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套管+黑地膜覆盖生产韭黄技术的探索

2017-02-01沈卫月

蔬菜 2017年9期
关键词:黑膜韭黄海盐县

沈卫月

(海盐县武原街道农技水利服务中心,浙江 海盐 314300)

韭黄是日常餐桌上的一道菜肴,因其清爽可口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海盐县种植韭黄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秦山镇和西塘桥街道海涂地区,一般采用培土软化栽培方式,这种栽培方式花工较多,生产周期长,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小农户生产。2011年,武原街道双桥村村民朱陆军流转8万m2田地,开始探索套管+黑地膜覆盖生产韭黄技术,因其生产方式简单,产品品质佳,很快占据了当地市场80%的份额。经过多年的摸索,海盐县现已建成6万m2的韭黄种植基地,667 m2均产量1 500 kg、产值1.2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目前套管+黑地膜覆盖生产韭黄技术已成为海盐县规模生产韭黄的主要生产方式,现将种植技术总结如下。

1 韭青生产技术

1.1 田块整理

拖拉机翻耕田块2遍,每667 m2撒施复合肥50 kg作底肥,整细耙平,然后开沟做畦,667 m2分4个畦,畦宽1.4 m,沟宽25 cm,沟深25~30 cm,整理成龟背形,便于排水。

1.2 品种选择

目前主栽品种为791韭菜,其优势为抗病强、冬眠期短,韭菜叶宽等。

1.3 种子处理

若天气潮湿,直接干种子播种;若天气干燥,需用多菌灵浸种24 h,播种前清水冲洗。

1.4 播种

每年3月20日左右播种,667 m2播种量为0.5 kg,畦面覆盖遮阳网和白色地膜,起到保温、抗冻、提前出苗的效果。

1.5 苗期管理

气温15 ℃左右,播后15 d出苗,出苗后先揭地膜,再过10 d左右,揭遮阳网。做好除草工作:草量少或有水牛筋草需人工拔除;草量多,需药剂防治,尖叶草每667 m2用10.8%盖草能1 000倍液喷施,圆叶草每667 m2用使它隆1 500倍液喷施或40%扑草净500倍液喷施。4月中旬追施尿素,每667 m210~15 kg。5月上中旬根据长势情况追施尿素20~25 kg,再结合人工除草。当韭菜长到约35 cm便可移栽,秧龄一般为90~100 d。

1.6 移栽

移栽时间:7月上旬;遇天气干旱,移栽前1 d需水泵畦面浇水,保持畦面湿润,1畦每行开6穴,穴距20 cm,行距25 cm,每穴栽苗2株,667 m2栽苗8 000株左右,栽培深度以根没地下3~5 cm为宜。

1.7 田间管理

1.7.1 水肥管理

移栽后,遇干旱需下午或傍晚浇水,或灌溉至半沟水3 h后放出。施肥3次:苗成活后,7月底—8月上旬每667 m2施尿素15 kg,9月上旬每667 m2施复合肥30 kg,结合人工除草,翌年1月施腊肥,每667 m2用复合肥50~75 kg。

1.7.2 病害防治

灰霉病: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或40%嘧霉胺悬浮剂1 500倍液,结合叶面肥喷施。

霜霉病: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或64%杀毒矾600倍液叶面喷施。

疫病:和霜霉病一起防治,加入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施。

1.7.3 虫害防治

韭蛆:结合防霜霉病,加入20%氯虫苯甲酰胺3 000倍液叶面喷施,兼治潜叶蝇。

蓟马: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施。

2 韭黄生产技术

2.1 套管和黑膜覆盖

上一年种的韭菜当年不收割,到第2年5月底,开始生产韭黄。在套管覆盖前15~20 d进行施肥,每667 m2用复合肥30~40 kg,采取沟施或穴施,同时控制浇水,防止土壤湿度过大。套管和黑膜覆盖后不再追肥,以免因棚内气温高导致氨挥发而造成烂叶,病虫防治和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大田韭菜。套管前先割去韭菜叶梢约5 cm,然后套韭黄专用塑料管。塑料管形状上小下大,高45 cm,管筒内直径上口9 cm,下口12 cm。韭菜套管完毕后,每畦盖上黑膜和遮阳网。两边用细土压紧,防止漏光。注意不宜在雨后高温或畦土过湿的情况下覆盖,以防烂蔸死苗。覆盖后两端还要设通风口,以利通风,调节温度与湿度。温度20 ℃以上的天气,经过17~18 d的遮光软化处理,韭菜黄化成为韭黄后即可收割。若温度降低,收割时间将相应延长几天。当年收割韭黄之后,不再收韭芽,否则会影响第2年韭黄产量。一般等到这批韭菜连续收3年后,准备换地翻新重种,在收割韭黄后再收割1次韭芽。

2.2 韭黄采收

韭黄采收后不清洗,经人工选摘,分级归类整理,40 cm以上为一级,30~40 cm为二级,30 cm以下为三级,750 g左右扎把,装筐待售。

2.3 韭黄收割后田间管理

收割后施复合肥15~20 kg,同时做好培土,为明年的收获打好基础。

3 韭黄生产关键技术探讨

从播种、移栽、除草、施肥到病虫防治近1年的管理奠定了韭黄的产量,而韭黄的品质决定因子是后期的盖黑膜、套塑料管期间的管理,温湿度控制不好,会造成韭黄软化、杂乱、烂苗等现象。5月中旬开始进入韭菜套管、盖膜期,白天气温在25~27 ℃时,棚内温度可高达60~70 ℃,需及时揭膜边5 cm以上通风换气,但对塑料管内相对封闭的空间不起作用,不可避免地出现烂苗现象。要做到既更好地控制膜棚内温湿度,又有利韭黄的生长,需在黑色塑料管距底边约1 cm处四周打孔,孔直径为1.5 cm,两孔间距1 cm,可以有效改善塑料管内过高的温湿度。这样烂苗现象大为减少,避免了人工整理时不但要费时费力撕扯过多的烂苗,还得经过清洗的情况。直接人工选摘,干苗出售,稳定了产量,提升了品质。

猜你喜欢

黑膜韭黄海盐县
韭黄标准化栽培技术探讨
可降解黑色地膜覆盖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韭黄无公害生产栽培措施分析与研究
普定韭黄 香飘海外
爱吐皮的爸爸
韭黄春卷
“超级黑膜”能吸收几乎所有光线
鸡蛋上的“黑膜”不致癌
汽车A柱外饰黑膜的产品工艺设计及其施工方法研究
顽强的落地生根