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荃优1393高产制种技术

2017-02-03朱国永严国红王合勤王爱民何冲霄唐红生张桂云孙明法

种子 2017年12期
关键词:基本苗种田父本

朱国永, 严国红, 王合勤, 王爱民, 何冲霄, 施 伟,唐红生, 刘 凯, 张桂云, 孙明法

(1.盐城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 盐城224002;2.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230088)

荃优1393(曾用名盐优1393、盐荃优1393)系盐城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良不育系荃9311A和本公司自育强优恢复系盐恢1393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2013—2016年经过国家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筛选试验、区域试验以及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荃优1393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良、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在我国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杂交中籼稻种植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17年6月29日,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命名(国审稻2017-1-0045),2017年初申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已公告。

1 亲本的特征特性

1.1 盐恢1393生物学特性

盐恢1393是盐城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育成的镇恢084为母本,本公司选育的恢复系中间材料盐恢411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三系恢复系,株高120cm左右,分蘖率较强,穗形偏大,着粒一般,长粒无芒,一般每穗总粒数170~180粒,结实粒90%以上,千粒重28~29g,叶色绿色,叶片挺直,主茎总叶片数20~21叶,总叶片数多,出叶速度快。

盐恢1393在江苏盐城地区作制种父本,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8月中旬末开始抽穗,播始历期108d左右,夏季正常天气情况下08:00—09:00时始花,10:00—11:00时盛花,花时早而集中,花粉量大,单穗开花4~5d,单株开花历时7~10d。

1.2 荃9311A生物学特性

荃9311A系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而成,2010年我公司引进使用,经多年观察记载,株高90cm左右,株型集散适中,略包茎,剑叶较长偏宽,叶色深绿,叶鞘无色,分蘖率较强,单株有效穗10~12个,穗长23cm,每穗粒数150粒左右,千粒重26~27g。

荃9311A在江苏盐城地区制种,6月上旬播种,8月中旬末开始抽穗,播始历期73d左右,主茎总叶片数14叶,开花较为不正常,花时不定时,有时傍晚还能开花,但柱头外露率高,母本较父本早1~2d始穗,容易获得高产。

2 荃优1393制种主要关键技术

2.1 制定合理播差期,为花期相遇良好奠定基础

荃优1393在江苏盐城大面积制种实践表明,父本盐恢1393分2期播种,第1期父本于4月底至5月初播种,第2期父本相对第1期父本迟播10d。母本荃9311A于6月上旬播种,与第1期父本的时差为35~37d,叶差为6.5~7.0叶,这样的时差和叶差,花期相遇良好。其他地方制种需要以当地的气候及温差为主要参考依据合理安排播差期。

2.2 合理安排行比,插足基本苗

培养壮秧、插足基本苗数是获得大面积制种高产的必要条件。一般要求移栽时父本带3~4个分蘖,母本带1~2个分蘖,小苗移栽易于活棵发苗。制种大田父母本适宜行比为2∶(10~12);2期父本双行同期间隔栽插,行株距30cm×15cm,父本栽基本苗5.7万/hm2左右;母本行株距16.7cm×13.3cm,统一在父本行的一边留足30cm操作行,插足基本苗105万~120万/hm2。

2.3 科学控调肥水,构建高产群体

要获得制种高产就必须做到栽后即管。制种大田全生育期总需肥折合纯氮量为15~20kg/667m2,氮、磷、钾比例以1.0∶0.4∶0.5为宜,采取“前重、中控、后补”的肥料运筹原则。氮肥、磷肥、钾肥要配合使用,磷肥和钾肥的85%~90%用作基肥,磷肥和钾肥的10%~15%于母本扬花期作追肥使用;氮肥的50%用作基肥,氮肥的35%~40%用作分蘖肥,氮肥的10%~15%用作穗粒肥。水浆管理基本原则是浅水小苗栽秧,寸水活棵,薄水促蘖,苗足搁田,保水扬花,干湿壮籽,提高种子充实度、防倒伏。制种田父本单穴成穗12~15个,有效穗75万/hm2左右;母本单穴成穗6~7个,有效穗300万/hm2左右。

2.4 科学施用“920”,提高荃9311A结实率

荃9311A穗型较大、包颈程度轻且对“920”敏感,抽穗后开花速度较慢且花时不集中,故在花期安排上母本较父本略早1~2d为宜,制种田“920”用量不宜过多,“920”总用量为225~300g/hm2,一般分3次使用,第1次一般在母本破口后先喷施30~45g/hm2进行起动,在制种田母本见穗5%时开始割叶,并于当天喷施第2次“920”,用量为150~180g/hm2,隔1d后根据实际施用效果喷施第3次“920”,用量为75~120 g/hm2,有效地克服不育系包颈,稻穗正常抽出且穗层整齐,株高控制在1.3~1.4m,有效防止倒伏,为制种高产奠定基础。

2.5 抓住制种关键时期,严格把控去杂防杂工作

空间隔离要求是杂交稻制种的前提条件,做好花期去杂工作是种子质量达标的根本。一般制种田从母本见穗至割叶后首次使用“920”产生效果前,大约6~7d时间,是去杂工作的关键时期,组织人工去杂3~4次,确保种子质量,从源头上解决了暗杂(去除杂株迟,花粉已经在不育系上完成授粉)的问题。另外,花期结束最好能先割除父本,增加田间通透性,可防止父本倒伏而影响到母本,如不能做到,在收获母本前必须先逐行收好父本,确保适时收获母本,并防止机械和人为混杂。

2.6 科学防治病虫草害,提高种子商品性

水稻生长季内,注意稻蓟马、稻飞虱、螟虫、蚜虫、纹枯病、千金子、稗草、沙草等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以保证制种田稻苗正常生长。必须考虑使用抗菌类农药,可显著改善稻谷谷色,提高种子商品性。主要技术措施有3项:1)在母本孕穗期内使用2次井冈霉素来抑制纹枯病发生,由于母本群体较大,这项工作必须落实到位,对健株壮秆防倒伏有明显效果;2)在母本割叶后使用2次“灭黑1号”或“爱苗”可有效防治谷粒黑粉病发生,改善稻粒谷色;3)做到“九成熟十成收”并及时晒干,水分控制在13%以内,便于安全保藏,可提高发芽率和种子商品性。

猜你喜欢

基本苗种田父本
手机在线浇水、施肥 5G种田就像在玩『开心农场』
“AI”种田让农民“洗脚上田”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与施肥方式对其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不是无人种田 而是无田可种
小麦新品种浚麦k8最佳播量研究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群体培养技术进展
杂交水稻秋制短组合父本栽培管理技术
基本苗数对席草东席1号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棉花杂交制种中如何管好用好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