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投资市场化“基金”的定义

2017-02-04于顺

财经界·学术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私募基金金融市场基金

于顺

摘要:随着近几年来投资热的兴起,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积极地利用各类不同的投资手段来保障自己的资本不会贬值,于是我们现在投资市场变得异常火爆。但是存在的问题是我们的金融市场往往有多种标的,例如“股票”、“债券”等,这些不同的投资渠道给我们的普通大众带来了选择上的取舍。但是因为我们的大众缺乏专业知识以及对于专业知识的了解,导致他们在投资的时候往往会盲目从众,进行一些不是和恰当的投资。在我们如今日益火爆的投资市场上,基金是发展非常快的一种方式,有很多人由以前的“炒股票”变化成了现在的“炒基金”。那么所谓的“基金”到底是什么。本文从金融市场的实质出发,对于“基金”的定义,以及其主要的分类与各自的特点足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基金 金融市场 资本投资 公募基金 私募基金

一、金融市场的运作模式

金融市场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上资本的有效配置,使得一个社会积累的财富能够在帮助社会进步发展以及科技的革新更各方面能够发挥最大效果。当资本配置错误的时候可能会使社会的运行效率很低。下面我们仅以两个方面说明资本配置错误可能带来的问题。

一是可能会造成本来可以帮助社会进步的产品不能够被生产出来,本应该可以实现的技术革新没有实现。我们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个现象是有很多创业者,他们有最新的技术与知识,对于某个产品有自己的构想与设计,这个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可以会造成行业的革新,大大地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但是他们缺少相应的启动资金来帮助他们能够进行产品的实际生产与销售。而另一方面却有很多资本冗余的人,他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但是他们却缺乏投资机会,不知道应该怎样把自己的已有的资本投入到生产活动中给他们带来收益。如果缺乏一个有效的机制引导资本从资金冗余方流向资金缺少方,就会造成本来可以促进社会进步的产品不能够被生产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资本的使用效率是非常低效的。

一是可能会造成资金配置到需求较小的行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被消费者所需求,这样的配置会造成最终供需不匹配,从而导致投资者的资本不能够有效地带来利益,也会造成很多其他生产性资源(如各类原材料)的浪费。例如我们现金的LED行业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产能过剩,也就是说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能被需求方很好的消化掉。这样的资金配置会造成社会的供需不匹配,造成资本的浪费,也是非常低效率的。

而我们的金融市场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社会上不同资本的有效配置,使得这部分资源能够高效地流动到有投资机会的人手中,能够流入到正确的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中。

在我们如今的投资市场中有各类的投资渠道,例如股票或者债券。前者所标的是某个公司的所有权,也就是其本质的获利模式是通过资本购买了某一部分公司的所有权,如果公司发展得较好,那么投资者不仅可以因为公司的盈利而拿到分红,还可以通过公司本身价值的上升或得自己所持有的那部分的所有权价值上升带来的资本利得。在股票投资中,投资者是公司的所有者。而债券则标的的是某一个公司的债权,也就是说这个债券给予了投资人在将来某一个时间点要求公司归还一定金额的资本的权利。例如当公司发行面值100元的债券的时候,其债券价格可能是90元,投资者以90元的价格购买了在一定时间(比如一年)以后要求公司偿还100元的权利。在债券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是公司的债权人。只能通过公司还债的过程中获利,而不能因为公司盈利或者公司本身价值上升而直接获利。但是债券是可以交易的,因此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通过债券交易赚取中间价差从而获益。不管是什么投资渠道或者投资工具,其本质还是帮助资本能够顺利地流动到资金需求方,从而投入到高效的使用中。

二、基金的定义

我们的投资者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投资者,也就是个人参与金融市场的各类投资活动,单纯地依靠私人资本希望在其中或得各类利得,比如我们股市中非常著名的“散户“。这一类人群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具有很大的多样性,可能涉及到非常多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人群。而他们中往往有非常大一部分缺乏对于金融市场基本的理解。也就是说他们缺少对于市场,对于公司盈利,对于经济走向的专业判断。在很多情况下是人云亦云,跟随者各类消息与新闻进行投资。这样的情况就是往往会给我们的投资市场带来巨大的投机性。他们的投资初衷并不是因为看好某一家公司的长期发展,觉得投资给这家公司能够带来长期利得,而是希望跟随这着各类消息和新闻,能够在价格变化的过程中单纯地通过预测价格波动从而获益,但是实际上这是非常苦难甚至是基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我们市场才会有“亏的都是散户”这样的玩笑话。虽然是玩笑,也可以从某些侧面反映出我们的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

另一类投资者是机构投资者,这样的投资者往往是从很多不同的渠道汲取了大量的资金,然后通过专业的团队,聘请了大量的具有专业知识与惊艳的人群来帮助进行投资。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近年运行情况,通过分析整个行业的走势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情况从而选择投资标的,通过各种不同的组合来实现风险的控制。这样的机构投资者对比个人投资者有两个非常巨大的优势:一是他们的资本规模较大,对于市场有较大的影响力,可以进行很多个人资本达不到规模需求的投资项目;二是他们具有专业的知识与眼光。他们能够通过对于公司与市场的分析,从中找出长期的,可信的投资机会并且加以利用。由于机构投资者他们的逻辑过程是有依据的,是基于理性思考的,所以他们的行为具有更强的可预测性,而不像散户,因为他们的决定可能是随机的,甚至是于市场背向的。所以当一个市场散户过多的时候可能会导致这个市场便得非常难以管理,这也正是我们中国先进股市的现状。

基金正是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所存在的一种机构投资者。它最常见的架构模式就是一个投资人团体,他们具有一定的资金,但是可能平均每个人比较少,而且大家也都缺乏相关的专业眼光与知识。在这个时候他们可以通过将他们的资金集合起来,形成一个较大的资金池,同时聘请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来帮助他们进行投资,进行资金的管理,并且付给这个管理人相应的佣金。那么这样的组合办法一是实现了以前单纯靠个人资金所不能达到的规模效应,另一个方面是对于资金实现了科学的专业的管理。这就是我们最基本的基金运作模式。

三、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定义与各自的特点

基金中最常见的分类就是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他们最大的区别在于资金是否公开面向大众募集。下面我们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看两者的区别。

(一)募集的对象与方式不同

公募基金的募集对象是广大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的投资者。任何对于这个基金知晓的人都可以参与募资。公募基金募集资金是通过公开发售的方式进行的,投资者可以直接通过基金公司的网点或者在线购买相应的基金进行投资。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对象是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包括机构和个人。在这类投资的过程中,往往是有基金管理者主动地去找到不同的资本规模比较大的个人,提出投资建议,吸引这些个人投资到他所管理的基金内。我国法律规定私募投资的投资人个数应该少于200人。

(二)信息披露要求不同与投资限制

公募基金对信息披露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其投资目标、投资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因为公墓基金很多投资人可能是一般的大众,他们的资金规模很小,而且缺乏专业知识,需要政府进行较强的保护。也正是这个原因公募基金在在投资品种、投资比例、投资与基金类型的匹配上有严格的限制。而私募基金则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较强的保密性。此外私募基金的投资限制完全由协议约定。

参考文献:

[1]巴曙松,王文强.私募基金:与公募的对照和竞争[J].新财富, 2007(6):80-82

[2]程翼,魏春燕.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与风险投资[J].中国投资, 2008(2):114-117

[3]孙雅.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辨析[J].大众商务, 2010(4):257-257

猜你喜欢

私募基金金融市场基金
美联储的艰难选择:稳通胀还是稳金融市场
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私募基金对高净值客户的客户关系管理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6个月回报前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