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国企要有思想定力

2017-02-04袁宝洋

财经界·学术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国企改革

袁宝洋

摘要:国有企业(简称国企)是企业的一种特定组织形式或制度。国企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本文通过探讨改革的几个阶段及国企在经济发展、国家竞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回顾了国企的改革历程与存在价值。

关键词:国企改革 改革历程 存在价值

一、前言

国有企业(简称国企)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产物,而是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企业特定组织形式。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发展为了全民。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企业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维护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前,由于产权制度并不明晰,缺乏激励机制,国企存在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弊病。为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发展国民经济,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了国有企业改革。

二、国企改革的几个阶段

回顾我国国企改革30年来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始起步,中央以“扩权让利”、“两权分离”为重点,对国企进行了经营层面的改革。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对扩权的主要内容、让利(利润留成)的方式等作出了规定,并先在首钢等八个企业进行试点,试点取得了显著效果后,在国营工业企业中全面展开。在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下,出现了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制、股份制等多种灵活的经营方式。使国企初步完成了由面向计划向面向市场的转变。

由于没有从根本上理清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国企改革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陷入僵局,关于计划体制本身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由此进入了制度创新阶段。党的历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等重要决议,明确指出国企改革的方向是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四自”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并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抓大放小,择优扶强,在上述方针指导下,盘活了大量的国有资产,促进了国有经济的显著提升。

党的十六大之后,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和国有资产管理方式的变化,使我国的国企改革进入纵深推进阶段。在十六大报告中,中共中央提出了深化国有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在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各级国资委也随之建立,原有体制下国企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状况得以改变,并通过委托代理关系建立起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隔开了其他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初步实现了出资人职能的一体化和集中化。而《企业国有资产法》的颁布,为建立起真正有效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解决长期以来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问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供了法律保证。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国有企业改革列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2016年将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自此,改革进入实操阶段。

三、国企存在的价值

国有企业对整个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国有经济不断壮大,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国家总体实力不断增强。

国有企业的存在,是党执政的经济基础,没有国有企业作为经济基础,将难以建立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同时,国有企业的存在也是党和政府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战争等危机困难的重要经济基础, 在历次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救援中,国有企业如电力、石油、通信等都发挥了重大作用。没有国有企业这个经济基础,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党的执政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各国经济实力的竞争实际上表现为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需要有超级国有企业,并要求这些企业具有超强的企业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目标来看,与国际知名企业巨头相比,加强我国国有企业竞争力迫在眉睫。

四、结束语

国企的存在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正确认识国企存在的价值,则是搞好国企改革的前提。国企改革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国企改革走到今天,经过了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随着国企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遇到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和尖锐,也将会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我们必须增强思想定力,坚定改革信念,认识到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具备闯劲和韧劲,只有这样,才能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使国有企业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莫北.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出台——解读《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J].中国石油企业,2015,(9):37

[2]王卫中.国有企业改革三个层面的框架设计[J].东岳论丛,2016,(3):24

[3]胡钰.正确认识国企的改革历程与存在价值[J].先锋队,2014,(5):16

猜你喜欢

国企改革
新形势下国企改革中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对外开放、金融发展与产能过剩化解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因素及治理结构的设计
全民所有制企业进行吸收合并风险分析
全民所有制企业进行吸收合并风险分析
浅谈国企改革中如何做好人才开发管理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建立财务治理机制 推进地方中小型国企股份制改革
研究国企改革下的功能定位与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