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阴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推进建议

2017-02-03江苏省江阴市农林局214431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观光农业江阴市农家乐

杜 凯 (江苏省江阴市农林局 214431)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农业与旅游休闲、观光活动等服务业有机结合的新型生态农业。近年来,江阴市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和丰富的乡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民生活及农业生态等资源,全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使休闲观光农业逐渐成为当地工商业主投资的新领域、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农民就业增收的新渠道、旅游业发展的新空间。为进一步推进江阴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对江阴市休闲观光农业现状与特点进行了调查,总结了江阴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经验与体会,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依此提出了相关推进建议。

1 现状与特点

江阴市休闲观光农业建设起步较早,华西村早在1995年就开展了农业旅游,当时农业旅游收入已成为村级经济的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江阴市已形成以展示现代高科技、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的农业观光园,集农林生产、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产业基地,集展示乡村优美、农村原生态生活环境等特色资源及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农家乐园等休闲观光农业园75家,其中功能较完善、接待能力较强的有40多家。在这些农业园中,获得省、市级以上荣誉的有10家,获“无锡市美丽休闲示范村”荣誉的有4家。江阴市还培育了一批以华西都市农业、双泾云外水庄、嘉茂国际花鸟园、顾山红豆村等为首的知名休闲农业品牌。2016年江阴市休闲观光农业实现餐饮、垂钓、农产品销售等综合性收入近8亿元。

1.1 观光农业园向人们展示了现代农业成果

观光农业园是一种以农业园区建设为基础,兼顾农业生产、科技示范与科普教育等功能的休闲观光农业形态,主要通过对先进现代科技和农艺技术的宣传、示范、推广,向人们展示现代农业的成果。目前,江阴市已形成科技含量高、示范能力强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10家。

如由江苏华西集团投资建设的华西农业科技园,以“发达地区江南水乡风貌的农林科技展示、高值农产品开发和农林观光休闲”为主题特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景观农业、生态工程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现已建成牡丹园2.33 hm2、樱桃采摘园5.33 hm2、现代化温控展示大棚2 hm2。温控展示大棚内丰富多样的作物品种、绚丽多彩的花果植株、硕果满棚的田园风光使游客流连忘返,2016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近百万人次,实现餐饮、住宿等综合收入近亿元。由江苏阳光集团投资3亿元建设的阳光生态农林园,以“绿色阳光,创业乐园”为主题,通过建设现代园艺区、热带植物观光园、高科技组培花卉及种苗中心、国兰引种开发展示园、人造森林景观园、特色水产及禽类养殖园、专类树木园、生态休闲园等,为人们提供科普、观光、旅游、休闲以及相关配套服务。璜土园区依托当地产业资源,形成了以林果生产为重点、蔬菜套种栽培协调发展的农业产业格局,建成的万亩葡萄园每年吸引几十万游客前来采摘,“璜土牌”葡萄被评为江苏省名牌农产品;同时,以葡萄园为载体,园区内建成故乡情合作社、大眼农家园、志泉果园等农家乐园近10家,为游客提供葡萄采摘、垂钓、特色餐饮等休闲活动。

1.2 产业基地向人们展示了特色农产品

产业基地是一种以特色基地、特色农产品为载体,向生产功能外延拓展,为人们提供科普教育及观光、赏景、采摘、购物、游玩等的休闲观光农业形态,在产业基地,人们通过参观、品味特色农产品领略绿色、生态农业的自然情趣。目前,江阴市已形成产业特色十分明显的基地型观光休闲农业园3家。

如申港江鲜基地以公园式养殖环境和现代化大型温室繁养长江三鲜,其古色古香的河豚渔村建筑群为游客提供了江鲜特色餐饮,基地还配有具长江鱼类知识科普功能及养殖观光、名特水产品、特色垂钓、众多古树名木等特色的临江生态园,满足了人们认识长江鱼类、亲近自然、体验自然的消费需求。徐霞客省级农业产业基地通过对现代化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名特优新品种和高新生产技术的展示,以及农耕参与、采摘体验、生态餐饮等活动,为城乡居民展示了乡村绿色田野气息和现代化农业文明内涵,使人们能感受自然、融入自然,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目前,基地已形成集绿色无公害优质果品生产、新园艺品种培育和旅游观光服务于一体的“一条龙”特色旅游产业链,在这里,农业休闲旅游的“四季歌”久久回荡,春天可采摘草莓、夏天可品尝瓜果、秋天可游览葡萄园、冬天可赏百合吃冬枣。江阴农业科技园是集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农产品展示基地,通过“树、果、水、蔬、瓜”五个主题及农耕文化长廊,向人们展示了300多种特色农产品、全市现代农业的建设情况及江南农耕文化的发展历史。

