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广播本土化音乐节模式初探

2017-02-01常珩

视听界 2017年5期
关键词:溧水乐迷民谣

常珩

2017年4月30日-5月1日,第四届“咪豆音乐节”在南京溧水天生桥风景区成功举办,以特色的民谣主题、本地化的音乐盛会和完善的周边服务,吸引了3万人现场观看。江苏广播“大蓝鲸”APP、新浪微博等平台多方位、多角度的图文直播、视频专访,累计近千万人次在线关注。“咪豆音乐节”的火爆,也带动了合作旅游景区的宣传推广,有力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成为“音乐节+旅游”的经典案例。作为主流媒体,江苏音乐广播植根本土,嫁接本地旅游资源,摸索出了本土化音乐节的新模式。

一、创新理念,深耕本土,传播本地音乐文化

在音乐节扎堆的情况下,“如果你不别出心裁,你就无法建立品牌意识和忠诚度”。[1]专业承办音乐节的公司Huka Entertainment首席执行官伊万·哈里森(Evan Harrison)的观点直指音乐节持续举办的命门,音乐节“这个行业供过于求,而最没有创新意识的音乐节情况最糟糕”。从2000年第一届“迷笛音乐节”落地开始,中国的音乐节从最初一年数场发展到了2016年的将近两百场。没有创新意识,没有特色,同质化的音乐节将削减规模、减少影响力与利润,甚至停办。创新理念做特色音乐节成为摆在“咪豆音乐节”执行团队面前的当务之急。

“咪豆音乐节”是江苏音乐广播打造的音乐节品牌。“咪豆”即英文名“Mido”的音译,是“Music Radio”(音乐广播)的创意缩写,于2015年成功注册了商标。其卡通形象上有个醒目的音符标记,强化与音乐广播的紧密联系,使得音乐节的宣传推广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精神与内涵,挖掘和传承本土优秀文化是媒体的责任与义务。广播媒体应扬自身之优势,在本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发挥独特的影响力。”[2]“咪豆音乐节”作为南京首个本土户外音乐节品牌,自2014年创办以来就凭借其立足本土的基因备受乐迷青睐。第四届“咪豆音乐节”继续深挖南京本地资源,力推本土音乐人,助推南京本土音乐发展。Flanger弗兰格乐队、肆囍乐队、耿斯汉的寻路者乐队、Ranko蓝可乐队等都是来自南京的年轻组合,有的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在年轻乐迷中影响广泛,深受追捧,也得到音乐界的认可。肆囍乐队的音乐“开辟了南京摇滚的另一种感觉,洗刷了南京摇滚20多年来的哀伤和困顿”;耿斯汉的寻路者乐队主唱耿斯汉因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而被大众熟知;民谣男歌手、独立音乐人李志更是有着大批忠实的乐迷……第二次参加“咪豆音乐节”的东南大学学生、成都人章晓诚说:“在家门口听李志唱南京、听赵雷唱成都,是种别样的感觉。”

在运作团队上,江苏音乐广播厚植音乐专业优势,培育了江苏东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这支创意、精干、专业而又高效的运营团队,并创新组建了由邓煌、陆莹、尚华、唐炜等明星主持人组成的江苏音乐广播明星DJ音乐骑士乐队,有力促进了音乐节在本土演艺市场的号召力。本届音乐节上,明星主持人凭借长期以来在广播中沉淀的影响力,营造了超高的人气,调动了场内的万名观众,给乐迷带来了专业音乐广播的活力。

二、嫁接旅游,配套服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咪豆音乐节”连续三年在南京溧水区举办,从卧龙湖风情小镇到幸庄公园,再到天生桥风景区,江苏音乐广播与溧水区的友好合作关系促成了双方共赢。正是往届音乐节卓有成效的宣传,使得溧水区“天生溧水,自然无想”品牌得到进一步推广。

音乐节对本地旅游发展、形象打造和文化传播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溧水区旅游景区品质也不断提升,配套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溧水旅游在长三角和周边省市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2017年“咪豆音乐节”举办地天生桥风景区为办好音乐节,进行了主会场场地、停车场改造,搭建了近800平方米的主舞台、8000平方米的人工草坪、4000米围挡,还从安全、环境卫生、服务等细节上进行布置,扩大景区绿化范围,提高绿化水平,为音乐节的顺利举行保驾护航。景区内设立了1.5万平方米的餐饮区、露天电影院区、休闲广场等多个功能区。乐迷们不仅可以享受音乐,还可品美食、赏樱花。溧水旅游局还抓住机遇,组织旅游企业和商家,在游园、住宿、餐饮、购物等方面推出惠民措施,并在音乐节现场搭建服务区,向持正价票的乐迷发放溧水各景区门票和溧水吃住行优惠券。

