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堂上的历史虚无主义表现及其治理对策*

2017-02-01

山西青年 2017年13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族群群体

苗 苗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 珠海 519041



高校课堂上的历史虚无主义表现及其治理对策*

苗 苗**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 珠海 519041

高校课堂上的历史虚无主义的直接表现形式为抹黑中国的“黑中”行为。这是在当前高校一部分课堂上存在的一种不良现象,正视这一现象,对其进行妥善治理,才能确保高校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注入正能量。本文总结了当前高校课堂上“黑中”现象的基本表现与所致危害,分析了高校课堂历史虚无主义现象泛滥的主要诱因,并分别从建立中华文化校内推广制度,完善精神文明课堂教学机制,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方法,健全素质文化交流互动程序,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治理对策。

高校课堂;历史虚无主义;治理

伴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与社会群体思维的演变,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也开始呈现出更为自由、开放的呈现态势。这在助推高等院校思想教学多元拓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意识层面的偏差问题。尤其是在功利主义、投机主义、激进主义等消极意识的影响之下,一系列恶意抹黑中国社会的现象在课堂上肆意泛滥,严重干扰了高校教学的正常开展,极大误导了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判断。

一、高校课堂上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表现及其后果

(一)高校课堂上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表现

1.否定族群优秀传统,无原则放大中华文化的滞后面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长期形成的族群文化也独树一帜,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可谓卓然不群。这原本应该成为高校课堂教学之中的授课重点,也应当激发起师生群体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然而由于个别施教者出于各种私利目的,片面将复礼重道、隐忍退让、避嫌忌讳等解读为封建道统文化糟粕,并将其与三从四德、君臣纲常、专制独断等进行捆绑,大肆污蔑中华文化为野蛮、落后的封闭式族群文明,并肆意渲染人生享乐、保持个性、我行我素等西方社会的自由主义消极理念,鼓动受教群体拒绝参与集体、团队类的协作活动,极大扰乱了受教群体对于族群文明的合理定位。

2.盲目贬低华人群体整体素质,崇洋媚外意识显著

华人群体数量巨大,分布广泛,其家庭观念、受教育程度、自身约束力等各不相同,难免出现素质修养参差不齐的现象。一些高等院校院校教师则趁机将此进行恶意扩展,将个别出现的卢浮宫墙壁出现中文刻迹、尼罗河丢弃垃圾、泰国古庙踢打文物等国人出游的不良现象进行普遍化解读,并捕风捉影地捏造了一些不实的、损耗华人群体形象,并斥之为“民族劣根性”,大声疾呼其是华人群体的“丑陋面、可耻面”。同时,一些别有用心的高校教师则趁机输入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撺掇受教群体全盘接纳西方社会的所谓“高度文明礼仪”,推崇其为“绅士行为”,大肆鼓动受教群体“有机会、有能力就移民外国”[1]。这些失当的言行无疑使得受教群体的价值观、人生观被人为地恶意改变。

3.肆意攻击中国现行社会制度,鼓吹移植外国体制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与施行,是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必然。但是由于西方国家推行的“颜色革命”策略的影响,加之一部分别有用心的极端社会人士的恶意宣传。在课堂之上,部分老师公开攻击现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其固执地将当前中国社会所呈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归结为社会制度问题。认为只要废除现行的社会主义制度,移植、引入西方社会的资本主义制度,就能迅速解决集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并蛊惑受教群体全盘接纳西方社会制度。这就造成了部分青年群体对于所处社会制度的潜在抵触,潜在的逃避现实、出走国外的意识难免会出现。

(二)高校课堂的历史虚无主义所致危害

1.部分青年对自身族群文化出现质疑,挫伤其民族自尊心与归属感

文化传统是族群成员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于族群成员的身份认同、社会成长等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期,更需要通过加强对于自身族群文化的认知,来帮助其更为协调地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而在“黑中”现象泛滥的冲击之下,部分大学生由于听信了个别施教者的一面之词,认为历史悠久中华传统文化过于落后、愚昧,其数千年积累的文化理念都是农耕时代的封闭文化,与当代工业社会文明格格不入。而某些外国的族群文化则是先进文明的真正代表,从而产生了自卑、自弃等落差心理,民族自尊心与归属感大为削弱,从而影响到自身对于族群文化的正确认知。[2]

