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玉米机械播种与肥水管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17-02-01武陟县农业局李文中

河南农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单粒种肥肥水

武陟县农业局 李文中

夏玉米机械播种与肥水管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武陟县农业局 李文中

玉米是河南省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大力推进,实施玉米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已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玉米产量和效益的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近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适宜河南省的夏玉米机械化播种与肥水管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选用郑单958、浚单20等紧凑型品种为主,各地因地制宜,适当选择浚单29、蠡玉35、中科4号、伟科702、中单909、豫禾988等品种。播前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重点防治苗期灰飞虱、蚜虫、粗缩病、黑粉病等。

二、免耕机械化播种技术

(一)玉米免耕播种机具的选用与调试

若收麦时没有使用带麦秸粉碎和抛洒装置联合收割机的,可选用带灭茬功能的玉米免耕播种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力推广农哈哈穴播2粒的2BCYF-2仓转式播种机,扩大示范勺轮式、气吸式等单粒播种机。

播前一定要将机具调整到位,按栽培要求确定株(穴)距、行距,并核准播种量和施肥量。半精量播种的要求每穴2粒,精量播种每穴1粒,单粒播种机要适当增加播种量,以多补缺,确保苗全。

种、肥异位同播的地块要求肥料铲一定要低于播种铲3~5 cm,肥料铲与种子铲间距以5~10 cm为宜。种肥除缓控释肥外,以选用氮、磷、钾复合肥为宜,要求每667 m2种肥施肥量不能超过15 kg,缺锌地块再施硫酸锌1 kg/667 m2,种肥加硫酸锌不宜加尿素,以防肥料结块,堵塞下肥器。种肥必须要与种子分开施入土壤,严禁种肥与种子混在一起。

(二)精细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1.播种期。夏玉米播种期越早产量越高,但是由于玉米粗缩病日益严重,提倡适时播种。麦垄套种在麦收前3 d套种,机械直播一般要求在6月15日前播种结束。

2.种植方式。种植方式可采用60 cm等行,高产田以宽行80 cm、窄行40 cm,或宽行90 cm、窄行30 cm。计划机收地块可采用等行距60 cm。

3.种植密度。密植型品种,如郑单958、浚单20,产量为500~ 600 kg/667 m2的田块,密度以4000~ 4500株/667 m2为宜;产量为700 kg/667 m2以上的高产田,郑单958种植密度要达到5500株/667 m2,浚单20达到4 800株/667 m2。大穗型、稀植型品种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种植密度。

4.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为3~5 cm,播后及时覆土踏实。播种不能过深,如播种过深,不但出苗晚,出苗率低,而且根尖长,幼苗细弱。

5.播种量。一般机械条(穴)播2.6~3.5 kg/667 m2,使用单粒播种机具的要适当增加播种量,粒距为22~25 cm,防止因墒情等原因造成缺粒、缺苗。

(1)以某病险水库加固工程为例,针对其上游坝坡不稳问题,基于极限平衡法和非饱和渗流理论提出采用砂岩压重进行处理的加固措施,对加固后的上游坝坡进行抗滑稳定计算分析。

6.播种机行进速度。一般不要超过4 km/h,确保播种匀度。

7.浇蒙头水。铁茬播种往往墒情不足,播种深浅不一,覆土不严,特别是单粒播种的,播后应马上浇好蒙头水,达到一播全苗。

三、肥水管理技术

(一)苗期—拔节期

1.间苗、定苗。5片叶一次性定苗,在虫害严重的地块,为保全苗,到6叶时定苗。留苗密度要比计划密度增加5%,以便及时拔除弱苗,留足株数。缺苗处距离50 cm的一侧留双株,在100 cm以上的两侧留双株。

2.苗期施肥。苗期或拔节期(播后25 d)每667 m2施尿素15 kg左右、过磷酸钙40 kg左右,或氮磷钾比为15:10:10的玉米专用肥50 kg。

3.苗期蹲苗。根据降雨情况,不旱不浇水,以利蹲苗。在土壤田间持水量低于60%时浇保苗水。

(二)拔节期—抽雄穗期

肥水管理:玉米大喇叭口期(播后45 d),是追肥的关键时期。每667 m2应追尿素20~25 kg(穗肥)。玉米抽穗开花期又是玉米需水量最多的时期,要保证玉米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土壤不干旱,发生干旱应及时浇水,防治卡脖旱。

肥水管理:玉米抽雄散粉后要注意防旱除涝,保持适宜土壤含水量。针对脱肥的地块和高产攻关田,结合浇水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花粒肥)。

四、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一)早防苗期病虫害

套种玉米麦收后、铁茬抢种玉米出苗后,及时喷药防治蓟马、黏虫、玉米螟、蚜虫、红蜘蛛等虫害,并预防玉米粗缩病、矮花叶病等病害,间隔7~10 d再喷药1次,防治苗期病虫危害。

(二)化学除草

于播种后出苗前或3叶期前,结合浇水,及早进行土壤封闭化学除草。

(三)及时防治玉米螟

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检查幼虫株率10%时,每667 m2用3%呋喃丹颗粒剂,或2.5%辛硫磷颗粒剂,或0.027%速灭杀丁颗粒剂1.5~2 kg,撒于玉米心叶处,防治玉米螟,兼治蚜虫。在抽雄后吐丝盛期,用以上颗粒剂撒于雌穗着生节的叶腋及其上2叶和下一叶的叶腋间,以及花丝顶上,也可在玉米授粉结束花丝萎蔫后,用50%敌敌畏600~800倍液滴入花丝基部,防治果穗玉米螟,兼治后期蚜虫等害虫。

(四)防治玉米叶斑病

抽雄初期注意搞好大斑病、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等病害防治,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40%克瘟散乳油500~800倍液,叶面喷2~3次,每隔7~10 d喷施1次,兼治玉米果穗腐病。防治玉米锈病,用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均匀喷雾,间隔10 d再喷1次。

(五)及时化控防倒

玉米拔节期、抽雄期及时喷施抗倒剂如DF-1、丰抗乐、玉米健壮素等,控株高防倒伏,同时还起到减少果穗秃尖、增加穗粒数的作用。

(六)适时晚收

玉米植株苞叶变黄松散,籽粒变硬有光泽,穗子中部籽粒灌浆乳线消失,此时收获产量最高。生产中往往收获偏早7~10 d,造成减产10%左右,成为影响玉米高产的一个主要因素。要掌握果穗苞叶发黄后,往后延6~7 d,穗子中部籽粒灌浆乳线消失后再收获。

猜你喜欢

单粒种肥肥水
家蚕种质资源单粒缫丝成绩评价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玉米单粒播种子质量标准实施我国精量化播种步入规范化新时代
早春水难肥,了解原因最重要!正确肥水,这三样必须补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沿海缢蛏养殖春季肥水技术
家蚕单粒缫丝质评价体系初报
既要环保,还要产量,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谈新形式下如何肥水
小麦高产不可忽视种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