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诊治观察

2017-02-01蒋哲明

保健文汇 2017年1期
关键词:普外科肠梗阻炎性

●蒋哲明

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诊治观察

●蒋哲明

目的:分析总结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并探讨诊治方法,为并发症发生率为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4月到2016年5月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治。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其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据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腹胀消失时间为(3.4±1.1)h、肛门排气时间(2.1±0.7)h、肠鸣音恢复时间(3.2±1.2)h,对照组患者的腹胀消失时间为(6.7±1.4)h、肛门排气时间(3.9±0.3)h、肠鸣音恢复时间(5.4±0.2)h,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方面,实验组患者的腹腔感染和腹腔积液的患者分别为1例和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患者的腹腔感染和腹腔积液的患者分别为3例和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在对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进行治疗时,对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的疗效更好,在很大的程度上缩短了患者的症状恢复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诊治观察

腹部手术后的患者,由于受到手术创伤、麻醉药物对神经的阻滞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肠胃功能出现功能抑制现象,导致患者肠麻痹,如果情况严重则会使患者的呼吸功能受到影响,患者腹部切口难以愈合,肠功能恢复迟缓,并诱发患者产生多种病发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到2016年5月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患者。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4.8±1.3)岁,其中男58例,女42例。实验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7名,女性患者为23名,年龄在28-73之间,平均年龄为(45.7±2.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8名,女性患者有22名,年龄在27-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3.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组成、性别构成、身体基础上并没有明显差异,分组以后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X线片平片显示全组的病例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小肠多处扩张、积液和积气,B超进行检查没有看见明显的腹腔积液[2]。

1.2.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操作方法为:(1)进行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在进行普通的鼻管进行减压操作外,同时也通过胃管来注入液状的石蜡油,来减少肠内壁对肠内容物的阻力,从而促进肠蠕动的恢复[3];(2)全胃肠外的营养支持:由长期禁食以及胃肠减压所造成的水电解质大量的流失与酸碱的失衡,因此,营养支持对恢复时间较长的患者非常关键,可以及时维护患者体内环境的稳定[4];(3)生长抑素:由于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早期患者消化液的分泌比较大,在肠腔内进行积聚就会导致肠管的被动扩张,加重了肠壁的水肿,同时也加重了水电解质的紊乱,最终不利于肠蠕动,因此,需要使用生长抑素来减少消化液分泌[4];(4)抗菌药物:肠管蠕动性差会导致细菌的异常繁殖,而肠壁水肿之后的屏障功能的下降容易引起细菌的易位,因此可以适当地使用针对肠道菌群的抗菌药物[5];(5)肾上腺皮质激素:因为本病变主要属于腹腔内无菌性炎症,因此,可以适当使用激素来减轻炎症的反应[6]。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体征和临床症状,记录患者治疗的数据,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其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实验中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的表示和检验采用卡方检验,数据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据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腹胀消失时间为(3.4±1.1)h、肛门排气时间(2.1±0.7)h、肠鸣音恢复时间(3.2±1.2)h,对照组患者的腹胀消失时间为(6.7±1.4)h、肛门排气时间(3.9±0.3)h、肠鸣音恢复时间(5.4±0.2)h,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方面,实验组患者的腹腔感染和腹腔积液的患者分别为1例和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患者的腹腔感染和腹腔积液的患者分别为3例和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在临床上,在对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进行治疗时,对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的疗效更好,在很大的程度上缩短了患者的症状恢复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平镇卫生院)

[1]周怀胜.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 ,2014,36∶145-146.

[2]乔志勇.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诊治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5∶103.

[3]李志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73-74.

[4]陈绍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分析[J].现代养生 ,2015,08∶127.

[5]黄鑫.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80例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0∶230-231.

[6]洪章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2例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 ,2013,22∶3389-3390.

猜你喜欢

普外科肠梗阻炎性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大承气汤配合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