2.引发受教群体对国民同胞产生排斥心理,诱发社会阶层间的彼此隔膜

社会是由社会成员构成的有机系统,成员群体彼此之间能否形成良性关系,是保障整个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基石之一。而作为社会成员的关键一份子,高等院校的青年人更应当养成关爱同胞、与人和睦、互帮互助的相处理念,共同为华人社会的长治久安贡献力量。但是由于“黑中”现象的极度泛滥,华人群体被恶意冠以“低素质黄皮肤、不讲礼中国佬”等的歧视名号。尤其是国人群体,更被诸多所谓的高校精英知识层污为“劣等公民、无知民族”。当原本自尊心较强、偏于理想主义的受教群体听信了这一蓄意抹黑中国民众的不耻言行之后,难免会对本国同胞产生厌恶、嫌弃、排斥等不良心理,这就严重影响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并最终会引发群体隔膜的不断出现。

3.导致受教群体对社会未来发展丧失信心,造成人才群体的集体性流失

马克思社会历史观决定了社会系统永恒处在持续演变的运动过程之中,只有保持发展态势,社会未来才能更为协调、圆满。而发展态势的实现与维持,又离不开整个社会群体所秉持的信心感,这种对于所处社会的信任与期待,无疑是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动力。然而由于高校课堂上一系列不负责任的言论肆意泛滥,导致部分青年不同程度地产生了既不愿积极投入学习探究、社会活动之中,也未能合理规划自身的择业、就业,继而对社会发展丧失了应有的信心,并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受教群体开始以移民、出走国外来寻求心理解脱,这无疑又造成了高素质人才的巨大流失。

二、高校课堂上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主要诱因

(一)个别教师群体存在主观认知偏差,以抹黑中国来寻求心理平衡

大学讲求学术自由、思想解放,对不同的理念认知具有高度的兼容包裹性。这原本是有助于教育拓展、教学更新的难得要件。然而由于个人主义、投机主义等消极意识的侵扰,一部分暂时在学术上无所建树的施教者开始滋生敷衍教学、贪图享乐的不良情绪,只有通过消极应对才能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为自身“怀才不遇”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这种偏激的主观认知偏差的大肆泛滥,使得其中个别心怀叵测的施教者则开始利用课堂,将自身的所谓“不平遭遇”无限夸大,同时对高等院校的管理制度、治学理念以及基本现状进行无端评说与恶意攻击[3],以希冀通过这种宣泄来实现心理上的暂时平衡,这种适得其反的做法不仅未能如期所愿,而且也引发了课堂教学的极大混乱。

(二)受教群体缺乏应有的甄别判断能力,无法合理筛选不实性的意识输入

当代大学生大都处在价值观念、思想成长的塑造期,受限于社会实践有限、人生阅历不足,其大都不具备筛选不良意识、排除消极理念的甄别能力。尤其是当其被网络上的所谓独家报道、深度解密的谰言所蛊惑,就很容易产生排斥唯物主义教育、抗拒社会主义教学的抵触心理。加之再被一些别有用心的施教者利用,向其灌输反社会、反科学、反人类的极端思想,这一群体就难以避免地被洗脑,将以上极端思想奉为人生信条,并开始以实际践行来凸显自身的个性思维与先锋意识,殊不知其已经落入彀中。甄别判断能力的严重缺失,也导致了受教群体陷入集体迷失的困境之中,极不利于学业完成与健康成长。

