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家庄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及经验做法

2017-02-03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林果石家庄市核桃

张 博

(石家庄市林业管理站 河北 石家庄 050051)

石家庄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及经验做法

张 博

(石家庄市林业管理站 河北 石家庄 050051)

1 退耕还林工程基本情况

退耕还林工程涉及石家庄市19个县(市)区、159个乡(镇)、1 820个村、15.4个万农户,其中退耕地造林工程县13个,138个乡镇,1 699个村,退耕农户11.05万个。2002~2015年,石家庄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17.3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42.3万亩,人工荒山荒地造林92万亩,封山育林83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累计完成林业产业基地建设25.1万亩,抚育经营24.36万亩,补植补造26.26万亩。

2 建设成效

2.1 增加了森林资源。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累计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17.3万亩。其中,人工营造生态林119.32万亩,占总任务的54.9%;营造经济林14.98万亩,占总任务的6.9%;封育天然林83万亩,占总任务的38.2%。截至目前,退耕地造林保存面积40.93万亩,实际保存率96.8%;匹配荒山荒地造林保存86万亩,保存率93%。全市新增森林面积15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6.3个百分点。

2.2 形成了一批用材、经济林产业基地。

通过退耕还林工程,营造完成44万亩速生杨树(生态用材兼用),27万亩核桃(生态经济兼用林),17万亩大枣(生态经济兼用林),16万亩以山杏、板栗、苹果、柿子、石榴等为主的经济林(生态经济兼用林)。形成了一批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林果产业基地。如赞皇张楞、龙门10万亩核桃基地,灵寿燕川、慈峪、塔上万亩核桃基地,元氏县西岭底、吴村—同下万亩核桃基地,平山县刘家会、米西冶、范西冶千亩核桃基地,平山—正定—深泽滹沱河百公里速生杨绿色长廊,灵寿县磁河两岸万亩速生杨基地,行唐县、新乐大沙河流域速生杨用材防护林基地等一大批集中连片千亩林果基地、万亩林果基地、10万亩基地,全市共建设500亩以上的林果基地80多个。如今核桃、大枣、板栗等经济树种多数已进入初果期。以核桃为例,每亩核桃产量100~300 kg,亩收入可达4 000元。退耕还林初期种植的速生杨已进入主伐期,并逐步开始进行更新采伐,亩产值可达3 000元。

2.3 综合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退耕还林成果得到有效巩固。

通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完成林业产业基地25.1万亩,抚育经营24.36万亩,补植补造26.26万亩,完成嫁接改造低产低效园29万亩,更新改造低产低效林567亩。铺设灌溉管道245 550 m,修建蓄水池88座,机井101座,机房6座,水泵47台,塘坝7个,水渠32 540 m,林间道路156 472 m,培训退耕农户17.4万人次。以及通过林下产业、设施栽培、基本口粮田改造、新能源等,使退耕还林工程区基础设施条件和综合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退耕农户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4 改善了生态环境。

随着林木的生长和林分质量的提高,有效地改善了市区周边和“五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防止了土地的进一步沙化,改善了农田小气候,减少了风沙、冰雹、干热风等自然灾害,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空气湿度,降低了地表温度,净化了空气,改善了野生动植物生存条件,促进了生物多样性发展。

2.5 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退耕还林工程是近年来石家庄市实施的规模最大、质量最高、保存最为完整、成效最显著、社会影响最大的重点造林绿化工程。主要表现在:一是形成了一批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林果产业基地,林果专业村;二是带动了旅游观光发展;三是带动林下产业发展;四是带动了加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条;五是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全市许多知名的规模化产业化基地都是在原退耕还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3 主要做法

3.1 领导重视。

工程实施初期,市政府成立了市长任组长、主管市长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市退耕还林工作领导小组,市林业局成立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各工程县也都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工程实施期间,市委、市政府等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作,多次调研、督导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听取退耕还林建设情况汇报,协调解决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市人大、市政协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退耕还林工作。

3.2 广泛宣传。

通过新闻报道、发放明白纸、张贴标语、放录像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了退耕还林的政策与技术要求。工程实施初期,市退耕办配合市电视台对10个退耕还林工程县县长进行了访谈,制作了名为 《退耕还林10县行》的专题节目,在石家庄电视台播出。市退耕办起草编印了 《石家庄市退耕还林工程资料汇编》10万册,无偿发放到各工程县。各工程县也通过电视、广播、发放明白纸等多种方式进行政策宣传,使广大乡村干部、退耕农户及时准确地掌握了相关政策。

3.3 集中连片综合治理,规模化经营。

各项目县在项目安排上,优先选择群众积极性高、集中连片规模化治理的乡村给予重点扶持。实行逐沟逐坡综合治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退耕地造林与匹配荒山荒地造林、匹配封山育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以及地方综合发展项目统筹安排,农田水利、土地治理、扶贫、科技推广综合配套,集中项目、集中资金、集中人力办大事,努力提高退耕还林的工程综合效益。

3.4 典型示范,以点带面。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各县采取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做法,在工程实施之初,每县建立3~5个示范点,通过相互观摩、听取经验介绍等方法,带动更多退耕户,促进退耕还林工程整体开展。市财政每年拿出20万~50万元用于项目典型示范和项目管理。

3.5 完善制度,强化工程规范化管理。

制定并下发了《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 《石家庄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暂行管理办法》等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法;先后编制制定了 《匹配人工造林作业设计编制提纲》、 《封山育林作业设计编制提纲》、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涉林项目建设标准》、 《石家庄市后续产业方案编制提纲》、 《石家庄市补植补造方案编制提纲》、 《石家庄市技能培训方案编制提纲》、 《石家庄市退耕还林工程质量评估计分标准》等,并组织各工程县进行技术交流,现场点评,有效提高了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水平。

3.6 多措并举,保护退耕还林建设成果。

一是结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大力开展补植补造、抚育间伐、更新改造,水、电、路综合配套等;二是建立专业技术服务和管理队伍,如平山等县由地方财政出资,建立专业果树修剪队、嫁接队伍,对农户经营的果园免费提供嫁接、树体改造服务;三是针对复耕和乱砍滥伐行为,及时下发了 《石家庄市林业局关于坚决制止乱砍滥伐退耕还林林木行为的通知》、 《石家庄市林业局关于规范退耕还林林木间伐或更新采伐审批程序的通知》,规范退耕还林工程更新改造操作,严厉打击乱砍滥伐、随意复耕等现象。四是实行护林联防、联营。如元氏县西岭底由村集体统一组织看护、统一时间采摘,防止采青、盗采等行为。四是及时查处退耕还林信访案件。严厉查处退耕还林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化解群众矛盾。

猜你喜欢

林果石家庄市核桃
乡镇尺度下PM2.5时空分布——以石家庄市为例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石家庄市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石家庄市
平山县主要林果有害生物的发生及防治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黄龙核桃
请和一只胖子相恩爱
多功能漏斗型核桃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