1.3 农家乐园使人们体验了真正的农家风情

农家乐园型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特色农业为依托,利用庭院、鱼塘、果园、花圃、农场等资源优势,通过提供自产的蔬菜、家禽、水产品等,让游客品尝原汁原味的农家菜、体验淳厚农家风情的休闲观光农业形态。目前,江阴市已形成功能较全、接待能力较强的农家乐园近20家。

如华士镇鹏程农业采摘园是一个集果蔬种植、餐饮游乐、亲子娱乐、垂钓休闲于一体的农家娱乐度假村。在庄园内,人们吃的是农家自种的新鲜蔬菜和散养鸡鸭,喝的是农家自酿的杨梅酒、葡萄酒、米酒,住的是绿树花丛中的乡间木屋,走的是乡风扑面的田间小道,游的是宁谧和谐的自然环境,娱的是童年农家乐趣和亲身参与的体验,购的是亲自采摘的田间新鲜果蔬。南闸街道的狮山湖农庄原本是一片废弃的采矿场,采矿禁停后,矿场主平整废弃的石宕,投资生态事业,建成了集餐饮、休闲、垂钓、野外烧烤、茶吧及野外拓展、攀岩等游乐项目于一体的生态农庄。月城镇的双泾云外水庄是集水生植物观赏、水产品养殖、四季林果采摘、食用花卉种植展示、森林湿地景观和旅游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生态园,其核心功能为休闲活动、农事体验、农业观光、农业科教、农产品生产销售。在双泾的河塘边,轻风徐来,心旷神怡,给人一种置身于江南水乡图画中的感觉,目前,双泾螺蛳、双泾葡萄已成为月城镇的旅游新“名片”。由海澜集团投资建设的海澜园区,是一个集园林绿化苗木、时令水果、休闲娱乐、餐饮、驯养马场于一体的大型休闲农庄,与中国马业协会、中国马术协会合作建设的马术运动场是全省第一家马术运动场,在这里,人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丽画卷。

2 取得的经验与体会

2.1 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是休闲农业发展的产业基础

江阴市通过“一村一品”建设,初步形成了精细蔬菜、花卉苗木、特种水产、优质家禽、鲜食果品、生态旅游等高效优势产业,为培育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2.2 鼓励“三资”投农,是休闲农业发展的经济基础

江阴市通过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机制和新途径,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民间资本投资开发规模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在市场的引导和驱动、政府的鼓励和推动、大企业的示范和带动、服务的保障和促动下,华西集团、阳光集团、海澜集团等一批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开发建设现代农业、规模农业和特色农业,“三资”农业已成为江阴市观光休闲农业建设的先行军。截至2016年底,全市累计完成“三资”投入农业资金达100亿元,全市基本成型的70多家休闲农业园大多由“三资”投入建成。“三资”投入农业不仅有效解决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更重要的是导入了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为休闲观光农业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2.3 增强服务功能,是休闲农业发展的信息基础