音乐节嫁接本土旅游资源,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娱乐内容通过具体的场景与其他产业内容进行嫁接,得到的场景化娱乐生态也广泛被大众所接受。”[3]演出前一个多星期,天生桥景区周边酒店全部满房。演出期间,仅景区就售出5000份礼品和4500份官方周边潮品。“五一”假期三天内,近30万人次来溧水,较往年增长23%。“咪豆音乐节”以音乐为核心,给乐迷音乐享受的同时,也有力撬动了溧水旅游与经济的发展。

三、抓住热点,融合传播,打造音乐节全国影响力

2017年2月,赵雷凭借民谣歌曲《成都》打动了观众,使得民谣歌手再次引起关注。一大批创作型民谣歌手持续活跃在各演出场合,新人辈出,预示着民谣的春天已经到来。基于音乐广播的专业性,并结合当下民谣音乐市场的热点,第四届“咪豆音乐节”在艺人选择、阵容结构上以民谣为主题,几乎网罗国内民谣界大咖,如“就像中世纪欧洲的吟游诗人”的民谣歌手李志、“略带沧桑的低沉嗓音,触动了无数人心底的柔软”的赵雷、获得“第六届音乐风云榜新人盛典”最佳民谣歌手的阿肆、具有人文特色的中国民谣音乐代表陈鸿宇……正是因为对民谣主题的理性判断,对民谣歌手的精致遴选,使得第四届“咪豆音乐节”阵容一经公开,反响火爆,开票仅10天便出现单日票售罄的局面,这为音乐节的成功举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高水平的舞美音响提升演出品质,打造传播亮点。第四届“咪豆音乐节”不但组织了强大的演出阵容,还特邀江苏卫视2017跨年演唱会灯光舞美制作团队,并选用最好的SD7调音台,为两天的精彩演出保驾护航。特别新增电音舞台,国内顶尖DJ操控,在主舞台休息间隙,吸引大批乐迷前往,为乐迷带来不可思议的四维音乐空间。

地方音乐节目只有在全国产生影响力,才能吸引著名歌手参与,吸引更多的粉丝参与。以融合传播方式扩大音乐节效果,是“咪豆音乐节”的重要手段。本届音乐节通过广播电视、户外广告以及新媒体渠道进行充分宣传推广,门票销售前一天,“咪豆音乐节”微信指数达到高点,是其他辐射南京同类音乐节的十余倍。音乐节期间,一方面通过江苏音乐广播进行十多次现场连线报道,通过“大蓝鲸”APP进行视频直播,采访明星,两天累计吸引千万人次观看;“新浪江苏”与“南京同城”全程直播报道;微博话题#2017咪豆音乐节#阅读量超过600万。

音乐节的特色和融合传播吸引了大量外地乐迷追随到南京现场,按订单区域统计,南京以外订单占60%,运作四年的“咪豆音乐节”影响力已经辐射到了周边省市,逐步形成全国性的品牌。

在时下音乐节遍地开花的情况下,江苏音乐广播创新理念,独辟蹊径,深耕本地资源,突出特色,打造本土化音乐节的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乐迷拥护,歌手留恋,商家欢喜,景区满意,江苏音乐广播也提升了影响力,强化了在音乐领域的号召力,实现了多方共赢。

注释:

[1]卢卡斯·肖.美国音乐节泛滥成灾,市场饱和之下如何才能成功突围?.微信公众号“商业周刊中文版”,2017-05-14.

[2]韩志强.传播本土文化,提升地方广播的吸引力.新闻战线,2015(7).

[3]赵星雨.2017将会是最关键的一年,风起与潮落、趋势与死亡,我们总结了这12点.微信公众号“音乐财经”,2017-02-04.

猜你喜欢

溧水乐迷民谣
心手相连克难关,在溧水台胞台企助力抗疫在行动
南京溧水虎头鞋:“四根针”里有文章
禅意新中式建筑设计初探——以南京溧水2019G15地块示范区为例
十唱共产党
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 这个大地,我过来了
沪语歌曲专辑《上海谣》与广大乐迷见面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裂项求和中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城市民谣(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