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经济产业改造与升级研究

2017-02-04张学芳

财经界·学术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发展

张学芳

摘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下,要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必须要对当下县域经济发展当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来进行调整,本文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出发,提出了一些产业改造与升级的对策。

关键词:县域经济 产业 发展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权限作为市场调控主体的,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所以县域经济发展的发展具有地域特色,不同区域内的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差异性,而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部分。在当下经济新常态的环境当中,要继续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就必须要推进产业升级与改造,提高县域内部的产业发展层次与水平。

一、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自发产生了一批区县经济产业,都是由某一地区的几个生产企业带动了供应商的发展,在规模形成之后,由于集聚效应的产生,更多的企业进入了该地区,并且推动相应的措施的形成,从而让该片产业呈现出集群化的发展趋势。从现有的经验看,众多县域区划往往一开始发展速度很快,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就出现增长速度下降、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受到影响等问题。

原因就是没有合理的解决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从而使该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减缓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

所以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我们不仅仅要依靠区域发展惯性和传统趋势,同时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升级和改造。在我国当前经济新常态下的背景下,众多政策出台了,为的就是推动当地产业的发展,从而使当地经济占领经济增长中的制高点,使其更在当今复杂的情况的快速发展,带来更好的效益。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问题。

(一)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不合理

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我国已经完成了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但是最近几年,一些粗制滥造的企业转移到了其他县区,原因就是发达地区的和中心城市结构的调整。在这些企业中,很多都是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拉低了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进程。

(二)县域经济间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比较严重。

县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趋同突出表现在相邻县域甚至不同省份的县域内部支柱产业相似,工业结构相似率较高,县域内部形成了“小而全”的特征,产业格局小规模、高成本、低收益;扭曲了依照比较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加剧了我国原有的原材料短缺和加工能力过剩的矛盾,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部分县域经济发展中落后的产能过剩现象

到焦炭、电石、铁合金、铜冶炼、纺织、化纤等行业已经成为了新的产能过剩的企业。产能过剩这个问题是导致我国工业利润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某些新兴产业中最近也出现了产能过剩,以为在很多地区,政策推动投资都十分盲目,这些企业因此得到很快的扩张,比方说碳纤维、风电、多晶硅、锂电池、光伏等产业,这些出现产能过剩现象的企业利润会因此大幅下降,由此可见,我国工业未来工业的发展中的主要矛盾还是产能过剩问题。

三、县域经济产业改造与升级的思路对策

(一)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更好发挥国家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

产业结构的升级、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区域经济的竞争的重点就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结构升级要从“三低”向高附加值、高效率、产业链高端环节“三高”演化,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培育和发展契合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和方向,从创新产品技术、向产业链高端延伸以及创造新兴产业三个方面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方说过度投资、重复建设等,正式因此,这些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方向,对自己的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从而保持创新体制的可持续性和床帐行。从体制上来说,建立更加利于企业发展的金融制度、将市场机制与政府的推动有机结合、创建新的投资环境;最后,从模式上说,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和新兴技术的结合,在短时间内占据全球产业链高端,从而实现高端服务业和制造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很多的经济发达县用自身的例子告诉我们,特色经济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之道。特色就是市场、特色就是竞争力。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植强势是快速发展县域经济不可缺少的步骤。在很多情况中,县域经济都是集中型经济,大部分都聚集在一起,它们有着专业化的布局和生产,以此去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仙居经济发展的历史中,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比较好的地方大多数都是经济发达地区,比方说浙江金华的火腿、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羊毛衫、湖南浏阳市的烟花、山东金乡县的大蒜、广西横县的茉莉花等品牌等等。所以县域经济发展中进行产业改造与升级离不开对地区优势的寻找与开发。

(三)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

落后产能与生产过剩,安全性没有得到保障,环境污染的问题没有得到结局,物能消耗极高,这就是我国以前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遗留下来的众多问题中的一部分。只有尽快摒弃落后的生产方式,才能改变这种对环境和人都十分不友好的发展方式,才能使市场有更大的容量来缓解产能过剩的矛盾。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这给予了县域内部产业一些要求,只有节能减排才能促进众多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且节能减排必须作为一种概念,深入到产品生产开放的全过程中去,加上政府推行的大力扶持的政策,致使节能产品在市场上有着很大的潜力这本身也是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产业调整的一种体现。

(四)增强县域内部创新能力

就目前来说,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就在在于自主创新能力,因为只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了,产业结构才能提升。首先,要把技术创新放在企业的核心部分。一是要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比方说产业布局、技术含量等,给自己一个明确的方向;二是要从各种方式来集资,为企业自身的创新提供一定的资金。三是要有一支属于企业自己的创新团队,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团队才能真的为企业创新打下基础;四是要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机构的建设;五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来进行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大力建设科技发展平台。政府在企业的创新上也要给予大力支持,推行适当的政策来促进企业进行创新。在此条件下进一步促进企业的科研发展,继续加大对科研项目上的投资,加强创新基地的建设,提高创新活动的占比,把创新资源的利用率提上去。再者,财务政策要进一步刺激和促进县域企业进行创新,更快更好的形成有利于县域企业创新的政策体系,借此加快增值税转型的改革;将企业的用于科研的资金区分开来,主要分为研发阶段与开发阶段,明确资金去向,避免资金的浪费;完善政策与金融发展相互配合的长效机制,使政府和企业共同发展;可以根据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政策制度,或者研发和制定新的政策措施来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和完善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成为中国发展的新风尚。

四、结束语

在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带来的影响下,要改造升级县域经济产业,关键是立足县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找准支柱产业,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以此去保证县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贾俊敏,王玉荣,马殿平.特色产业集群与保定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科学大众,2014(03)

[2]钟大辉.用产业集群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研究[N].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5(02)

[3]张骁勇,景喆.以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吉林农业科学,2015(02)

[4]赵西三.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J].生态经济,2016(10)

[5]徐增文,何庆龙.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再审视[N].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06)

[6]王映玥,张小南,何东.论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城乡产业结构的优化——以成都市为例[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6(02)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产业发展
区域发展篇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