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北二作区早春马铃薯高效简化栽培技术

2017-02-03庞昭进郭安强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晒种旱作拱棚

庞昭进 郭安强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河北 衡水 053000)

华北二作区早春马铃薯高效简化栽培技术

庞昭进 郭安强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河北 衡水 053000)

本文总结了华北二作区早春马铃薯种植的简化高产栽培技术,即 “一早、二深、三保、四注意”种植模式。

马铃薯;二作区;高效;栽培技术

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粮、菜、饲、观赏等兼用的多功能作物,它具有耐瘠薄、耐干旱、适应性广泛、增产潜力大等特点,种植区域分布全国各地,主要有东北、西北、华北北部一作区,西南地区混作区,长江以南冬作区和华北中南部地区二作区。马铃薯喜冷凉气候,日平均气温超过25℃时生长即受到影响,因此,华北二作区马铃薯的种植要避开高温季节,只有采取相应的种植管理模式,才能实现高产高效,促进农业增收。河北省农科院旱作所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研究,借鉴其他单位的经验,总结出适合华北二作区早春马铃薯种植的简化高产栽培技术,即“一早、二深、三保、四注意”种植模式。

1 早播种 早促苗 早管理

1.1 早播种。

①播种时间在2月底3月初,土壤化冻后,10 cm土壤温度稳定在5℃~7℃即可播种。采取地膜覆盖方式,可提高地温2℃~3℃。有条件的可在地膜上再加扣拱棚,实行双膜种植,用以提高地温,双膜种植模式播种时间可提前20 d左右。②选用早熟品种,一般选生育期在80 d以内的品种,如费乌瑞它、大西洋、中薯5号、荷兰七、富金、尤金等。③早整地,早春播种的地块最好在上年入冬前深耕晾垡,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危害,冬季遇降雪可起到蓄水保墒作用。④早催芽晒种,播种前30 d左右,把种薯平摊在15℃~20℃弱光环境下进行催芽,待幼芽萌动后播种前晒种5~7 d,以培育壮芽。机械播种,芽长不宜超过0.5 cm。

1.2 早促苗。

华北二作区春播马铃薯适宜生长期短,后期气温升高较快,早发苗是关键技术措施。通过催芽晒种、地膜覆盖、加扣拱棚等措施提高土壤温度,促早发苗、快发苗、发壮苗,尽量缩短出苗时间。

1.3 早水肥管理。

要根据墒情早浇底墒水,保证出苗期土壤含水量在50%~60%,苗齐后早灌、少灌、勤灌不同时期的水,保证足够的水分供应。结合整地,按每生产1 000 kg马铃薯块茎需氮素5~6 kg、磷(P2O5)1~3 kg、钾(K2O)11~13 kg比例,施足基肥,结合浇水早追施N肥和K肥。

2 耕 (松)地要深 起垄要深 播种要深

2.1 耕(松)地要深。

深松或深耕土壤是确保高产的关键措施,一般耕(松)深在30 cm以上,有条件的要达到40 cm为好。

2.2 起垄要深。

一般起垄深度在30 cm左右。

2.3 播种要深。

播种深度要在12~15 cm,中耕覆土培大垄,封垄前中耕,覆土后薯块到垄顶达15~20cm,这样可保证形成多层块茎,为形成高产打下基础。

3 保种薯质量 保种植密度 保水肥管理 保及时收获

3.1 保种薯质量。

保证使用脱毒种薯,从正规渠道引种购种,催芽、晒种、切薯过程中注意消毒,淘汰烂薯。

3.2 保证一定的种植密度。

一般在4500~5000株/亩为宜,一垄双行种植,垄距110~120 cm,株距20~25 cm。

3.3 保证水肥管理要及时到位。

全生育期灌水5~6次,每次灌溉20~30方/亩,全生育期灌水量在100~150方/亩。测土配方施肥,N、P2O5、K2O按1∶0.5∶2的比例安排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多施农家肥的原则进行科学施肥。

3.4 保证及时收获。

收获过早影响品质和产量,收获过晚耽误农事,有时还会因高温造成生理病害。收获期要根据生长情况和市场信息及时收获,尽量提早收获,填补市场供应淡季空缺,既能卖个好价钱,又为夏播作物的种植赢得时间。膜上扣棚种植模式一般可在5月中下旬收获,单膜种植模式一般在6月中下旬收获。

4 注意事项

4.1 注意地块选择坚持三不原则,即不选与茄科作物重茬地块;不选土壤偏碱性(pH值〉8)地块;不选上茬喷施过马铃薯敏感除草剂的地块。

4.2 注意K肥的选择以硫酸钾为宜,不选氯化钾。

4.3 注意灌溉不能浇大水,特别是后期高温,沟灌忌漫灌。

猜你喜欢

晒种旱作拱棚
早春拱棚胡萝卜管理要点
让“有机旱作·晋品”成为一张靓丽名片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有机旱作落地生根 实用技术推广见效
在『有机旱作』上做出特色
低温烘干处理对早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天气转冷 拱棚多膜覆盖早进行
关于水稻种子大棚晒种可行性的探讨
浅谈水稻种子的处理技术
西葫芦瓜小拱棚薄膜覆盖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