乏了解,认知度比较差,没有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和规章制度,导致执行结果和实际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内部控制制度形成虚设,内控管理会存在很多潜在的风险,对企业后续发展造成影响。

(二)监督管理不当

考虑到规章制度设立的具体要求,在财务体系后续设定过程中要从现状入手,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按照流程进行。在实践阶段由于束缚性因素比较多,没有按照执行原则进行,在执行阶段受到各种各样的阻力,企业风险比较大,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和事故发生几率不断提升。此外相关工作人员在对财务体系进行控制阶段,监督效果不尽人意,内部监督管理和审查功能不足。考虑到影响因素的特殊性,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必然导致内部监督和审查功能发挥不足。

(三)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企业管理人员在对企业管理认知方面有严格的要求,需要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方面,但是部分管理人员的素质比较差,没有按照流程要求执行管理程序,忽视了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作用。很多企业在应付检查阶段实施内部控制,但是由于错误的执行观念,制约了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作用的发挥。由于管理人员风险意识不足,敏感度比较差,可能对形势做出错误的判断,给企业管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四)风险管理意识差

随着一体化发展机制的不断落实,企业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竞争机制的巨大作用,具备风险意识。但是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财务风险的巨大作用,甚至存在风险意识淡薄的情况,如果内控人员对风险缺少有效的了解,则会增加企业管理风险,不可能使得内控管理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三、如何做好企业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

针对企业管理阶段存在的各类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从实际情况入手,做好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工作,使其满足企业管理现状要求。以下将对如何做好企业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进行分析。

(一)构建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在发展阶段需要对内部控制引起重视,结合具体管理机制的要求进行落实。首先要合理控制股权,其企业股东行为进行约束,此外企业要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明确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权利和义务。在独立运营管理过程中,要对控制人的责任和义务进行了解,避免出现控股或者占据其他资源的现象。此外为了保证监事会独立运营,避免受到控股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适当增加小股东在监事会中的人数,扩大比例。其次要完善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以激励制度为例,当前企业发展中薪资激励的模式更多的是直接和短期效益,企业需要从股权利用现状入手,按照要求做好激励工作,让企业高管能对自身利益进行分析,保持效益的一致性。只有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评估系统对企业内控管理有重要的影响,在具体管理过程中需要从现状入手,按照管理要求进行落实。企业要明确管理岗位所需要的风险和职能,构建管理评估体系过程中,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引导,打造专业化管理团队。考虑到企业内控氛围的属性变化,要以风险防范系统为标准,将企业风险管理纳入到业绩考核中,明确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和方法,进而达到理想的应用优势。

有效的预警管理机制能实现对财务系统的预测和管理。企业需要从定性管理和定量分析的角度入手,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比较,此外可以应用分类管理模式,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由于企业管理阶段风险比较大,要制定对应的管理机制。此外企业管理人员要定期对企业的偿还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进行分析,考虑到企业指标的特殊要求,明确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财务风险比较多,在量化处理过程中,要制定相配套的应急机制,对企业意外突发财务状况进行管控,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三)加强信息监督和沟通

在财务风防范管理过程中,企业要发挥多种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保证风险防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控制活动相关环节分析阶段,要结合具体情况对流程进行调整。信息沟通对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起到重要的作用,在风险控制阶段,要注重信息传递的畅通性,对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落实。此外考虑到管理部门和决策部门对信息的具体要求,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发挥监督机制的最大化作用。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和内控管理关系,指出企业内控管理的特定对象是财务风险管控活动,是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促进企业财务健康的有效手段。

(四)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针对当前财务人员素质差的现象,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提升财务人员的管理能力。财务人员入职后对其进行详细的审核和培训,工作人员要在短时间内了解企业当前发展情况,对财务管理流程和手段有大致的了解。必要时可以开展财务讲座活动,对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和内控管理体系等进行教育和落实,此类活动的开展能提升工作人员对企业的了解,在后续工作中按照流程要求进行,降低工作差错发生几率。此外工作人员必须对信息流通体系和内部审计工作等进行了解,对企业负责,避免出现道德问题,必须自觉履行自身职责,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四、结束语

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针对当前内控管理和财务管理现状,需要管理人员引起重视,从现状入手,按照具体管理流程进行。此外要立足于企业当前发展现状,做好投资、运营和利益分配工作,掌握财务风险和内控管理间的关系,进而最大程度规避风险,设立企业独立审计部门或人员,有效监督企业管理层,对企业负责,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妙雪,张美丹,李红丹.关于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探析[J].财会学习,2016,18(13):48-49

[2]王爽,王志宇,张彤彤.探究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措施与风险防范[J].商场现代化,2015,Z1(01):210-211

[3]江瑶,屈红燕.关于企业财务管理、内控机制建设和风险防范分析[J].新经济,2016,21(13):14-15

[4]唐明祥.关于医院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措施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35(02):75-76

[5]李炜铮.初探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思路构建[J].现代经济信息,2015,06(14):251

猜你喜欢

内控管理防范措施财务风险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关于集团预算及内控管理的思考
浅谈电力施工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的重点解析
谈构建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创新模式的思路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教子/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