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组织现场推介、资料发放、展板宣传、媒体报道、农事节会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活动,传播休闲观光农业信息,引导广大城镇居民走进新农村、亲近大自然、品味农家乐。近年来,围绕“五一”“十一”长假,江阴市分别举办农家乐主题活动、休闲观光农业启动仪式、媒体专题报道等系列活动,并印发《走进农家乐》宣传手册。2016、2017年葡萄采摘季节,璜土镇连续两年组织葡萄节系列活动,吸引了几十万人参与采摘葡萄、品赏葡萄、摄影葡萄;2017年4月,无锡市农委、江阴市农林局在华西村组织开展“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全市农业休闲观光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3 存在的问题与推进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江阴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势头不错,但由于处于摸索规范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科学规划不够。目前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基本上以乡村和工商业主自行开发为主,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市场定位不明,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2)功能配套不完善。农业休闲观光园区大多远离市、镇区,交通不便,且业主缺乏休闲农业商品意识,品牌观念淡薄,参与项目缺乏传统性与新奇性、知识性与趣味性、自然性与娱乐性的有机结合,特色不多,活动策划和安排单一,不能激发游客的消费兴趣和欲望。(3)管理亟需规范。亟需规范农家乐的工商管理收费,以及休闲观光农业区中的道路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服务用房,农家乐的餐饮、住宿、娱乐等的安全、卫生、税收等。(4)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休闲观光农业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对农业旅游业缺乏管理经验;同时,从事休闲观光农业服务业的人员绝大多数不是正规的职业学校毕业生,虽然有关方面专门组织了短期的岗前职业培训,但整体素质仍然偏低。(5)扶持力度不够。在资金方面,财政尚未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在舆论宣传方面,宣传力度还不够,尚未引起社会多方关注;在政策方面,用地、税收、工商管理、食品卫生、安全等政策尚无明确规范。

3.2 推进建议

3.2.1 整合现有的休闲农业经营项目

从培育旅游资源、发展地方旅游产业的角度出发,亟需整合现有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一要从满足人们的需求、特别是普通百姓的需求角度来设计和规划休闲农业产业,尤其要紧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受益于城市、互补于城市,强化功能分区,建设各种类型的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市民农园、教育农园、农业公园、森林公园、民俗观光村、民居农庄等。二要注重培育特色与优势,形成种植主导型、畜牧养殖主导型、水产养殖主导型、综合开发利用型的产业园。三要因地制宜、因村而变的规划和建设特色休闲农业旅游项目,不断培育和形成观光团队体验游、自助散客休闲游、城市居民度假游、老人疗养游等多元化、多层次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

3.2.2 完善休闲农业发展体系

依托江阴市现有的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重点培育农业园区、产业基地、农家乐3种休闲农业形态,构建具有江阴特色的休闲农业发展体系。具体措施为:编制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规划,引导休闲观光农业有序发展;加快制订并推广相关标准,规范发展模式;建立休闲农业旅游安全体系,为游客提供安全保障;加快推进适合休闲农业发展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休闲农业水准;通过建立休闲农业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协调服务的作用。

3.2.3 创新休闲农业经营机制

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尤其是大型旅游企业参与休闲观光农业的开发与经营;继续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参与休闲观光农业开发,鼓励农民以股份合作的方式兴办休闲农业园,积极实施“公司+农户”“公司+旅游点”等经营方式。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系,确定休闲观光农业的经营范围和重点项目,并将分散的休闲农业园串成线,形成精品休闲观光线路。

3.2.4 加大农业旅游宣传力度

继续依托政府、社会等各类有效平台和资源,不断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提供网络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如江阴农业信息网对休闲观光农业园进行全方位包装推介,新闻媒体定期开办专题对农家乐园进行跟踪报导,农产品收获期举办专项农事节会,开展系列互动活动,对农家乐园进行深层次的宣传;对休闲农庄中的初级农产品如果品、水产、禽类等进行包装指导,使初级产品转化为商品,提高其附加值;对休闲观光农业园中的一些娱乐服务项目如烧烤、采摘、垂钓、户外运动等进行设计指导,拉长休闲观光农业的产业链,增加休闲农业效益增长新亮点。

3.2.5 强化农业旅游政策扶持

休闲观光农业的运营涉及到方方面面,迫切需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拉动。要制定政策扶持制度,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对投入资金多、配套功能完善、示范效果好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按完成时间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对获得各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的休闲观光农业经营单位及开发且获得荣誉的农业旅游农产品分别给予奖励,并在3年内给予相关规费、税收优惠;对农业旅游经营单位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周边100户以上农户共同经营的给予一定的补贴。

猜你喜欢

观光农业江阴市农家乐
江阴市24家营运车辆企业被联合警示约谈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农家乐里去休闲
江阴市船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杜鹃花红农家乐
农家乐
我国生态观光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改进措施
让农家乐再乐起来
新型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