(三)院校管理部门在监管环节存在漏洞,难以有效保障思想教学良性运作

进入本世纪以来,高等院校扩招浪潮开始席卷全国,大量新兴高等教育机构开始集中涌现,有效解决了生源数量需求与教育资源配比之间的失调问题。然而由于过于注重扩招规模的增速与增幅,大部分高等院校在管理制度上并未同步跟进,依旧遵循原有的相对封闭的管理原则,缺失人性、灵活的适配机制。尤其是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学的环节上,相当一部分高校都只是照本宣科地进行思政教学,对于定位受教群体的思维价值取向、归纳受教群体意识偏好类型、制定受教群体思想实践对策,则统统没有落实到位,所取得的教学实效自然可想而知。这种漏洞存在的管理制度无疑制约了高等院校受教群体的全面成长,也为历史虚无主义言行的泛滥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高校课堂上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泛滥的防治对策

(一)建立中华文化校内推广制度,宣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扭转受教群体对于族群文化的片面判断

宣传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文化,弘扬民族族群的优秀文化传统,在高校校园之内,掀起探究中华文化、分享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文化的群体热潮,无疑能够有效消除“黑中”言行对于受教群体的意识蒙蔽[4]。鉴于此,高等院校应当适时建立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内推广制度,制定并开展具体的宣传活动,如中华文化校园行宣讲周、中华优秀文化主题讲座、华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会、中华民族独有民间艺术观览会等等,鼓励受教群体积极参与其中,坚持记录探究心得,并定期召开校内演讲竞赛,评选优秀的个人与团队,从而在确保荡涤“黑中”言行对于民族文化污蔑攻击的基础之上,有效扭转受教群体对于自身族群文化的认知偏差。

(二)完善精神文明课堂教学机制,宣传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增进受教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间的融合

课堂教学是受教群体接受思想改造的重要场所与主要途径,对于引导受教群体形成正确、健康的价值理念,发挥着关键性的辅助作用。这就要求高等院校能够进一步完善精神文明课堂教学的运作机制,细化课程设计、知识讲授以及实践练习等步骤,重点介绍当今社会中不断涌现的各种道德标杆人物与光荣事迹,以翔实的内容、数据来证明华人群体整体素质的提高,击溃“黑中”言行之中对于国民素质的无端贬低。同时,也要定期组织学生群体进行校外义务社会活动,切身感知当今中国社会人群之间的融洽关系,从而通过自身的真切体验而消除原有的认知缺陷,增进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彼此融合。

(三)改进思想政治实践活动方法,讲解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高受教群体对于所处社会的理性认知

思想教育是知行合一的教学行为,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传输,而不去付诸实践体验,则无异于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尤其是面对“黑中”言行的所谓言之凿凿、煞有介事,仅从学术层面进行反证、辨析,也很难真正改变受教群体业已形成的认知偏差[5]。所以,就需要通过增加、改进实践方法,深入探究、认知、体悟中国当今的社会制度。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则可以增加校内实训、校外实践,在着重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同时,也要利用各种课余、闲暇时间,组织大学生群体进入社会,密切观察社会,融入社会主义实践。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去。深切体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经济、社会所取得巨大历史进步。通过自身切实的社会实践印证中国社会制度的先进性,继而提高大学生群体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

总之,高校课堂上蔓延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已经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高校必须强化对其师生进行有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内容、特点、影响、危害的专题教育,提高老师和学生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辨别力,只有这样,才能占领意识形态的制高点,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渗透和影响。

[1]马帅,龚灿.谁在抹黑中国游客[J].东南西北,2013(21):22.

[2]花千芳.击溃这条抹黑中国的战线[J].政工学刊,2013(10):72.

[3]史艳芳.加强高校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的思考——以“概论”课为例[J].世纪桥,2014(01):30-31.

[4]杨英法,聂雅.社会思想引导、社会舆论调控与社会情绪管理[N].光明日报(理论版),2014-9-28(07).

[5]赵相斌.试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问题意识[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06):73-76.

*2016年广东省高校省级重大平台特色创新类项目(教育教研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方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GXJK201)。

G

A

1006-0049-(2017)13-0015-02

**作者简介:苗苗(1981-),女,汉族,吉林公主岭人,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族群群体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新兴族群的自白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