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淮南片2017年小麦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2017-02-02南乐县城关镇农业服务中心朱天英

河南农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分蘖力成穗率半冬性

南乐县城关镇农业服务中心 朱天英

黄淮南片2017年小麦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南乐县城关镇农业服务中心 朱天英

一、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将当前黄淮南片审定品种相比较,以便从中筛选出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抗逆性强的小麦优良新品种,从而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二、参试品种及试验设计

参试品种有:濮麦168、漯麦163、宛麦715、洛麦33、徐麦2178、淮麦302、安科1401、涡麦505、皖宿1313、西农615、兰天0422、郑麦0943、天麦162、华麦226、百农5822、皖垦麦12、周麦18(CK)等17个。

本试验采取大区比较,顺序排列,一次重复。每个品种设1个小区,共设17个小区,每小区面积为108 m2。每个小区均种植小麦18行,平均行距25 cm,南北行向,等行距种植,四周保护行宽3 m,走道宽0.8 m。试验各小区除了品种不同外,其他整地、施肥等项栽培管理措施完全相同,且要求均匀一致。

三、基本情况

本试验设在杨村乡楼营村。试验地土质中壤,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力一致;常年小麦每667 m2产量600 kg,属高等肥力。

本试验在统一玉米秸秆还田的基础上,于10月11日每667 m2底施“史丹利”牌复合肥(N15P15 k15)50 kg, 随后进行深耕整地,造墒进行统一播种,播量11.5 kg。年后水肥管理2次:第1次在3月11日(起身期)结合浇水每667 m2施尿素20 kg;第2次在4月15日(孕穗期)浇水1次。中后期“一喷三防”共2次,分别于4月24日和5月6日进行。所用药剂为40%氧化乐果,没有使用任何杀菌剂。于6月9日分区收获,并进行实收计产。

四、结果分析与初评

(一)气候条件对各品种的影响

纵观2017年小麦整个生育期间的气候条件,总的来说,有利有弊,但利明显大于弊。

1.有利方面:一是冬前气温较高,有利于小麦多分蘖、多成穗。据观测,冬前10—11月份气温分别较历年值升高1.3 ℃和 0.8 ℃。二是冬前(11月份)降水量18.4 mm,不仅对减轻冬季冻害有利,而且有利于搞好春季麦田管理。三是春季气温回升快,利于苗情转化升级。3月份气温较高,光照充足,有利于加快小麦两极分化和正常生长发育,据观测,3月份气温为8.9℃,较历年值升高1.7 ℃;3月份光照为201.5 h,与历年同期基本一致。四是抽穗扬花期温度较高,扬花期缩短,且5月3日降雨,此时已是扬花末期,赤霉病是近几年来发生最轻的1年。

2.不利方面:一是播种期干旱,需要造墒播种。二是小麦孕穗期(4月13日),由于冰雹天气,造成个别地块出现畸形穗和无粒现象。三是5月3日和22日2次大风降雨天气,造成部分小麦发生倒伏,据观测,5月3日降雨量为42.1 mm,风力8级上,5月22日降雨量为6.3 mm,风力8级上。四是由于受后期天气干旱,气温偏高的影响,使部分小麦出现了干热风现象,对提高小麦的千粒质量受到了影响。据观测,5月份的月气温较历年值升高2.4 ℃。

(二)初评

1.安科1401。该品种每667 m2产量704.62 kg,排第1位。属半冬性多穗型品种,幼苗直立,叶色浅绿,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中等。前期发育慢,成熟期中等,株高85 cm,属中高秆品种,抗倒伏能力一般,株型较紧凑,穗部整齐,旗叶宽大下披,叶片短宽,穗棍棒型,中长芒,小穗排列较密。较抗赤霉病,轻感白粉病,后期熟相较好。建议示范推广种植。

2.郑麦0943。该品种每667 m2产量694.06 kg,排第2位。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幼苗半匍匐,叶色浅绿,苗期长势偏弱,叶片细长。春季起身拔节略晚,两极分化快,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型松散,旗叶小上冲,纺锤形穗,长芒,杆低,株高73 cm,抗倒性一般。穗层整齐,穗棍棒型,分蘖力强,分蘖成穗偏高。建议示范推广种植。

3.徐麦2178。该品种每667 m2产量682.24,排第3位。属半冬性多穗型品种,幼苗习性直立,叶色浅绿,分蘖力中等,分蘖成穗率高。成熟期中等,株高82 cm,属中秆品种,较抗倒伏,株型紧凑,穗部整齐,旗叶上举、直立,旗叶窄长,穗型长方,中长芒。较抗白粉病、赤霉病,后期熟相较好。建议示范推广种植。

4.涡麦505。该品种每667 m2产量649.08,排第4位。属半冬性多穗型品种,幼苗半匍匐,叶色浅绿,分蘖力中等,分蘖成穗率高。冬季抗寒性略差,成熟期中等,株高70 cm,属矮秆品种,较抗倒伏,株型紧凑,穗部整齐,旗叶短宽,穗型棍棒,小穗排列较密。抗白粉病、锈病,轻感赤霉病,后期熟相一般。建议示范推广种植。

5.漯麦163。该品种每667 m2产量646.54,排第5位。属半冬性多穗型品种,幼苗匍匐,叶色浓绿,分蘖力一般,分蘖成穗率中等。冬季抗寒性略差,成熟期中等,株高93 cm,属高秆品种,抗倒伏能力强,株型紧凑,穗部整齐,旗叶窄长,穗型纺锤,中长芒,小穗排列较密。较抗白粉病、赤霉病,重感叶锈病,后期熟相一般。建议示范推广种植。

6.濮麦 168、洛麦 33、 天 麦162、皖垦麦1221、华麦226。这些品种排6~10位。其余品种西农615、皖宿1313、淮麦302、蓝天0422等比对照周麦18产量低,有必要做进一步试验。

猜你喜欢

分蘖力成穗率半冬性
2021~2022年度南阳市小麦新品种展示总结报告
覆膜穴播条件下种植密度对不同分蘖力糜子品种产量的影响
安麦1350 在不同地区的分蘖力和产量表现及其相关性分析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水稻应用生物碳硅肥效果研究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品种在西藏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2014年淮南小麦新品种展示种植总结
绿先机复混肥对直播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小麦选育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